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很多人敬佩高志凯是"为国为民的外交官",但一个事实常被忽略:他已离开外交部近20

很多人敬佩高志凯是"为国为民的外交官",但一个事实常被忽略:他已离开外交部近20年,最高职级是参赞,并非大使。那他如今的"战场"在哪?是在BBC上用"加州独立"反问美对台军售,引爆海外1200万次观看;也是在华盛顿与美方闭门谈AI治理,提出"事故热线"方案。 1962年出生于江苏太仓的高志凯,16岁就考上了苏州大学,后来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研,1983年进入外交部翻译室。 第二年,这个年轻人就开始担任邓小平的英文翻译官,参与众多高层国事活动。1988年,他前往联合国工作,1990年又远赴美国耶鲁大学深造,先后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和法律博士学位。这样的履历,放在今天也堪称耀眼。 离开外交部后,高志凯的战场反而更加广阔。在华尔街律师事务所做过证券法律师,在摩根士丹利担任过副总裁,还曾是中金公司创始员工之一。 他的人生轨迹,从外交官到金融精英,再到智库学者,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精彩。 现在的他,是全球化智库(CCG)副主任、中国能源安全研究所所长、香港OBOR集团董事长,还是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评论员。这些头衔背后,是他多年来在多个领域积累的深厚底蕴。 在国际舆论场上,高志凯的表现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当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时,他在外媒直播中直接怼回去:"中国活了五千年,没美国的时候照样活!"这句话被网友截成短视频,24小时播放量破3亿。 他还算了一笔账:202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速18%,是美国市场的6倍。更犀利的是,他提醒美国人:"你们用的抗生素原料78%靠中国进口。"这话说完,美国网友在推特上吵翻了天,有人查完自家药柜后留言:"这关税战不能再打了!" 在BBC的采访中,当主持人提到美国对台军售时,高志凯巧妙地用"加州独立"来反问,让主持人哑口无言。这段视频在海外获得1200万次观看,展现了他高超的辩论技巧和战略智慧。 他不是简单反驳,而是用对方熟悉的概念和逻辑,让西方观众自己意识到问题的荒谬。 在华盛顿的闭门会议上,高志凯又展现了另一面。他与美方专家讨论AI治理时,提出了建立"事故热线"的方案。这个建议看似简单,实则抓住了AI安全治理的关键——在技术失控前建立沟通机制。他的方案不是空谈理论,而是基于对国际关系和技术发展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高志凯的战场,早已超越了传统外交的范畴。他在多哈论坛上面对非洲留学生的尖锐提问,不急不躁地用事实和数据回应。 当被指责"用一座议会大厅就换走了津巴布韦的锂矿"时,他拿出详细资料说明:这是合资项目,津巴布韦政府占51%股份,每年利润的20%必须投入当地社区建设。他还对比了殖民时期与现在中资项目的待遇差异,让质疑者无言以对。 在南海问题上,高志凯更是展现了他深厚的法理功底。他在马尼拉论坛上明确指出,菲律宾的领土范围由1898年《美西条约》划定,西边界限定在东经118°线,而黄岩岛、南沙群岛均位于此线以西。 他警告说,若菲律宾否认这一条约,其他国家也可依据同样逻辑质疑其本土领土的合法性。这种用历史和法理武器捍卫国家利益的方式,比单纯的外交辞令更有力量。 高志凯的战场,是在国际舆论的前沿阵地,是在学术研究的理论高地,是在经济谈判的实战现场。他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国家利益发声。 离开外交部近20年,他的战场不是变小了,而是更大了;他的影响力不是减弱了,而是更强了。从外交官到多面手,高志凯用行动证明,为国为民的道路有很多条,他选择的是一条更宽广、更富挑战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