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主张两军合并,主席复电批准,陈毅原本支持为何又两度反悔?

度度狼观抗战 2024-02-23 09:47:04

1946年9月间,整个华东战局对我军已非常不利,在南边,苏北解放区的中心城市“两淮”相继失守;在北边,王耀武趁我山东野战军南下增援之机,调动四个军的兵力从济南、青岛同时出击,居然打通了胶济铁路线,面对如此困难的局势,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忧心忡忡,苦思破局办法。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

经过认真思考,粟裕与野战军政委谭震林于9月20日,联名发电给军委和山东野战军陈、宋首长(司令员陈毅和参谋长宋时轮),深刻分析了当前的军事形势,并在电文结尾提出:“为改变华中局势,我们建议集中山东、华中野战军攻下宿迁,得手后再向西扩大战果”。

这是华中野战军首长,首次提出两大野战军合并的建议,陈毅接电后表示完全同意,旋致电军委表态:“我同意华中分局建议,山野华野集中由淮海区向西行动的办法,并主张两个野指合成一个”!换句话说,也是陈老总首次提出了两个野战军“司令部也实现合并”的建议。

三天以后的9月23日,军委的指示电到达,毛主席完全同意了陈、粟的意见,并初拟了人事安排:“山野、华野两军集中行动,两个指挥部亦应合一,提议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委,如同意请即公布执行”!

毛主席同时嘱咐:“正副参谋长以何人为宜?由你们酌定电告”,这封急电今天读来,笔者个人感觉,毛主席对山东野战军参谋长宋时轮的表现,似乎并不满意,估计陈老总也有所感觉,遂复电提议宋时轮调渤海军区工作,另以山东军区参谋长陈士榘担任两军合并后的参谋长。

陈士榘接到命令后,于10月初从临沂动身,迅速赶到山野司令部所在地沭阳,开始协助陈毅进行指挥,两个野战军的合并事宜,也紧锣密鼓操办起来,然而到了10月8日,陈毅突然变卦了!

一、山东战局突然严重恶化

山东野战军组建时,下辖两个纵队和两个师共7万余人,是整个山东军区的精锐主力所在,而华中野战军仅4万余人,力量相对较弱。1946年8月初,陈毅率第2纵队、第7师和第8师兼程南下,增援华中野战军保卫两淮的作战,稍后叶飞第1纵队也接到了南下的命令。

山野主力南下作战后,诺大山东地区只剩下战斗力不强的若干部队,以及不能胜任大兵团作战的地方武装,而且还要分别在胶东、鲁中和鲁南三个方向作战,在敌人的重兵进攻下,解放区大片地区被敌侵占。

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打通胶济线后,又与“徐州绥署主任”薛岳的部队配合,企图打通津浦铁路线,敌人出动了一个整编军(冯治安的整33军)、两个整编师(整26师、整51师)和一个快速纵队,自台儿庄出动向南攻击前进。

(左一为叶飞)

为了保卫枣庄、峄县等城市进而保卫临沂,陈毅电令叶飞纵队取消南下增援任务,就地在鲁南地区抗击敌人,1946年10月5日,叶飞纵队与马励武整26师在峄县以南展开激战,由于战前情报有误,叶飞惊讶地发现敌人居然越打越多。

原来,薛岳已将整51师也投入战斗,叶飞纵队初到山东时拥兵25000余人,由于长时间作战且补充不力,已经减员至21000余人,跟敌人一个整编师的兵力基本相当,单独对付整26师还有胜算,同时招呼两个整编师明显力不从心了。

更要命的是,整26师还配属有第1快速纵队的坦克和装甲车(后来一股脑被粟裕全歼了),马励武下令出动坦克冲击叶飞的阵地,1纵既缺乏打坦克的经验,也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登时阵脚大乱。

