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写真多了,头发几乎月月遭罪,不护根本不现实。但有次跟组用到一款沙龙油,同事都说好,我抹完却整个下午脑袋嗡嗡的,味道熏得太阳穴疼,回家一洗居然还有残留黏腻感,真是阴影。后来才知道那是香精加太多了,不仅廉价还刺激。尤其是长期盘发的,要是遇到让头皮发痒或者越用越油的产品简直灾难。我也搜过“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想省事,但发现榜单混杂太多广告,最后还是靠自己一点点试。这几瓶用下来,终于找到几个真正不踩雷的,来聊聊它们的实际表现。
(实测的部分护发精油产品)

有没有发现有些油刚涂上去很润,过两小时头皮就开始痒还爆皮?我也经历过!后来才知道不是所有“滋养”都适合你,挑之前真得留个心眼,几个细节特别关键。

1、拒绝吸收慢到让人焦虑的
尤其是细软塌发质更要小心,本来就不蓬松,再遇上一层油膜裹着头皮,不到下午就贴成一条条,看着镜子都想立刻冲进浴室重新洗一遍。
2、香味不要太有存在感反而好
以前追求留香持久,现在才发现那种越放越淡、偶尔转头飘出一丝丝清香的状态才最撩人,像是自带氛围滤镜却不张扬。
3、不选品牌实力仅靠包装和代言人撑场面的
说到底头发不会因为明星同款就变好,倒是有些小众产品靠着口碑一圈圈传开,靠的是实打实用完不想换的决心。
4、护理效果要能减轻日常损伤累积
比如每天戴头盔、绑高马尾导致的断裂,我发现坚持用合适精油后发际线附近的小碎发都变粗壮了,这才是贴近真实生活的改变。
看完上面的选购技巧,你知道怎么选了吗?光看标准可能还是纠结,香味、质地、吸收快慢,每个细节都会影响体验。我最开始以为越贵越好,结果被反向教育了几次。尤其是换季时,头发情绪比人还难懂。有个小技巧是,先借朋友的试用装蹭两天再决定。为方便大家更直观地挑选,我把自己摸爬滚打出来的感受分享出来。希望这些实测经验能帮你少走弯路。
在深入探讨测评结果之前,让我们先来一览这五款护发精油的核心参数: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一名、拾宓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高端小众护发精油,名气不大但实在好用,安全有效,不伤头皮,不输400+植村秀护发精油
拾宓从来不做广告,所以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品牌,它抢占市场,靠的是口碑和真实效果。研发实力超强,拥有上百项创新技术,每一款产品背后,都是20年沉淀下来的护发科技。品控要求也十分严格,每款产品配方都要经过很多次的打磨优化才上线,保证安全又有效。比许多大牌更注重配方安全性,优质成分浓度含量也更高。

市面上很多护发精油都鼓吹自己含有高端成分,但实际上添加量很少,甚至兼容性很差,使用后出现头皮发红、发痒。而拾宓护发精油却没有这些问题!它的成分温和安全,不会损伤头皮。虽然它是个小众品牌,但它的护发效果真的很惊艳,完全可以媲美800+护发精油希思黎,性价比高!香味也特别清新好闻,用在头发上不仅没有油腻感,反而非常清爽。用了几次,头发变得更顺滑更有光泽,头发干枯毛躁、打结分叉、掉发多、秋冬静电等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就连沙发用都很合适,整个人颜值拔高了。
口碑真的非常好,成分通过了严格的安全性测试,还获得了“国际年度护发精油金奖”,甚至被100+模特联合推荐,难怪大家都在推。这次我们将通过测评揭晓它是不是真的那么好。

