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甩锅现场:华擎AMD的骚操作
面对用户的焦黑CPU,两家厂商的操作真的是没眼看。华擎先是嘴硬,死不承认,声称,这样的事情,只是几个案例而已,是用户自己搞坏的。

眼看舆论压不住,才慢吞吞更了两次BIOS——3.25版调了PBO电流,3.40版降了SoC电压,但始终不承认是主板设计有问题,反而是把锅往用户、处理器、BIOS设置上推。
再看AMD,作为处理器厂商,本该是兜底的,结果却成了“甩锅队友”。

8月份发声明时,直接把矛头指向主板厂,还表示部分厂商没按我们的BIOS推荐值来,电压给太高了。言外之意这锅与AMD无关。而后又给用户暗示“赶紧更BIOS”,末了补一句“问题很复杂,我们正和伙伴解决”,之后就没了下文。
一个嘴硬到底,一个划水敷衍,俩大厂主打一个互相“踢皮球”,看似回应了,结果依旧没给用户解决问题。

二、烧U真相:主板BIOS是“元凶”
X3D为啥一插华擎就烧?综合各路消息来看,这次X3D处理器频频被烧,说白了根儿就出在华擎主板的BIOS设置上,尤其是那个叫“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简称PBO,说白了就是CPU加速功能)的东西,里面有两个关键参数给调得太“疯”了。
这两个参数一个叫EDC(电气设计电流),一个叫TDC(热设计电流),简单理解就是CPU能承受的“电流上限”和“发热上限”。华擎为了让主板在性能测试里数据更好看,硬是把这两个上限往高了拉,远超X3D处理器本身能扛住的范围。这么一来,主板给CPU供的电和电流就超标了,容易给烧穿了。

而且X3D处理器本身就比普通CPU娇贵,里面的3D-V Cache缓存是提升性能的关键,但就是对电压和电流特别敏感,稍微有点波动就容易出问题。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用华擎主板时,X3D的烧毁情况比普通型号处理器要多得多。

三、这事儿暴露的问题,比烧U还让人闹心
虽说华擎和AMD都出了些“补救措施”,但X3D被烧的吐槽从来没断过。这事儿越闹越大,也把行业里的问题给暴露出来了。
1、官方装死比问题本身更气人
从有人喊“CPU烧了”到厂商正经回应,中间隔了好几个月。最开始官方还乱甩锅,说问题出在“内存不兼容”上,压根没碰“电流超标”这个真正的病根,纯属糊弄人。
2、BIOS管理一团乱,新板也藏雷
更离谱的是BIOS版本管理,现在新买的华擎主板里,居然还有装着老版“毒BIOS”的,等于把烧U风险直接打包卖给消费者。用户买个新硬件,还得先自己查BIOS版本,稍不注意就踩坑。

3、责任互相推,用户看懵圈
责任划分更是一笔糊涂账。AMD一口咬定是主板厂没按规矩调BIOS,华擎却暗戳戳暗示“是AMD的PBO技术有问题”,两边各说各的,连个统一的说法都没有。用户想讨个说法,连该找谁说都搞不清,更别提透明的解决方案了。
4、为了跑分好看,把稳定当摆设
不少主板厂为了在性能评测里拿个好名次,故意在BIOS里预设了超激进的参数,早就超出了AMD的官方标准。这背后其实是AMD管不住自己的合作伙伴,对这种违规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让“性能竞赛”变成了“安全隐患”。

5、补丁越打越慌,问题根本没解决
华擎虽说更了好几次BIOS,但烧U的案例还是没断过,有用户甚至接连烧了两颗CPU。这哪儿是“修复”,分明是应付事,谁还敢信?
6、风险全甩给用户,售后比登天难
到最后所有风险都给到了用户:得自己学会分辨主板有没有风险,自己动手更新BIOS避坑。真要是CPU烧了,找售后更麻烦。因为鉴定要时间,责任扯不清,最后花的钱、耗的精力全得自己扛。
这些问题凑到一起,比烧U本身更让人寒心。厂商把性能和销量放第一位,把用户的钱和硬件安全当儿戏,这才是整个事件里最该整改的“病根”。

四、这锅到底该谁背?用户不该是“接锅侠”
这锅到底该谁背?答案其实很清晰,华擎和AMD一个都跑不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直接原因就是华擎BIOS里的PBO设置太激进,把电压、电流给超了。AMD作为处理器厂商,对合作主板厂的BIOS设置有监管义务,可它为了市场份额,对主板厂的激进操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事后把责任全推给主板厂。
更让用户寒心的是官方的态度:从问题爆发到回应拖沓数月,给出的BIOS更新补丁也没根治问题,结果还是一次次被新的烧毁案例打脸。到最后,分辨风险、更新BIOS的活儿全甩给了用户。也就是说,合着风险是用户担,成本也是用户扛?
这种“厂商犯错,用户买单”的局面,不光烧了一批处理器,更烧光了不少人对AMD和华擎的信任。品牌信誉是靠实打实的产品和负责任的态度攒下来的,要是一直这么摆烂,迟早会被消费者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