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介藩(1901~1983),原名徐齐邦,字介藩,今固镇县石湖区后马场乡徐祠村前马场圩子人。民国6 年(1917 年),徐介藩由私塾转入固镇高等小学就读。他聪明好学,胸怀大志,常说:“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令人仰慕,我必步其后尘!”民国8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组织高年级学生积极响应,或-演讲,或粉刷和张贴“外御列强”、“内惩-”、“收回山东半岛”等标语,声援“五四”-。 民国14 年1 月24 日,徐介藩离家经上海到达广州,报考黄埔军官学校,被录取为第三期步兵科入伍生。不久,由许继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秋末于毕业前夕,他又考入广州大沙头航空学校第二期,学习空军驾驶。由于多次到黄埔军校找不到入党登记存案,无法接转组织关系,遂于民国15 年2 月,由李清源、戴勋2 人介绍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航校特别小组组长兼航校掩护队队副。 1951 年4 月,徐介藩奉调回国,随即派往朝鲜,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办公室主任,积极协助彭德怀司令员处理军机事务,并参加朝鲜开城谈判。 1955 年开始实行军衔制,授大校军衔。 1960 年8 月,徐介藩被调往西安负责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 1961 年,徐介藩晋升为少将军衔,1965 年离职休养。 他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3 年徐介藩病逝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