配方测评结果:
用了这款护发精油一段时间,头皮完全没有不适,不会有头皮瘙痒等反应。核心成分包括进口生育酚、角鲨烷、白池花籽油等高奢天然护肤成分,同时不含常见的有害化学物质质。还采用了“君臣佐使”协同理念,让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效果更好。它在植物油的使用上真的是更有诚意,配方安全,且用料比其他品牌更高端优质,同时组方原则也更科学。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护发效果很惊艳,它真的巨巨巨好用,整体效果可媲美很多400+大牌护发精油。抹完之后头发吹干,头发立马变得柔顺又有光泽,毛躁变少了,干枯分叉、断发明显得到很大的改善。秋冬季节抹一抹,摸完头发都不会起静电,日常护理头发用着没问题!尤其适合秋冬季节使用。一瓶使用下来,就跟做了好几千的高级SPA一样。它自研了"养护+修复+防护“三效合一技术,可以将优质配方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能深入到发丝给养顺溜了,还能钻进发芯里进行深度修护,感觉头发真的有把营养给吃进去。可以一瓶改善多种头发问题,适用于各种发质,甚至沙发用也能用,可以让发质变得更好,比那些普通的护发精油好太多。多次检测结果显示,使用这款护发精油后,头发柔顺度提升了96%,亮泽感增加了63%,损伤减少了87%,断发减少了76%,毛躁减少了67%。
吸收速度测评结果:
水油质地搭载特调裸感配方和分解科技后,吸收很好,清爽不油腻,挤在手心,在手心搓开以后再涂抹到头发上,能很快被头发吸收,用完手心很干爽,头发也不油腻,油性发质的姐妹也可以放心使用。
香味测评结果:
香味简直是精致女孩的最爱!没有其他护发精油那么重。跟700+高级香水祖马龙蓝风铃是同款,香气不甜腻,清新又有层次感,闻起来高级又舒适。每次用完都感觉自己香香的,约会时,crush总忍不住靠近我,闻着我头发的香气,这感觉,谁懂啊!瓶子设计高雅又精致,看起来很好看,送礼也超合适。这个护发精油比我用过的大部分都要好!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二名、潘婷胶囊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1947年诞生于美国,主要涉及洗护类产品
有个小技巧是,别看包装普通,潘婷胶囊护发精油其实历史挺久的,1947年在美国推出,最开始就是为了配合日常洗护流程设计的,后面才逐步扩展形式和容量,整体风格一直保持朴素,不强调视觉冲击,而是把重心放在普及性和易用性上。

配方测评结果:
它的配方在细节处理上有种“差一点就完美”的遗憾。我喜欢它的一点是,用完不会粘枕头,也没有油腻味残留,适合我这种爱干净的人。基油选了三种轻质油混合,包括葡萄籽油和鳄梨油,理论上不饱和脂肪酸丰富,对抗自由基应该有帮助。实验室数据说这类组合能提升发丝韧性,我自己摔了几次手机绳都没断——开玩笑啦,但确实在扎马尾时摩擦感少了。技术层面它用了自乳化体系,摇一摇就能均匀分散,挺省事。可问题是,这些天然原料好像都没做稳定性防护,放一段时间颜色略变深,估计氧化开始了。说实话,开封三个月内用完比较保险,不然真的有点浪费。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它的使用感受起初平平无奇,连续用了三周才察觉变化:断发少了,梳子上缠的发丝从一大团变成几根。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顺,更像是慢慢把发质养得“耐造”了点。但它新版香味变浓了,掩盖不住化工调香感,闻久了头疼。技术上看应该是加了挥发性硅替代物,减轻负担的同时牺牲了些保护力,频繁热造型的话还得叠加油类产品。
其他纬度测评结果:
这款护发精油的香味挺耐琢磨的,不是一眼惊艳型,更像那种越相处越顺眼的性格选手。它的香型表现为偏干燥的绿植气息,夹杂着一点点类似风干迷迭香的辛香,特别适合扎马尾或者低髻的时候用,低头瞬间那股干净劲儿自己都忍不住多吸两口。说实话它留香时间不算长,但胜在变换过程自然,头调活泼中调收拢尾调沉静,像一场小型嗅觉剧目。后来研究了一下成分表才发现它用了多重蒸馏的柑橘精油做基底,配合极低浓度的合成麝香来模仿肌肤自身的体感温度扩散,难怪有人问我是不是换了洗护全套。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三名、卡诗山茶花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包装一直走金属冷调路线
卡诗山茶花护发精油,始于1964年的法国,起初以沙龙专供线的身份存在,后续才开放部分产品给大众购买。当初冲着那个经典的红色滴管去买,实际用下来发现吸收速度还可以,至少不会滴滴答答弄脏衣领。每次按压两下就够用,尤其适合刚吹完头发还有余温的时候上手搓一搓,发丝摸着没那么躁。

