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粟裕向中央汇报抗命缘由,主席大惊:你想灭掉450万国军?

招募历史 2024-03-30 22:31:34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间1948年4月底,地点河北省阜平县内,毛主席与粟裕正在探讨敌情,期间毛主席亦是罕见的发了火,并质问起了粟裕,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只因在不久之前,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华野下达了一条命令,命令他们率部南下渡过长江,吸引国民党军的主力回撤,进而替身在大别山遭受围攻的刘邓大军减轻压力。

这显然是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之谋,从战术上看也不存在什么问题,可让毛主席万万没想到的是,对此,一贯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粟裕却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了抗命!

战场抗命此乃大忌,而这就是毛主席发火的原因所在,不过发火归发火,伟人也还是给到了粟裕解释的机会,但哪成想,这不解释还好一番解释之下反倒是让毛主席更加震惊,以至于一向沉稳的他居然失态惊呼道:

“难不成你想一口吃掉450万蒋军?”

抗命不从、拒绝南下

好家伙,一口气吞掉450万敌军部队,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并且这句话还是从一位野战集团军主帅口中说出来的,也就难怪毛主席如此震惊了!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粟裕为何抗命不从,他又想怎样一口气吃掉450万国民党军呢?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大名鼎鼎的挺进大别山战役开始说起,1947年7月,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一致决定下,中央军委向刘伯承元帅下达了相关命令,即,要求刘邓大军从山东西南部地区出发,直插大别山,威逼武汉与南京,攻敌所必救,以实现打乱国军部署的战略目的。

对此,深谙兵法的刘伯承自然深以为意,于是在接下来时间里,他亦是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准备工作,又是招兵买马,又是早做准备命人断后,这才终于赶上了预定时间,在接到电报的九天之后全军出击,并通过长达二十多天的血战顺利抵达了目的地!

得知该情况后,毛主席大为兴奋,这也难怪,毕竟自打1921年建党,二十六年来,这还是我军首次实现战略进攻,但俗话说得好,几家欢喜几家愁,另一边的蒋介石就显得有些气急败坏了。

自己的计划被打乱,统一全国的进程再度被耽搁,此刻的老蒋连杀人的心都有了,于是为了“扭亏为盈”,他便紧急下达了一条命令,即,火线成立华中剿总,务必要在短时间内将刘邓大军消灭在大别山地区!

说干就干,一时间包括邱清泉在内,不少国民党名将都被老蒋派了出去,经过长达半年的进攻,在敌众我寡之下,刘邓大军也果真是损失惨重,见此情形,党中央和毛主席堪称是焦急万分,因此,为了救出中野,次年年初,他们这才将希望放在了华野粟裕的身上,希望身为常胜将军的他能够率部下江南,通过围魏救赵的方式威逼蒋军回援,以解刘邓大军的燃眉之急!

这边刘伯承元帅仍在苦战,而另一边,华野司令部也很快接到了中央的命令,闻讯,众将领各个枕戈待旦,显然大家都在等待着粟裕出发的命令,可事实却恰恰相反,粟裕不单没有下令准备,反倒是将自己锁在房间内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些什么呢?答案其实并不难猜,那就是他想到了比南下更好的战术,即,利用徐蚌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国民党军展开大决战!

想到此处,粟裕当即向中央回去了电报,大体意思很简单,那就是希望组织上能够考虑一下自己的建议,要是不行,那就当他没说。

而对于这位心腹爱将的建议,毛主席自然十分重视,他立刻便召集众中央军委的干部举行了研讨会,只是很遗憾,会议并没有通过,绝大多数人还是较为认可原本南下的战术,并认为粟裕的想法太过冒险。

没办法,少数服从多数,于是仅在第二天组织上便再度向粟裕下达了南下的命令,命他尽快出发不要耽误了大局。

正常来说,事已至此粟裕也该服从命令了,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经过了两个多月的思考,他竟依旧不肯放弃自己的想法,为此他甚至还先行联系到了刘伯承元帅,待得知没有华野的三个纵队对方也仍能坚持之后,他更是再度电联中央军委,并重新提出了不想南下,想要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想法。

见状,包括毛主席在内,所有军委的高级干部全都懵了,他们不知道这个粟裕是吃错了什么药,也不知道他哪里来得胆子竟敢战场抗命,所幸在毛主席的力保之下,这才给到了他一个当面解释的机会,而接下来也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1948年4月底,经过长途跋涉,粟裕总算是来到了阜平县,见到了十七年未见的毛主席,一时间,二人脸上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过很显然,如今并不是叙旧的时候,能否说明问题才是重中之重,于是没有耽搁,仅在第一时间毛主席便向粟裕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

“你是不是害怕打不赢,这才不愿下江南?”

是不是不敢下江南?

粟裕两度战场抗命,拒绝执行中央军委率部南下、替刘邓大军解围的命令,见此情形,毛主席亦是倍感疑惑,故而便让他当面汇报原因,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粟裕抗命到底为何,他是不敢打,还是另有图谋呢?

话接上文,待听到毛主席的询问后,粟裕当即摇头并给予了回复,大体意思很简单,他并不是害怕,也不可能害怕,要知道他连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师都能歼灭,又怎会怕南边的那群乌合之众呢?

