众力资讯网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今天(北京时间10月20日)发文写道:“当特朗普总统承诺美国优先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今天(北京时间10月20日)发文写道:“当特朗普总统承诺美国优先时,全球精英们称他危险。事实证明,他们真正担心的是,他会团结世界各国,抵制那些自毁性的全球治理方案。联合国碳税就是如此。”   首先得说说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到底在气候问题上干了啥,就拿最近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航运减排谈判来说吧。今年4月的时候,IMO的会员国本来制定了个航运业减排框架草案,目标是到2050年前让行业实现净零排放。   按照草案内容,船舶得慢慢减少用碳排放高的燃料,超额排放还得交钱,收上来的钱用来支持发展中国家搞清洁能源转型。这本来是件对全球气候都好的事,结果被美国一顿反对给搅黄了。   美国为啥反对呢?说白了就是怕这机制变相成“碳税”,让航运成本涨超10%。特朗普甚至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文,说美国“绝不会支持这项全球绿色新骗局税”,美国国务院还威胁说要报复那些支持“碳税”的国家,又是不让人船只进美国港口,又是搞签证限制的。   就这么一施压,原定于10月17日在伦敦开的IMO特别会议,最后只能把表决推迟12个月,这可把航运界急坏了,丹麦航运巨头马士基都直说了,IMO这决定让行业脱碳进程彻底没了动力。   可鲁比奥说特朗普在“团结世界各国,抵制自毁性的全球治理方案”,这纯属睁眼说瞎话,事实是美国这些做法跟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完全反着来,还跟一大堆科学证据对着干。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1年发的第六次评估报告说得明明白白,人类活动已经让气候系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2011年到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革命时期上升了1.09摄氏度,这里面约1.07摄氏度的增温都是人类活动搞出来的。   要是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度得比工业革命前上升1.0摄氏度到5.7摄氏度。NASA和NOAA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了1.2摄氏度。   现在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多,像加州的山火、欧洲的洪水,全跟气候变化脱不了关系。但特朗普政府就是不把这些科学共识当回事,早在2017年他就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理由是这协定“不公平”,会损害美国经济。   2025年1月他再次当总统后,又签行政令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这都已经是美国第三次在《巴黎协定》上“进退”了。   不光在国际上“退群”,特朗普政府在国内的气候政策更是一路“开倒车”。今年1月,美国交通部说要撤销拜登政府时期通过的车辆温室气体减排规定,这事儿被批评是“对环境的重大打击”,明显是削弱美国汽车行业减排的努力。   更让人震惊的是,美国环境保护署在2025年7月公布了个提案,打算撤销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危害公众健康和福祉”的科学认定。这提案要是真通过了,就等于美国政府不再承认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有关,这简直是对科学的公然挑衅。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一个劲给化石能源行业站台,放宽油气开发限制,放松环境监管政策。这种做法短期可能能刺激下经济,但长远来看,只会让美国在清洁能源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错过绿色经济的发展机会。   美国这么折腾,给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了大麻烦。作为全球历史上排放最多的国家,美国这种消极态度肯定会削弱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就像在国际海事组织的谈判里,美国一施压就让航运业减排框架草案搁置了,全球航运业的脱碳进程直接没了方向。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评估,要是实施海运碳税,每年能收超过800亿美元,这些钱可以用来研发低碳海运燃料,还能援助贫穷国家搞低碳转型,可现在这些计划全被打乱了。   再说说鲁比奥那番话,他为啥要把联合国碳税说成“自毁性的全球治理方案”呢?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美国保守势力对全球治理的抵触情绪。在他们眼里,只要是需要美国承担责任的国际协议,都是“不公平”的,会损害美国利益。   这种“美国优先”的狭隘思维,让他们看不到全球气候治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可事实是,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   美国要是继续这么消极下去,不光会损害全球环境,最终也会害了自己。就像加州的山火,已经造成了超过2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就是气候变化给美国带来的直接后果。   鲁比奥的话听着好像在为美国争利益,实际上却让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丢了领导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明白,应对气候变化得靠全球合作,不是搞单边主义,美国要是一直逆着潮流来,最后只会被国际社会孤立。   说到底,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在气候问题上就是一场荒诞的“独角戏”,他们自导自演想掩盖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抵制国际减排努力,可最后只会让美国越来越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