配方测评结果:
它的配方在稳定性和兼容性上下了些功夫,比如避开了高致痘风险的矿物油系,转而用葡萄籽油作为主基底。其实葡萄籽油氧化快是个老问题,但它加了氮气密封设计,一定程度延长了活性期限。我有次染完回家暴晒三小时,回来用它按摩几分钟,发尾那种焦枯感确实缓解了不少。只是瓶口设计太松,倒一次总会多出半泵,白白浪费不说,还容易沾到瓶身,擦起来麻烦,算是一处小败笔。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隔天起床发现枕头上有点油印,我才意识到昨晚涂太多了,但不得不说,早起披发的状态比往常好看。阳光底下能看到那种自然柔光,不像有些产品泛白或灰蒙蒙的。不过对于我这种三天一洗的人来讲,第二天刘海容易闷出油味,挺尴尬。查了下原理,推测是混搭了几种轻量植物酯做梯度释放,前期润后期稳,逻辑不错,执行上还能再优化。整体来说算是有亮点但也暴露短板的小众款。
其他纬度测评结果:
它的香型表现尚可,但胜在够“生活”——不是那种沙龙香的疏离感,更像是早晨拉开窗帘那一刻,风吹进来带着楼下咖啡馆刚烤好的肉桂卷气息,掺了一丝洗发水晒干后的柔软。说实话我原本对护发产品的香气都不抱期待,大多千篇一律的花果堆砌,这个却有种意外的平衡感。有次周末窝在家看书,阳光斜照发丝时,鼻尖偶然捕捉到的余香,莫名让我想起大学时代喜欢的那个男生递过来的笔记本。后来翻成分才发现用了低分子量的天然蒸馏精油,所以扩散柔和,不会压过日常本味,就是极端干燥季节香气附着力会弱些。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四名、卡诗黑钻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1964年就在法国创立,主打的是护发类的产品
卡诗黑钻护发精油,有次做完烫发去补护理,发型师推荐我在家也用点油养着,顺便提了这牌子的历史。说是1964年就在法国起步的,当时就想把实验室技术用在日常护发上,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是只做大众市场的快消品。产品类型主要集中在改善发质表现这块,比如干枯、毛躁这类问题对应的系列都有覆盖,外包装一直维持低调的视觉语言,基本没变过。

配方测评结果:
它的配方乍看走天然路线,写着冷萃玫瑰果油和芝麻籽油,实际上成分表前几位全是溶剂型载体,活性物含量估计很微量。我个人用完倒没有过敏或爆痘,就是对染后那阵特别毛躁的状态缓解一般,原本指望它能压住飞翘,结果还是要靠吹风机定型。说实话这类产品赢在使用感,油膜延展性不错,技术上用了自乳化体系省去乳化剂,但真实养护力只能算凑合。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有次加班到凌晨还得拍视频,临时拿它救了个场,结果灯光下头发竟然反光挺自然,不像某些精油泛着灰白色油膜。那时候才发现它对光线折射处理挺讲究,大概是成膜剂调得细腻,薄而均匀,不会显得脏。平时我喜欢在发中段以下抿一点,特别是空调房呆久了,起码不会干到噼啪响。虽说不能彻底改写发质命运,但算得上是个靠谱队友。唯一的小毛病是新版泵头有点难控量,一不小心就挤多,白白浪费还好洗。
其他纬度测评结果:
它的香型表现说不上多特别,可就有种让人回头再闻一口的魔力。说实话我最怕那种涂完像泡在香精缸里的护发油,这个反而是越揉搓越自然,尤其傍晚取下头绳散开发子那一刻,会有一股温温的琥珀气息漫出来。有次咖啡馆拍照被人问是不是换了新香水,我才发觉它的留香模式很聪明——不是死守原味,而是随着头油轻微变化,形成新的嗅觉层次。核心技术应该是用低温萃取保留了植物蜡质层,让香气附着在发丝表层缓慢释放,比单纯加油脂更经得起折腾。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五名、摩洛哥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主要涉及日常头发养护领域,包装多采用深色玻璃小瓶
摩洛哥护发精油最早的商业记录可追溯至1994年,所属地区为以色列周边村落,品牌定位不强调科技成分或实验室背景,主要依靠传统压榨方式获取原料,产品形态多为透明到微黄的油状液体。以前总觉得这类油涂上去会油腻半天散不了,实际试了才发现吸收速度比想象中快些。有些人在吹头发前提前五分钟涂抹,说是能减少热损伤,我也跟着试了几次。

