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饿死十四亿人?” 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竟然曾公开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

“饿死十四亿人?” 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竟然曾公开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按美国的意愿行事,不向西方低头,就要通过制裁中国的粮食和能源,让十四亿人陷入饥荒。 当伊曼纽尔大谈 “粮食威慑” 时,他可能不知道这样一组数据:2024 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 1.4 万亿斤新台阶,这是在连续 9 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实现的突破,全年粮食收购量更是达到 8400 亿斤左右,连续两年站稳 8000 亿斤关口。 这样的产量背后,是 19.4 亿亩耕地的坚实保障 —— 比 2020 年还多了 2800 万亩,牢牢守住了粮食生产的根基。 更关键的是口粮安全的绝对底气,中国人的饭碗里装的几乎全是自己种的粮。目前我国口粮自给率达到 100%,人均粮食占有量约 480 公斤,这比国际公认的 400 公斤安全线高出整整 80 公斤。 能实现这点,高标准农田建设功不可没,现在全国已经累计建成超过 10 亿亩这样的稳产田,原来 “望天收” 的地块如今旱能浇、涝能排,就算遇到小灾也能保证产量,大灾之年也能少减产。 中央对这些农田的投入也在加码,2024 年亩均补助标准已经提高到 2000 元以上,比过去翻了一倍。 伊曼纽尔或许以为中国离不开粮食进口,可现实是进口依赖度正在持续下降。2025 年一季度,我国粮食进口量同比大幅减少 40.8%,其中小麦进口降了 52.4%,玉米降了 48.7%,就连过去进口量较大的大豆也缩减了 38.5%。 预计到 2025 年底,粮食进口依赖度会从 2023 年的 18.6% 降到 15% 以下,自给率则能突破 86%。就算是仍有进口需求的品种,供应渠道也早已多元化,比如大豆进口来源国增加到 15 个,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度持续降低。 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还藏在种子和技术里。现在我国自主选育的农作物品种占比已经超过九成,生物育种产业化也在有序推进,这让粮食生产不再看天吃饭。 同时,全产业链的节粮减损成效明显,全国建成了 5500 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实现了产粮大县全覆盖,光产粮大县的优质粮食增加量就超过 5000 万吨。这些看不见的努力,正在悄悄筑牢粮食安全的防线。 从耕地保护到种业创新,从产量提升到进口结构优化,每一组数据都在回应所谓的 “粮食威慑”。当国际市场还在受地缘冲突和极端气候扰动时,中国已经用实打实的行动守住了自己的粮仓。 这样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真的能被轻易撼动吗?你觉得在守护 “大国粮仓” 的过程中,哪项举措最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