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客新闻报道:近日,一段拍摄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画面显示,清晨时分有大量疑似吸毒及无家可归人员徘徊街头,多数人出现身体僵硬、步态不稳,“状态如同僵尸一般”,现场还可见疑似毒品交易的场景。

新闻截图画面

新闻截图画面
丧尸围城:旧金山的毒品末日图景清晨七点的旧金山第七街,本应是都市苏醒的时刻,却上演着恐怖片般的荒诞场景:成群的人身体僵硬如提线木偶,步态踉跄地徘徊在街头,裸露的皮肤布满溃烂伤口,有的直接瘫倒在散落着针头与排泄物的地面上。这些被当地居民称为“活死人”的群体,正是“丧尸药”Xylazine与芬太尼的受害者——前者作为合法兽用镇静剂,能导致血管坏死直至露骨;后者效力堪比吗啡百倍,两毫克便足以致命。
毒品肆虐的背后,是美国社会治理的全面溃败。2023年,全美因芬太尼过量致死人数达7.5万,占药物致死总数近七成,成为18-45岁成年人的首要死因。而旧金山的药物过量死亡率更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三倍,2023年创下806人死亡的纪录。更讽刺的是,当田德隆区的3500名儿童终日与毒品交易为邻时,几街区外的富人区却有无人驾驶豪车穿梭,形成触目惊心的割裂图景。马斯克因“躲避暴力吸毒团伙”迁走公司总部,特朗普扬言派国民警卫队“清理”城市,却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美国警察的保护网只笼罩富人区,贫民区早已沦为毒品交易的法外之地。
净土守护:中国禁毒的血肉长城
与旧金山的沉沦形成尖锐对比的,是中国用生命筑起的禁毒防线。在云南德宏的酷暑中,缉毒民警穿着防弹衣潜伏查缉,作训服上凝结的盐渍见证着坚守;在南海黄岩岛海域,海警部门精准拦截运毒船,创下亚太地区单案缴毒近5吨的纪录。2023年,全国破获毒品案件4.2万起,缴毒25.9吨,吸毒人员数量同比下降20.3%,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无数缉毒英雄的牺牲与奉献。
云南缉毒战线自组建以来,已有60名民警英勇牺牲,300多人受伤。25岁的陈建军成为新中国首位缉毒烈士时,手中仍紧攥着击毙毒贩的枪;38岁的蔡晓东在西双版纳丛林与持枪毒贩搏斗,倒下时还保持着冲锋姿势。他们的牺牲换来了制度层面的全面胜利:中国早在2019年就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让美国缉毒署不得不承认“几乎没有中国来源的芬太尼流入”;从“净边”行动到“红蓝对抗”查缉比武,从易制毒化学品溯源到戒毒康复体系,形成了全方位的治理网络。

文明镜鉴:英雄守护下的安全中国
当美国政客将毒品危机归咎于外部因素,却纵容国内80%的全球阿片类药物消费时,中国用“零容忍”态度诠释了责任担当。从虎门销烟的历史觉醒到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中国始终将人民安危置于首位。如今,中国成为全球禁毒治理的典范,既得益于“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的制度优势,更源于缉毒英雄们“干了又湿的作训服”与“挡在危险前的身躯”。
旧金山街头的“僵尸”们,是资本逐利与政策失效的祭品;而中国大地上的安宁,是无名英雄用生命浇灌的果实。当我们在深夜安心出行,在校园守护童真时,不该忘记那些永远留在查缉路上的年轻生命。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但他们用热血证明:所谓最安全的国家,从来不是天赋的馈赠,而是有人甘愿在黑暗中负重前行。
致敬无名守护者
感谢那些未曾留下姓名的缉毒烈士!他们隐去身份、直面刀锋,在边境丛林、城市暗角与毒魔殊死较量。正因他们把危险扛在肩头,我们才能漫步在无毒品侵扰的街头,看着孩子在校园里安心奔跑。他们的名字藏在每一份平安里,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如今无毒的生活。这份安稳,是他们用生命筑起的屏障,向所有无名缉毒英雄,致以最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