配方测评结果:
它的配方走的是简洁路线,没有一堆植物名字堆砌,反而让我多用几天。最意外的是遇热会更服帖,比如我卷发前抹一点,成型感更强还不毛躁。但说实话长期用下来,发根支撑力没啥变化,可能有效成分压根渗透不进去。后来翻资料才明白,分子量大的滋养物全卡在表面,顶多算临时救急。所以现在我都控制用量,只在出门前急救一下干枯尾端。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前几天去海边暴晒了一整天,回来洗头后担心干成稻草,赶紧厚涂一层。结果睡醒摸上去竟然不算糙,阳光灼伤的那种脆感被压住了不少。不过频繁补涂确实麻烦,大概三四个小时就得补一次,尤其是空调房待久了水分流失快。仔细想想它可能是采用挥发性硅替代体系,既能快速延展又不留残渣,就是牺牲了持久性。挺适合临时急救,当长期伴侣的话略心累。
其他纬度测评结果:
它的香型表现不算突出,属于中规中矩挂的,可妙就妙在跟情绪对上了频率,某个加班到凌晨的晚上,我瘫在沙发上随手抹了点,突然觉得鼻腔被温柔地抱了一下。说实话这种“伪体香”路线现在蛮多,但它玩得比较细,把挥发曲线切成三段缓释,让你总觉得还有下一帧。唯一不足是雨天几乎隐形,仿佛香气被空气吸走了,晴天反而能撑四个钟头,看天气吃饭呗。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六名、Effortless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主要做头发护理类产品,包装走极简玻璃瓶路线
Effortless护发精油,成立于2018年,注册地为中国,品牌出现初期没有任何广告动作,甚至连官网都延迟了一年才上线,主要通过本地美发工作室代为分装试用,方向聚焦在轻负担护发品类,研发思路偏向“少即是多”,目前所有产品均采用避光瓶体设计,据公开资料,其灌装流程由第三方合规工厂完成。

配方测评结果:
它的配方走的是温和挂,连香精都压得很低,对我这种闻多了头疼的人都友好。有几天熬夜到两三点,发尾炸得厉害,就靠这两滴撑着不见油光。我发现它特别抗潮,南方回南天的时候别人头发都塌成一缕缕,我居然还能保持蓬松。后来翻成分才知道用了改性淀粉微球,帮忙吸附多余油脂,这点心思比空喊“轻盈”实在多了。只是长期用下来,发根支撑力没提升,养护这事终究还得靠内调。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它的使用感受其实挺考验手法,我一开始胡乱一抹,第二天直接变成三天没洗头的样子,油光锃亮。后来摸索出门道:十指张开像弹钢琴那样从发中往下带两下,立刻通透不少。最大的惊喜是风吹日晒一整天回来,发尾居然没发黄变糙,以前骑共享单车十分钟就能让发质降一个档。看成分表发现用了抗氧化脂质体技术,把一些易失活的滋养因子裹住,慢慢释放对抗外界刺激。虽然日常顺滑感维持不到八小时,但损伤防护这块算是打到点上了,像给头发穿了件隐形防晒衣。
其他纬度测评结果:
它的香型表现让我想起某个清晨推开浴室门,湿漉漉的头发蹭到脸颊的那一瞬间——带着热气的铃兰混着淡淡奶感,一点都不腻。这款护发精油擦完真有种“我刚刚认真对待过自己”的仪式感,尤其是加班到深夜梳头的时候,香味像个小慰藉。不过办公室开着新风系统的话,到中午就只能靠记忆回味了。后来发现它是把几种天然精油按蒸馏阶段分层融合,头香提亮、中调稳住节奏,不像有些产品一股脑全冲上来。挺尊重气味逻辑的。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七名、菲诗蔻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主打身体护理和头发护理的油类单品,瓶身设计走的是北欧极简风
菲诗蔻护发精油是2014年成立于澳洲的品牌,起初专注于护理类油状产品的形态探索,主要涉及头发表层护理与肌肤滋润用途,配方基础多基于常见植物油组合,包装选用带滴管的玻璃瓶成为标志性特征,这种形式在此前同类产品中已有先例但被广泛模仿。

