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时期,蜀汉的赵云在刘备生前最高的职位是翊军将军。
说白了,其实是杂号将军。
五虎上将的老三,其实是《三国演义》的美化。
武艺高强,人品一流的赵云为何未受刘皇叔重用呢?
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一、维护平衡
刘备夺取西川后,大肆封赏。
但成员比较复杂,有元老派、荆州派、益州派等。
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防止相互攀比,是头等大事。
赵云比较谦逊低调,不在乎功名利禄。
拿下成都后,有人提议将田宅赏赐众将,赵云却建议将田宅归还百姓以争取民心。
此外,从功绩和背景来分析一下。
比起关羽、张飞这两位创业元老,赵云是公孙瓒那里跳槽过来的。
比起马超,缺乏显赫的家世。
比起黄忠,不如阵斩夏侯渊的特大功劳。
这些因素,也客观限制了子龙的排名。

二、护卫和内务
赵云未被授予荆州、汉中、阆中等战略要地的太守等职位。
主要原因在于,刘备将警卫部队交给了他。
赵云长期担任警卫队长,主要负责刘备的贴身护卫和都城卫戍。
当年在荆州,也是赵云负责适当制约骄横的孙夫人及其东吴部署。
赵云的原则性和处事能力,能够处理此类棘手事务。

三、个性限制
赵云人品一流,正直刚毅。
但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有时可能会显得不识时务。
关羽毁败之后,赵云曾强烈谏阻刘备的东征。
此举,虽然符合西蜀的长期发展,但对于重视兄弟感情、希望尽快夺回荆州的刘备来说,感到非常不愉快。
因此,夷陵之战前,赵云被留在后方防守及督运粮草。
镇守汉中,需要有一定的谋略。
镇守荆州,需要恩威并施。
在运用权谋、纵横捭阖方面,刚正不阿的赵云可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四、长远考虑
古代有些帝王,故意将某些比较好的大臣流放或者贬官。
等自己儿子即位了,再召回京城升官。
既让大臣感恩戴德,又能提高新君的威严,一举两得。
所以,刘备也把提拔赵云的机会,留给了刘禅。
这不,刘禅不是后来封赵叔为顺平侯了吗?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刘备对于赵云并非不重用。
而是采取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将领的重用方式。
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
赵云被赋予了守卫中枢、稳定内政等关键职责。
赵云本人也并不在意自身职位的高低。
赵子龙是蜀汉的一位重臣,稳定、忠诚、德劭,是刘备建国并治理的重要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