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可以说是“最步步惊心”的宫廷画师。 他是清朝宫廷中的洋画师,为清廷作画半个多世纪,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郎世宁来自意大利,1714年,26岁的郎世宁远渡重洋来到中国,“郎世宁”是他为自己起的中国名字,此前他叫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他在广州作画,学习中文,因为郎世宁画得好,还是个百姓少见的外国人,慢慢地有了名气。 康熙帝博览群书,重视人才,就直接下圣旨将郎世宁召到京城,成为一名宫廷画师,郎世宁每天早上七点进宫,然后在一间坐落于御花园与庭园之间的画室作画,作画的内容一般都是由康熙帝指定。 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郎世宁逐渐摸索出宫廷生存法则,他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所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几十年的时间,他心中清楚。 康熙、雍正时期,郎世宁画了很多风景画、建筑画,直到乾隆登基后,他才开始妃嫔们画画,乾隆登基时24岁,他为郎世宁打造如意馆,封他为首席画师,每日必去画室看郎世宁作画。 就在乾隆当上皇帝的第二年,他下令让郎世宁为自己的11名后妃画像,郎世宁画艺高超,但这实际上是个“苦差”。 皇帝的妃嫔们当然是不能随便看的,所以郎世宁作画时,一定要注意分寸。另外还有一点,妃嫔们的画不能有太多差别,这样就容易引来个别妃嫔的不满,可以说,如果郎世宁做不好,要么得罪皇帝,要么得罪妃嫔。 所以在作画过程中,郎世宁根本不敢紧盯着妃嫔们细细观察,更不敢画出太大的区别。 有一次他在给一位妃嫔作画,没想到乾隆带着其他的妃子们一起来到如意馆,看他作画,乾隆问他:“卿看她们之中谁最美?” 在皇宫里待了几十年的郎世宁回答:“天子的妃嫔个个都很美。”回答滴水不漏,不敢得罪任何人。 他没想到,第二天乾隆又来了,乾隆坐在画室与他闲聊,又问起来:“昨天的那几个妃嫔们,卿最欣赏谁?” 这可让郎世宁怎么回答,郎世宁只好答:“当时没敢仔细看,只是仰着头在数房顶上的瓦片。” 乾隆又追问他,瓦片的数量有多少?郎世宁说每行30片,乾隆让太监去核对,确认瓦片数量正确,乾隆觉得郎世宁是个很好的正人君子,更加重用他了。 乾隆一生中经历的很多大事,郎世宁都为他画了下来。公元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78岁的郎世宁在京城病逝,乾隆得知此事,下旨为他料理后事,还赏赐300两银子,追赐他为二品十郎官,郎世宁的丧仪十分隆重。 郎世宁一生未婚,在京城度过了他的大半人生,他的坟墓在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6号(北营房北街马尾沟教堂),197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还重新修复他的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