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晚 1 秒就撞,我肯定不惯着他”,歼 - 20 飞行员的霸气喊话,定格了一次空

“晚 1 秒就撞,我肯定不惯着他”,歼 - 20 飞行员的霸气喊话,定格了一次空中对峙的紧张瞬间。 当时一架外机以低空突防姿态持续逼近领空,东部战区空军 “王海大队” 的歼 - 20 双机编队随即升空拦截,这场博弈在两机距离缩至 200 米时迎来临界点 —— 外机突然压下坡度,试图以贴靠我方机腹的危险动作逼迫避让,机翼尾迹在高空划出刺眼的涡流。 这种挑衅动作并非偶然。近年来外军抵近侦察频次显著增加,东部战区某空军部队曾创下平均每两小时战斗起飞一次的纪录,飞行员常常刚落地就需重新披挂上阵,由训转战执行拦截任务。 军事专家后续解读指出,外机的行为属于典型空中心理战,利用近距离危险机动制造压迫感,赌对方因规避碰撞而退让,这种战术在以往的空中对峙中并不鲜见。 但此次外机显然误判了对手。歼 - 20 飞行员在千分之一秒内将操纵杆推至极限,战机以敏捷的瞬时机动占据有利态势,最终迫使外机改变航向撤离。 这瞬间的决断背后,是飞行员日复一日的针对性训练 —— 该部队作为最早列装歼 - 20 的王牌部队,常年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近距离空战,仅 2024 年就完成百余次跨昼夜紧急升空任务,对各类外机挑衅动作形成系统应对方案。 歼 - 20 的性能优势为这次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第五代隐身战机,其具备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与先进航电系统,能让飞行员在远距离即锁定目标并预判轨迹。 类似的对峙在东海曾有先例,2022 年 3 月,美军 F-35 与歼 - 20 在该空域发生近距离接触,当时歼 - 20 通过多机接替升空的战术持续掌握主动权,最终逼退外机,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也曾承认 “歼 - 20 飞得相当专业”。 空中心理战的博弈自古有之,《孙子兵法》中 “伐谋伐交” 的思想在现代空战中仍有体现。外军试图以危险动机构建心理优势,但我方飞行员的应对逻辑更为清晰:200 米的距离已进入目视接触范围,此时任何退缩都可能成为后续挑衅的诱因。 这种 “空中拼刺刀” 的底气,既来自 “王海大队” 在抗美援朝战场击落击伤多架敌机的历史传承,也源于常态化战备积累的实战经验。 此次事件并非个例。2025 年 7 月曾有公开影像显示,多架歼 - 20 在东海警巡中,以英文喊话驱离逼近外机,经过数轮攻防后占据优势态势。 这些处置案例共同印证,歼 - 20 已形成成熟的作战能力,其飞行员群体不仅具备高超驾驶技术,更在长期对峙中锤炼出坚定的立场 —— 正如飞行员所言,“拼的就是一口气,要用气势转化为胜势”。 从雷达屏幕上的目标出现,到双机编队升空拦截,再到 200 米距离的极限应对,整个过程不过数十分钟,却浓缩了现代空防的核心逻辑。 外机的每一次挑衅,都在倒逼应对体系的完善,而歼 - 20 与飞行员的组合,正成为捍卫领空主权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