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鹤庆一中赵银棠老师 雪月琴韵

鹤庆一中赵银棠老师 雪月琴韵 赵银棠 妙意当于弦外寻,且弹一曲证知音。 雪楼偏忆子云笛,月榭恍闻涵万琴。 人事漫谈今昔感,书空好作短长吟。 醉中看画景如梦,山寺钟声认梵林。 该首诗作者纳西族诗人赵银棠,她1910年入丽江女子学堂,1929年考入东陆大学文史系。1936年任省立丽江中学首位女教师。1942年赴重庆与郭沫若等文化名人交流,获赠陕甘宁边区。 1947年编写完成《玉龙旧话》一书。抗战期间参与“边胞服务团”进行社会调查。 1950年,任鹤庆中学教员。1956年,出席“云南省作家协会民族民间文学工作会议”,加入云南省作家协会,成为中国作协云南分会的第一批会员。会后,发表《董埃术埃——黑白战争的故事》《鲁般鲁饶——久命姑娘的盼望》等东巴经长歌译著。1957年5月,出席大理州一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及大理州民间文化座谈会。“整风反右”运动中,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撤销公职,送宾川县太和农场“劳动改造”。 1962年8月,摘掉“右派”帽子,重返鹤庆一中,任语文教师。 1965年著《纳西族青年的殉情悲剧及其时代背景》《石牌坊的故事》等作品。“文化大革命”中,又蒙受不白之冤,一度遣送回丽江受“劳动管教”。 后返回鹤庆一中当收发员和图书管理员。1972年12月退休。1979年4月,“右派”错案得到彻底平反,时已75岁,仍以极大的热情写作,80年代后的10余年间,先后在报刊上发表近百万字的诗歌、散文、札记和评论。其中《亲切的墨迹,难忘的教诲》《明代纳西族诗人木公和木增》获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鹤庆风光 鹤庆教师 鹤庆老照片 鹤庆中鼓楼 纳西 各位看过云南丽江纳西古乐演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