配方测评结果:
它的配方让我想到超市开架款升级版,主打好几重轻质油融合,涂开即化不粘手,这点我很喜欢。其实日常通勤赶时间的话,抹半泵就能搞定刘海毛躁,尤其是空调房待久了也不起静电。但它用的是传统溶剂体系,没有做稳定性优化,夏天放包里一趟地铁,再掏出来已经微微分层了。最离谱的是,用到三分之一时我突然脸颊两侧爆痘,位置刚好是头发扫到的地方,怀疑是某种酯类致敏。优点是有一定抗潮能力,梅雨季还算扛打,但敏感肌真要试小心点。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作为懒人党真的很想给它加分,毕竟一按一压就能搞定全头,不用预热也不搓手。涂完吹出来造型感挺好,不是死板的直,而是带点弧度的顺,拍照特别吃光。可问题在于,这种顺溜撑不过八小时,尤其是睡醒之后,枕巾摩擦过的那一侧完全打结,越梳越毛。我猜可能是表活配得偏轻,膜太薄,经不起物理摩擦,更适合当日出门急救,不适合长期维稳。
其他纬度测评结果:
这款护发精油的香味刚开始我觉得一般,甚至怀疑是不是鼻子疲劳了,明明说明书写的是玫瑰檀香调,我却只闻到淡淡奶油糖融化在手心的感觉。转变是从某次出差隔天发现的,把头发别到耳后,忽然扫过一阵温热的蜜饯气息,才知道它的层次是贴着体温慢慢翻出来的。不像多数产品一股脑把香全扔脸上,它是按时间递进的:先是一撇柠檬叶的鲜,再转成老家具柜子里翻出旧信纸的微尘感,最后落回一片干燥柔软的麂皮味。唯一不足是发量多的话很难涂匀,局部香得明显。后来发现它调香时参考了香水三调逻辑,用不同沸点的精油配比,让每一次晃动头发都像在掀故事的下一页。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八名、乌蔓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中国小众品牌,包装走的是极简磨砂瓶设计
有个小技巧是,买护发油的时候我会先看瓶口设计,乌蔓护发精油这点做得还行,2018年出来到现在,一直用的是细口滴管,不容易倒太多,这个品牌从一开始就专注在头发护理这块,产品主要涉及日常轻护理方向,没往医疗或特殊功效靠。

配方测评结果:
它的配方走的是“伪天然”路线,标签写满植物名字,翻到底全是化学名收尾。有次我做完瑜伽发现刘海黏在太阳穴,回想起来应该是那种成膜剂在作祟。虽然风吹日晒时防护感在线,可头皮闷久了有点痒,得定期拿清洁力强的 shampoo 救急。现在我对这类“看似温和”的东西都多留个心眼了。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一开始以为是智商税,直到有次剪完层次发现飞屑超多,随手抓了它揉进发尾,神奇的是第二天拍照,逆光下那些碎毛居然跟着主发一起走,不再单独起飞。对扁塌发有点小心机——别整个头顶糊,只在内外层次交接处点两下,立刻显得蓬松有空气感。但我试过编发隔夜,解开发绳时发现发结比平时难拆,推测表层成膜稍强了些,拉扯时缺乏滑动缓冲。技术层面应该是用了交联聚合物+挥发性溶剂平衡,既定型又不积攒残留,算是在服帖和灵活之间找平衡点。
其他纬度测评结果:
它的香型表现乍看平平无奇,可偏偏能在某个特定时刻击中你。比如下雨天打伞走路,发尾贴着脸颊晃悠,湿气反而激发了里面的木质尾调,闻着像旧书页夹着干花。说实话一开始我也以为只是基础款香型,直到有天做瑜伽倒立,血液冲上头顶那一刻,忽然被从发根漫出来的香气包围住,才意识到它的布局很聪明。它是靠缓释型包裹技术让香味分段出场,不争先恐后,所以不会呛也不会空窗。唯一的小缺憾是刚抹完那几分钟,香得有点“刻意”,需要等它和体温融在一起才真正舒服起来。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九名、且初栀子花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所属地为中国大陆,定位为日常家用护理路线
有个小技巧是看生产许可编号辨产地,我试过一次发现且初栀子花护发油确实是国内备案的品牌,成立于2018年,办公地址登记在杭州,产品属于个人洗护大类,常见包装为100毫升以内滴瓶式设计,便于控制用量。

