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据外媒报道,瑞士一名穆斯林女性因在公共场所穿戴布卡,被执法部门处以 100 瑞士

据外媒报道,瑞士一名穆斯林女性因在公共场所穿戴布卡,被执法部门处以 100 瑞士法郎(约合 126 美元)的罚款。 这一处罚并非个例,而是源于该国通过全民公投确立的公共场所蒙面禁令。当该女性对处罚提出异议,声称此举涉嫌 “伊斯兰恐惧症” 后,执法部门进一步启动程序,目前她将面临 1000 瑞士法郎(约合 1260 美元)的罚款。 这一事件的发生,与瑞士近年来针对面部遮盖服饰的立法进程紧密相关。2021 年 3 月,瑞士经全民公投以 51.21% 的支持率通过蒙面禁令,投票率为 51.4%,随后该禁令被正式纳入宪法。 推动此次公投的是一右翼保守团体,他们通过征集签名启动动议,尽管禁令条文未明确提及 “穆斯林” 或 “布卡”,仅规定 “任何人不得在公共街道或广场遮盖或有意隐藏面部”,覆盖范围包括足球流氓、示威者等蒙面群体,但公投前后的政治辩论几乎完全聚焦于穆斯林群体的宗教服饰。 在此之前,瑞士提切诺州已于 2013 年以近 65% 的赞成率通过类似禁令,并于 2016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明确对违反者可处以最高 1000 瑞士法郎的罚金,沙特阿拉伯驻瑞大使馆当时还曾专门提醒本国公民遵守规定。 事件中涉及的布卡,是一种极具宗教和文化辨识度的服饰,其特征为从头到脚完全覆盖穿戴者身体,仅在眼部保留网状纱帘供视线穿透,与仅露出双眼的尼卡布存在明确区别。 在伊斯兰文化中,部分女性将其视为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的外在表达,但在瑞士等欧洲国家的公共话语中,布卡常与 “社会融合”“公共安全” 等议题绑定。 瑞士官方在推动禁令时,虽未直接否定宗教信仰自由,但强调 “面部识别是公共交流的基础”,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对特定宗教群体的隐性歧视。 从罚款金额的变化来看,此次从 100 瑞士法郎到 1000 瑞士法郎的调整,符合瑞士相关法律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梯度。 提切诺州的早期实践已确立 “最高 1000 瑞士法郎” 的处罚标准,全国性禁令实施后虽未统一细化各地执行尺度,但异议后加重处罚的情况,通常与当事人不认可执法依据、拒绝配合调查等因素相关。 这种处罚梯度的设置,在瑞士法律体系中并不罕见,类似此前国际足联前主席布拉特因违规被处以 5 万瑞士法郎罚款的案例,均体现了 “情节差异影响处罚力度” 的原则。 该女性提出的 “伊斯兰恐惧症” 异议,触及了欧洲社会长期存在的文化争议。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表明穿戴面纱的女性更易涉及极端行为,反而有数据指出,公共场所对面纱的严格监管可能成为推动年轻人走向极端主义的因素。 作家拉菲亚・扎卡利亚在《面纱》一书中曾指出,欧洲社会在禁止穆斯林女性遮盖面部的同时,若未提供相应的文化融入支持,这种政策本身就存在风险。 类似的争议在法国、比利时等实施面纱禁令的国家均有出现,甚至曾引发美国总统与极端组织罕见的共同批评。 事实上,瑞士对宗教相关符号的监管早有先例。2009 年,该国就曾通过公投禁止清真寺新建宣礼塔,当时引发国际社会广泛讨论,也被欧洲右翼视为 “保卫欧洲文化” 的标志性事件。 此次布卡罚款事件,本质上是这种文化监管思路的延续。目前,该女性尚未透露是否会进一步提起诉讼,而这一事件如何发展,或将成为观察瑞士宗教政策与文化包容边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