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阳把婚戒盒揣进兜里时,手心还带着汗。他站在咖啡店门口,等着相恋三年的女友林溪,准备跟她商量彩礼的事 —— 可他没想到,这场期待已久的对话,会让三年感情彻底崩塌。
“彩礼 20 万,少一分都不行。” 林溪搅动着咖啡,语气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我妈说了,这是我们那儿的规矩,不然她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还有,婚房必须加我名字,不然我不嫁。”
陈阳愣住了。他刚在县城付了首付买婚房,手里只剩不到 10 万积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为了他买房已经掏空了养老钱。“溪溪,能不能再商量下?我现在真拿不出 20 万,要不先少给点,以后我努力赚钱补上?”
“商量?” 林溪放下勺子,脸上满是不耐,“陈阳,你是不是不爱我?连这点钱都舍不得为我花,以后怎么保证我过得好?我闺蜜结婚,她老公给了 30 万彩礼,婚房写了她名字,你连人家一半都不如!”
陈阳的心一点点凉下去。他想起三年恋爱里的点点滴滴:他省吃俭用给林溪买生日礼物,她却嫌不够贵;他陪她熬夜赶项目,她转头就和男同事去聚餐;他以为两人是奔着 “爱” 结婚,可在林溪眼里,爱情似乎变成了明码标价的交易。
那天的谈话不欢而散。陈阳回了家,看着父母佝偻着腰在田里干活的背影,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他给林溪发了条消息:“我再想想办法。” 可林溪回的是:“给不了就别耽误我,我身边追我的人多的是。”
这句话彻底压垮了陈阳。他删掉了和林溪的聊天记录,把准备好的婚戒锁进了抽屉。几天后,在亲戚的介绍下,他认识了李梅。
李梅是小学老师,性格温和,说话轻声细语。第一次见面时,她没有问房子车子,反而问陈阳:“你平时喜欢做什么?和父母相处得好吗?” 陈阳紧绷的神经,在这样的问候里慢慢放松下来。
相处一个月,陈阳发现李梅是个踏实过日子的姑娘。她会在陈阳加班时提醒他按时吃饭,会陪他去看望父母,帮着做家务,甚至主动说:“婚房是你婚前买的,不用加我名字,我们以后一起还贷就好。”
谈到彩礼时,李梅笑着说:“我爸妈说了,意思意思就行,他们更看重你这个人靠谱。彩礼我们家会回一半,再添点钱给我们当启动资金,日子是两个人过的,不用搞那些虚的。”
陈阳看着眼前这个通情达理的姑娘,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突然明白,真正的爱情,不是用彩礼多少来衡量,而是两个人是否愿意为了共同的未来互相体谅。
半个月后,陈阳和李梅订婚了。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其乐融融。订婚那天,陈阳给李梅买了一枚简单的戒指,李梅却笑得比谁都开心。
婚礼办得很简单,却处处透着温馨。陈阳牵着李梅的手,看着她眼里的笑意,突然想起林溪 —— 听说她后来找了个愿意给 20 万彩礼的男人,可结婚不到半年就因为琐事争吵不断,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婚后的日子,陈阳和李梅过得平淡而幸福。李梅会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陈阳下班回家总能吃到热乎的饭菜;两人一起规划未来,攒钱装修房子,周末去周边短途旅行;遇到矛盾时,他们会坐下来好好沟通,从不会用 “爱不爱” 来绑架对方。
有一次,陈阳问李梅:“你当初为什么愿意这么快嫁给我?不怕我是坏人吗?” 李梅笑着说:“我看你对父母孝顺,对人真诚,就知道你是个靠谱的人。感情可以慢慢培养,但人品和担当,是一开始就能看出来的。”
陈阳紧紧握住李梅的手,心里满是庆幸。他庆幸自己当初没有为了所谓的 “爱情” 委曲求全,庆幸自己遇到了李梅这样懂得珍惜的姑娘。
他渐渐明白,彩礼不是婚姻的绊脚石,贪婪和自私才是。真正想和你过日子的人,会心疼你的不易,体谅你的难处,愿意和你一起奋斗;而只看重物质的人,就算你倾尽所有,也填不满她的欲望。
爱情里,面包要谈,但真心更要算。那个愿意和你同甘共苦、互相体谅的人,才值得你用一生去珍惜。而那些用彩礼衡量爱情的感情,失去了也并不可惜 —— 因为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靠钱堆出来的,而是靠两个人的心,一起焐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