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菲国记者问小马科斯:“1962年印度开了第一枪,差一点被灭国;1979年越南开了

菲国记者问小马科斯:“1962年印度开了第一枪,差一点被灭国;1979年越南开了第一枪,差一点被亡国。请问大统领阁下,如果菲律宾开了第一枪,你觉得美国会帮助菲律宾到什么程度?” 菲国大统领小马科斯叽叽呜呜半天回答道:“呃…喔…呃…我们…我们…我想避开这个问题…!” 这一幕发生在马尼拉战略论坛的记者会上,台下数百名记者和外交官瞬间安静下来,只听见小马科斯喉结滚动的细微声响。 他下意识扶了扶领带,眼神飘向会场角落的美国代表团,嘴角抽动了几下却没再发出声音。 这场尴尬的沉默背后,是菲律宾当前外交路线的深层撕裂。就在一周前,小马科斯还在同一个论坛上高调宣称菲美同盟是印太地区“稳定的灯塔”,强调两国关系达到“新高度”。 他特意提到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导弹系统、扩大军事基地使用权等合作,甚至宣称“美国的位置就在这里,与我们同在印太地区”。然而当被问及最核心的安全承诺时,这位总统却突然失语。 这种反差让现场观察家们想起菲律宾军界最近的分裂——退役少将波奎兹公开警告菲律宾可能成为“下一个乌克兰”,而军中匿名调查显示近四成军官认为小马科斯政策缺乏独立性,超过半数明确不愿为美国利益赴汤蹈火。 更耐人寻味的是,小马科斯回避问题的时机恰逢其国内政治危机爆发。9月16日,他突然宣布取消出席联合国大会的访美行程,原因是防洪工程贪污丑闻引发全国抗议。 超过200个团体酝酿在马尼拉街头游行,揭露官员通过“豆腐渣工程”和“幽灵项目”侵吞巨额防洪资金。当民众在洪水中挣扎时,这些贪腐资金却流入了政客腰包。 这场危机让小马科斯的支持率暴跌,也暴露出其执政根基的脆弱——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趁机穿迷彩服访问陆军基地,背后站着二十多名反美派将领,公开呼吁“别做美国炮灰”。 菲律宾军方的分裂早已不是秘密。今年4月,美菲在靠近台湾的吕宋岛举行“雷霆对抗”军演,菲空军司令科尔杜拉高调宣称要提升“不对称作战能力”。 但演习期间,多名军官私下抱怨演习科目完全围绕美军需求设计,甚至要求菲军演练为美军基地提供“肉盾掩护”。 这种不满在军中蔓延,当美国计划在菲部署第二套“堤丰”中导系统时,军中反美派将领集体致信总统府,警告“引狼入室必将反噬自身”。而小马科斯对此的回应,是在论坛上继续吹嘘美菲联合巡航“具有重大意义”,却对军内抗议声视而不见。 更讽刺的是,小马科斯试图塑造的“独立自主”形象与现实严重脱节。他在白宫会见特朗普时声称“没有必要平衡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转头却允许美军在菲九个基地部署中程导弹。 副总统莎拉尖锐指出这种矛盾:“为什么要站在一个超级大国一边?我们与中国有矛盾,但为什么就要站在美国一边?” 她甚至公开挑战小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直面中国,不要躲在美国后面”。这番话在菲律宾社交媒体引发共鸣,网民们纷纷留言:“当美军基地成为打击目标时,马科斯会躲进哪个地堡?” 如今的小马科斯正面临三重困境:国内贪腐丑闻动摇执政合法性,军方分裂削弱政策执行力,过度依赖美国的外交路线又引发战略质疑。 他在记者会上的结巴,或许正是这种困境的真实写照——当被问及最关键的安全承诺时,这位总统才发现自己既无法说服民众相信美国会“为菲律宾战斗到最后一人”,又不敢承认菲美同盟的脆弱性。 而中国宣布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动已彻底失去法理基础,所谓“主权主张”沦为国际笑柄。 这场记者会的余波远未结束。当小马科斯匆忙离场时,台下有人低声念出菲律宾民间的老话:“大象打架,草地遭殃。” 如今菲律宾这株“草地”既想靠拢大象又怕被踩踏,这种摇摆姿态或许比开第一枪更危险。读者们不妨思考:当大国博弈的棋盘铺开,小马科斯回避的真的只是一个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