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一个的圣诞面包,是圣诞老人亲手做的吗?!

食戟社 2023-12-19 17:34:46

本文转自:吃货研究所

圣诞这浓之又浓的节日气息已经钻进了商场的丝丝缝缝,一种叫做“潘娜托尼”的面包也密密麻麻地爬上了柜台。

当你带着好奇心凑近一看,便会被168元/个、98元/个、68元/个的标价惊到——只是一个面包而已,为什么卖得这么贵?

圣诞树和潘娜托尼 | 阿肚 拍摄01潘娜托尼/ 耗费时间的大面包 /潘娜托尼Panettone,在意大利语里的名字叫做“大面包”。这款大面包呈圆柱形,远看很像一个加大号的杯子蛋糕,它的高度在12~15cm之间,只要把它往餐桌的正中间那么一放,必然集万众瞩目于一身。

块头很大的潘娜托尼 | flickr Stijn Nieuwendijk潘娜托尼的制作环节很耗费时间,人们把奶油、蛋黄、葡萄干、橙子皮等美好的食材混合着沁满麦香的面粉和水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再另外加入酵母,置于低温环境中长时间发酵(有的甚至要放置12小时),直至果香与奶香俱美,蛋香与面香共色。室温、季节、搅拌时间,各种机缘的巧妙配合最终成就了潘纳托尼的美味,而且每一个都是孤本。

切开的潘娜托尼 | flickr stu_spivack随着历史的脚步,潘妮托妮的美味越走越远。如今在南美洲,尤其是在阿根廷、乌拉圭、玻利维亚、巴西、智利和秘鲁,潘妮托妮也已经成为圣诞晚餐的主食。在国内,得益于商家的宣传,潘娜托尼大概是知名度最高的圣诞面包,很多店每年都会作为“一年一度圣诞限定”进行售卖,甚至连盒马、胖东来等超市都有。

盒马的潘娜托尼| 阿肚 拍摄潘娜托尼的售价从来都不便宜,在一线城市的价格平均在100元一个左右,我目前看到卖得最贵的潘娜托尼是788元一个,最便宜的是68元一个。

潘娜托尼的价格 | 截图来自小红书一个面包而已,为什么卖这么贵?很多人都有着相似的疑问。而商家给出的解释也是相似的:因为工艺复杂耗材很多,面包师也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潘娜托尼到底值不值?也许只有你自己尝过之后才知道。02其它圣诞面包/ 其貌不扬的史多伦 /除了潘娜托尼,其实还有另一种历史悠久的圣诞面包——来自德国的Stollen史多伦。如果按照中国烹饪体系所讲究的“色香味”标准来评判,史多伦面包实在是上不得台面——凹凸不平的棕褐色表皮上,不均匀地嵌满了黑黑、红红、黄黄的糖渍果干,白白的糖霜底下罩住的是丝毫都不蓬松的面饼。

史多伦丨wikipedia / Gürgi通常来说,史多伦面包只会在圣诞节期间的家庭餐桌上出现。虽然以酵母制作而成,然而它的口感却介于面包和蛋糕之间。李娟曾在《我的阿勒泰》中讲到,牧民扎克拜一家通常会把新烤的馕保存起来,然后先吃旧馕,于是新烤的馕永远只用来闻和憧憬,吃到嘴里的馕却永远是旧的,又干又硬,仿佛能撬动地球。史多伦面包也一样,冬天天气寒冷,新烤出来的面包需要先保存一段时间再吃。水分随着时间不断蒸发,因此面包也由最初的“实成”,变得越来越硬。不过据说随着保存时间的推移,面包的风味也会逐渐发生细微的变化,不知因此培养出了多少挑剔的舌头。

刚做好的史多伦丨Flickr / Alexandre Duret-Lutz别看史多伦面包平平无奇,它的制作其实颇为讲究。原料中的葡萄干、橙皮和蔓越莓干等需要事先以朗姆酒浸泡入味,面团中则要加入肉桂粉、豆蔻、丁香等各式香料,新出炉的面包还要再趁热沾裹上熔化了的黄油,最后再以糖粉为面包“加冕”。放置2-3天后,当所有的浓郁果香、酒香与淡淡的香料得以完全释放并且相得益彰,当诱人的香气终于内敛沉淀到对得上那些翘首期待时,才是最佳的品尝时机。

切开的史多伦丨flickr Mel03姜饼人/ 颜值大于美味 /相比圣诞面包,对于大家来说,姜饼人可能是存在感更强、上镜率更高的圣诞代表美食了。不过别看姜饼小人长得好看,它的味道对于国内的普遍大众口味来说,实在是有几分古怪。

姜饼人 |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简单来说,姜饼小人是一种面团用生姜、丁香、肉豆蔻、肉桂调味,再加入蜂蜜或砂糖,并在表面挤上糖霜作为装饰的硬饼干。至于味道嘛,我总觉得像国内的红糖姜茶。不过作为一款长期流行的节日美食,姜饼小人可并不是以味道取胜的。最妙的在于它丰富多彩的外观,形状各异的饼干模子让所有的厨房幻想都有了走进现实的可能,彩色的糖霜让原本平整的饼干表面成为了天然的画布,于是俏皮的小人、可爱的铃铛、挺拔的松树、灵动的雪花,都变得丰富而立体,活灵活现了起来。

各式各样的姜饼人 | flickr Heidi Pesotski同时,制作姜饼的过程也成了一项妙趣横生的家庭活动,甭管是姜饼小人还是姜饼小屋,只要家人齐聚,凛冽寒风也可以变得可亲、可爱了起来。

姜饼屋 | flickr Mr. Happy Face - Peace :)04热红酒/ 别光吃,也来点喝的 /红、绿、白是天然的圣诞配色,而漫天的大雪、温热的炉火和微醺的热红酒更配哦!在欧洲,各国对热红酒的叫法不同,但是大致的做法基本类似。必备的材料包括红酒、水果、香料和方糖,而红酒的品牌和水果的种类则具有充分的自主空间。

一杯温暖的热红酒丨图片来自图虫创意一般来说,口感偏酸甜的水果,比如苹果、橙子、柠檬比较适合,也有人秉持着中西结合的理念,把山楂、红枣和桂圆也毅然决然地丢进了酒锅。至于香料嘛,丁香、肉桂、肉豆蔻、香叶、八角则是必须的。总之,简单的食材搭配简单的熬煮方式,只消半个小时,一锅混合着水果酸甜的热红酒就可以出锅了。

热红酒丨图片来自图虫创意其实想想看,烤圣诞面包、烘姜饼小人、熬制热红酒,又跟国内的蒸年馍、炸米果、煮醪糟有多少实质上的区别呢?所有的节日无非都在教会我们感恩和珍惜,而生活的仪式感,也就在这些幸福的小事中,一点点的来……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