在优势敌人的疯狂攻击下,黄昏时分叶飞被迫下令撤出战斗,1纵转移至峄县以东山区,此战失利后,峄县、枣庄自然相继失守。

至10月8日前后,鲁南根据地大部失陷,南京方面则大吹法螺,宣称取得“鲁南大捷”,山东军区的求援电一封接一封,强烈要求山东野战军主力回师,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敌人下一步的进攻目标,一定是沂蒙山区腹地。

那里可是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的所在地,再丢失了怎么得了?陈老总陷入长考,苦思一夜后认为,山东根据地是华东我军的根本,临沂更集中了军区司令部、后勤卫生军工等重要单位,万万不能落于敌手。

因此陈毅决定暂时放弃与华中野战军合兵作战的计划,亲率山野主力驰援鲁南战场,他下定决心后,一边集结部队准备出动,一边将自己的意见电告了军委和华中野战军司令部,粟裕和张鼎丞、邓子恢(这两位是华中分局的首长)接电大吃一惊!

(两个野战军当时的态势)

二、陈毅先后两次变更决心

为劝阻陈毅单独率军北上,华中分局领导们联名致电陈毅:“我们始终认为,统一指挥是今后取胜的基本条件,因此建议山野、华野司政机关必须合并,建议陈、粟会合一起,如果山野、华野名合实离,不仅影响指挥统一,对财粮供应我们亦无法解决,对下面影响也不好”。

这里面有三层意思,首先是已经确定好的两军合并,陈毅突然变卦肯定是不合适的;其次,华中野战军已经失去两淮根据地,如无山东军区和野战军支持,军费粮草都将发生困难。

最后便是,两军合并的决定已经传达下去了,各部队正在着手准备,如此朝令夕改“影响也不好”,但是陈毅决心已定,坚持北上,并且在回电中说明:

“如鲁南紧张,则应考虑山野回固根本,目前华中战局已到难于兼顾的时候,粟(裕)谭(震林)部南下解决冬衣问题是必要的,待南下数日后看南北情况再定夺,鲁南如吃紧,我便不能南来你处,只好分任南北“。

陈毅电文的中心意思很明确,山野主力必须回救鲁南,那是山东解放区的“根本”,合并之事得先放一放。

(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只剩一个办法,把矛盾上交给军委来裁决,遂分别致电延安阐述意见,10月10日毛主席发来指示电:“山野以适当力量回鲁南,配合叶飞击敌,这是必要的,但山野全部回鲁南则与华野平分兵力,于目前形势下不利于作战”!

这封电报没有直接批评陈毅,勉强认可了山东野战军可调回部分兵力,增援鲁南战场,但并不同意山野全军北上,与华中野战军“名合实离”,陈毅接电颇有些犹豫,而华中分局首长们更是火急火燎。

鉴于粟裕不能离开部队,张鼎丞和邓子恢(华中分局书记)亲自赶到了山野司令部,当面劝阻陈毅,请求山东野战军不要单独北上,这几位首长都是新四军的老战友了,面商很快有了结果:

陈毅决心以“赢棋不要家”的精神,联合华中野战军首先在淮海区作战,遏止住南线之敌后,再共同恢复鲁南根据地和保卫临沂,张鼎丞和邓子恢颇感欣慰,9月12日当天匆匆赶回华中野战军,部署两个野战军的合并工作。

不料陈毅一夜未眠,次日天明再次改变了决心,这次他不仅要指挥山野全军北上,还打算带上华中野战军的一部分,联手粉碎鲁南敌人的进攻,力保临沂不失,在给军委和华中分局的解释电报中,陈毅着重摆出了两个理由:

第一,两淮之敌工事坚固,另有战斗力较强的桂军在侧,战场条件不好;而在鲁南地区,两个野战军可得到“供应便利,易求运动战,山野华野同去有胜利把握”;第二,如果临沂失守,我军“粮秣、新兵、军工等项均陷混乱,前淮阴失守,已造成华中上述方面极大困难”!

陈毅最后的结论是:“故主力回鲁南歼敌为有利,并望粟(裕)率1、6两师迅速北移”,这封电报是9月13日的下午发出的,仅仅过了一夜,军委的复电即至,毛主席生气了!