随后,粟裕这才缓缓道出了自己拒绝执行军令的原因,大体有三,其一便是有关南下出击的缺点。

在粟裕看来,的确,自己率领三个纵队南下,是有很大概率能够替刘邓大军缓解压力的,可问题是,一来他已经询问过刘伯承元帅,大别山的局势虽说危急,却远远还没到致命的地步,就算华野不去支援,他们也完全能够撑住,二来,华野前去支援固然可以帮助中野减轻压力,可他们自己却会陷入被动的境地。

此话何解呢?这么说吧,刘邓大军之所以会在大别山地区陷入劣势,其中虽然有一部分是因为兵力原因,但更多的还是长途奔袭之后又接连迎战,战士们已然精疲力尽,而华野一旦南下情况也是一样,虽说不至于全军覆没,但损失却必定极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粟裕才会拒绝南下,并经过苦思冥想找到了另外一种解决当下困境的方法。

其二,说完了前者的缺点,那接下来就该说说后者的优势了,在粟裕看来,江南、江北两地对于我军来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一直是老蒋的地盘,是他嫡系部队的大本营,若是孤军深入,虽然能够快速打乱敌军部署,可如果一个反应慢了,就会遭到国民党众嫡系部队的围攻,而这也就是前面说一旦南下华野极有可能损失惨重的原因所在。

还有,要知道国民党是有海军存在的,他们的舰船大多进口于西方,驶入长江后就可以对深入敌后的我军施行合围,如此钢铁怪物就不是人力所能敌的了。

然而若是将战场摆在长江以北情况就不同了,长江以北,我党不单有着极深的群众基础,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兵力、地形优势,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更有甚者,一旦我军取得优势,还能将敌军逼到长江岸边,到时候国民党军就是想跑都跑不了。

其三,在江北决战,粟裕同时也有着在战略层面的考量,要知道,如今我党我军最缺的东西并不是兵源和装备,而是时间!毛主席就曾说过,抗日战争一定要慢,但解放战争却一定要快,原因很简单,一旦慢了,那缓过神来的美国可就要下场了,美国若是参战,那中国就会变成越南、朝鲜那般,国共两党最有可能的局面亦是划江而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想看到的。

这一点粟裕同样心知肚明,所以,他也想将战争进程加快,至于具体做法也很简单,无他只一点,不是攻城略地、不是斩将夺旗,而是尽可能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显然,在江北决战便能做到这一点,只要派遣主力攻打其中的几座大城市,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相继调到当地,那我军就可以围点打援,十几万、十几万的蚕食敌军!

综上所述,这就是粟裕的意见与想法,闻听此言,中央军委的众人亦是茅塞顿开,尤其是毛主席,他的脸色几度变幻,先是沉思,再是肯定,最后更是无比震惊,只听理清全貌的他当即对着粟裕说道:

“难不成你这是想一口气吃掉450万国民党军?”

闻言,粟裕尴尬的挠了挠头,随后解释称,这还是有些困难的,不过只要中央支持自己,那他有信心能够至少歼灭五十万以上的国民党军!

一听这话,在场众人全都哈哈大笑,在一阵欢声笑语之中,党中央此前定下的南下战术亦是被全面放弃,一场位于长江以北的大决战即将展开,而此战的名号不是旁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

屡次抗命不从后,粟裕亲自来到了中央进行解释,而他也果真说服了众人,并让毛主席同意了江北决战的战略部署,只不过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这却并不是淮海战役的开始,在此期间粟裕实则将矛头对准了另外两个地区,即,豫东和济南,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案其实并不难理解,无他只一点,那就是粟裕想要确保接下来的淮海战役能够万无一失!

此话何意呢?简单来说,在江北地区我党我军的确有着巨大优势不假,可一旦国共两军主力开始交战,山东、河南地区却会成为一个祸患,在这里不单有包括邱清泉、黄百韬、区寿年兵团在内的多个国军主力部队,更是有王耀武这个抗日名将在济南坐镇,如若我军不打他们先打江北,届时便很有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尴尬处境!

所以,为了扫平后患,粟裕这才决定先打豫东、济南,说干就干,1948年6月中旬,伴随着开封战役的打响,我军亦是开始了秋风扫落叶,一周之内全歼三万国民党军,解放开封古城,随即,华野各部又在杞县与黄百韬军团鏖战六天,直接歼灭了五万敌军主力。

后续随着区寿年兵团的消亡,与邱清泉第五军的撤退,济南更是沦为了一座孤城,当然了,最终结果也果真不出所料,仅仅8天,号称坚如磐石的济南城便被我军攻陷,敌将王耀武被活捉,自此,华北、华东已然连成一片!

后顾之忧已除,接下来便该施行决战计划了。

通过粟裕将军的计算与构想,外加之毛主席的帮助,很快“淮海战役”便在中央的首肯下进入了准备阶段,具体的战术部署也很简单,那就是围点打援+三步走,在围困徐州的过程中,先打黄百韬,再打高邮、宝应,最终待歼灭海州、连云港一带的敌军后解放徐州!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打响,战前国际上普遍更加看好国民党蒋介石,认为他们八十万装备精良的部队定会一举击败小米加步枪的我军,但实际情况却狠狠打了他们的脸,在民心所向江北民众的独轮车助力下,在我军同仇敌忾,敌军却为了保存实力依旧在大搞内斗的情况下,仅仅66天,我六十万解放军便一举击溃了八十万敌军!

自此,淮海战役宣告结束,这一战,粟裕大将可谓是居功至伟,他不但力排众议改变了中央的决策,更是靠着出神入化的指挥亲手奠定了胜势,而这也正是战后毛主席评价称“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的原因所在。

35 阅读:7028
评论列表
  • 2024-04-01 19:29

    战神!

  • 2024-04-01 09:52

    我觉得粟裕联手林彪统帅所有的解放军,能一举灭了所有的国民党军。

招募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