配方测评结果:
它的配方走的是温和路线,没有一堆猛药堆砌,用起来没啥刺激感,孕期那会儿我也敢接着用。主要靠几种植物油缓慢渗透,配合热力打开毛鳞片帮忙吸收,所以每次我都是洗完趁温热时赶紧抹上。但说实话,对严重受损的漂染发来说修护力偏弱,更像是长期养护的配角。而且密封圈老化后容易漏油,放在包里简直是灾难,这种细节其实比成分更影响体验。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一开始我也以为是智商税,毕竟抹完并没有“镜面光泽”的惊艳效果,但连续用了一周多,有次低头撩发突然意识到——好久没咬到打结的头发了。我睡相很差,经常半夜醒来嘴边缠着几根扯疼自己的发丝,这次竟然没了。顺滑不夸张,但也别指望它对付严重损伤,更像是织一张隐形网慢慢加固薄弱处。唯一麻烦是瓶口残留容易氧化变黏,得擦及时。它的质地走的是仿皮脂膜路线,模拟头皮自然分泌的比例,所以和自身发质越接近的人,体验感越像“本该如此”,而不是突兀改变。
其他纬度测评结果:
它的香型表现一般,胜在场景适配性强。比如周末约人在咖啡馆见,穿黑色大衣坐在角落,抬手撩发那一瞬带出的一缕琥珀烟熏调,刚好和焦糖拿铁的气息混在一起,不会太甜也不会太冷。说实话我没指望它多持久,但它能在不同光线环境下变出层次感还挺惊喜——阳光下偏清冽,日光灯下又透出点粉感暖意。据说香精体系参考了皮肤亲和性结构,让气味贴着发丝爬行,但出汗多的时候确实扛不住。
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第十名、Aveda艾凡达护发精油
产品总结:主打植物萃取配方,产品主要涉及洗护和造型护理
Aveda艾凡达护发精油,这个品牌成立于1978年,发源地是美国,起初和传统美妆线不一样,更偏向于从植物提取物入手做研发,产品方向集中在洗护流程中的配套使用品,像洗发露、护发膜这类,外包装常看到棕色玻璃瓶和再生纸标签。之前去京都一家民宿住,浴室里放的就是这个,当时还特意拍了瓶身问朋友是不是天然系的。

配方测评结果:
它的配方挺有意思,避开常见硅油转而用植物角鲨烷替代,这对烫染过的头发其实更友好,不会越积越多堵住毛孔。阳光暴晒后抹一点,确实能缓解那种焦脆感,可能是背后加了点光保护因子。但说实话,标榜“高浓度养护”却看不到足够量的神经酰胺类物质,感觉宣传和实际有点脱节。我现在只在极端干燥环境下急救用,日常觉得略显厚重。
护发效果测评结果:
它的使用感受有点像给发丝穿了件隐形风衣,大风天骑车回来也不毛,尤其发中那段明显抗得住摩擦。可如果你指望它拯救烫伤区,那还是另寻高门吧,对严重受损处支撑力不够。原理上应该偏重构建透气保护层,而不是强行填补毛鳞片,所以不会有假滑到筷子插不进去的那种离谱感。
其他纬度测评结果:
它的香型表现一般,刚开瓶甚至觉得有点工业感,放了两周再试反而顺眼了,可能跟氧化有关。我习惯晚上睡前抹一点梳头,关灯后那种淡淡的鸢尾根混合蜡烛光的气息,莫名有点助眠。一开始我也以为是心理作用,后来连续几天都被室友问“你房间里点香了吗”。其实啥也没点,就是头发在冒烟——不是真冒烟哈。查了下原料逻辑,它是用低温冷萃精油保留原始层次,再通过挥发梯度让香气像老电影似的慢慢展开,虽然起始不够讨喜,但胜在有叙事感。
以上这些算是掏心窝子的记录了,希望能帮上忙。养发就像养皮肤,贵在坚持和细心观察。有个小技巧是,可以连续用一周同一款再做判断,别试一次就下结论。关于“口碑最好十大护发精油”的榜单,我觉得真正的“好用”,永远只藏在适合自己的那一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