(山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

三、两个野战军终于完成合兵

事情很显然,当时的陈老总,并没有完全理解主席军事思想的精髓:“存人失地,人地两存;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在敌强我弱的解放战争初期,仍然对山东解放区的首府临沂,患得患失。

事实上,临沂后来还是沦于敌手,但是华东野战军通过机动作战大量歼敌后,解放临沂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淮阴如此,延安更是如此。毛主席因此对陈毅数日内两次改变决心,非常不满,在电文中责问道:

“现在因感渡(运)河向西作战困难,而主张全军入鲁,假如入鲁后仍感作战困难,打不好仗,而苏北各城又尽失,那时结果将如何?且渡(运)河是你自己曾经同意之方案,此次你与张、邓会商,亦以渡河作战为方案,何以13日亥电又不相同?”

电文的最后语气非常严厉:“如按13日亥电执行(指山野和华野一部回师鲁南),你与张、邓、粟、谭诸同志之间关系是否生影响?请对各方利害分析再告”!

(陈粟陈谭等)

陈毅认真读罢主席的电文,深感自己改变决心过于轻率,决定坚持两个野战军合兵作战的既定方案,一边电告延安“回鲁南打算已暂缓”,一边急电华中分局和华中野战军,要求粟裕即率主力前来沭阳会合。

军委的复电第一时间就到了:“决心在淮北打大仗,甚慰”!毛主席在电文中,对两个野战军合并后的战略方针,给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华东我军集中兵力在二至三个月内,歼灭薛岳7到10个旅,进而扭转不利局面。

电报还首次明确,未来华东野战军的作战指挥,应以粟裕为主:“为执行此神圣任务,陈、张、邓、曾(山)、粟、谭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

在毛主席的亲自过问和促成下,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联合终于定型,为未来华东野战军在运动中大量歼敌,以及整个华东战局的好转,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时间还是被耽误了,此间南线敌人以整编第74师为基干,向涟水发起疯狂进攻,粟裕、谭震林率华中野战军奋起抵抗,涟水保卫战于10月19日打响,致使两个野战军会师的计划一拖再拖。

在粟谭缺席的情况下,华中分局和山东野战军领导层,于10月下旬在涟水西北的陈师庵召开了重要会议,研究落实两个野战军合并、以及统一指挥的问题,史称“陈师庵会议",尽管会上陈毅遭到了一些批评,但是最终还是统一了思想。

1946年12月12日,粟裕终于赶到沭阳与陈毅会合,华东我军“陈粟”的格局从此奠定,两位首长根据淮北战场的具体情况,决心集中山野、华野的主力,首先寻歼骄狂冒进的整编第69师,战至12月19日,宿北战役取得大捷,全歼整69师21000余人。

两个野战军联合作战的优势,就此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战消灭敌人一个嫡系整编师,更是华东战场空前的胜利,毛主席专电表扬:“庆祝宿沭前线大胜利,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鲁南大捷)

陈毅也大受鼓舞,认为宿北大捷最大的收获,是两个野战军统一了“集中兵力大打歼灭战”的思想,在给军委的报告中高兴地表示:“(之前)我未能贯彻集中大兵的主张,今后可集中,部队番号亦需统一,一面作战,一面正商讨整编办法”。

许多年以后,粟裕大将回忆起宿北大捷,评价其为“华东战区的一个转折”,因为两个野战军会师后,初次联合作战即告大胜,不仅士气大增,兄弟部队之间也产生了足够的信任,为整编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陈粟趁热打铁,于1946年的最后几天里提兵北上,再歼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取得鲁南战役的大捷,也让叶飞纵队一雪前耻,之前猖狂之极的马励武和那些美制坦克,战后都成为了我军的俘虏,陈毅特别赋诗以贺。

在鲁南大捷后的休整期,1947年1月下旬,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终于完成合并整编,威震天下的“华东野战军”从此诞生了!

7 阅读:1507
评论列表
  • 2024-02-26 14:38

    战神来了

度度狼观抗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