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26年,贵州姑娘将人贩子送上法庭:我最恨你,化成灰我也认得

渊泽之观 2024-02-17 13:44:14

每当有人说“这丫头真幸运,当初没把她拐走”的时候,桑英都会狠狠地咬住自己的嘴唇,血腥味散漫口腔,不让眼泪流下来。

这些人不知道,这份“幸运”背后,桑英都经历了什么样的煎熬。

自从1995年妹妹杨妞花被拐走后,她就一天好觉都没睡过。深深的愧疚、父母相继死在她面前、周围对她的冷言冷语……

一切的一切,都让她在心中想:如果当初被拐走的是我,父母是不是就不会走了?妹妹是不是就不会受苦了?

2021年,被拐走26年的杨妞花回到家中,除了一身疲惫的姐姐,只剩下父母的两座孤坟。

2023年,杨妞花泪洒庭审现场,盯着人贩子的眼睛说:就算化成灰,我也能一眼认出来哪一滩是她。

同年9月18日,贵州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判处人贩子余华英死刑。

最幸运的姑娘

杨妞花出生在贵州苗寨,她还有个大自己三岁的姐姐桑英,家境不算好,但父母非常爱她们。

在那个农村普遍重男轻女的年代,父亲杨新民却将她们视为掌上明珠。

不仅尽全力把最好的都给女儿们,还从本就拮据的口袋里扣钱出来供她们读书。

要知道那个时候,很多男孩家里都不舍得出钱让读书。

每当有人劝父亲“女孩子没必要读书,不如省点钱给自己养老”,父亲都会不以为然的回到:“人只要不懒,就饿不死,用不着她们给我养老,书是肯定要读的。”

所以亲戚邻居都说,杨妞花姐妹能托生到这家里,真是太幸运了。

杨妞花对父母的印象只停留在五岁之前。

记忆中父亲非常温柔,虽然是个做体力活的,但总是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带个细边眼镜,站在那里就像个斯文的读书人;

母亲说话声音很轻,总是带着微微笑意,像初夏的阳光一般。

父母总是披星戴月,自己白天和姐姐在家玩耍,晚上父亲回来,会从怀里掏出热腾腾的烤红薯。

父亲小心地将红薯皮撕开,热气染白了他的镜片,然后把红薯一分为二,给姐妹俩吃。

这是杨妞花一直到三十多岁,还能梦到的场景。

奇怪的“大伯母”

大约在1994年时,杨妞花家隔壁搬来了一家三口,一对夫妻带着个跟妞花差不多大的小姑娘,女人叫余华英。

搬来的第一天,余华英就敲门,有些不好意思的问杨家借调料。杨妈妈是个温柔和善的女人,二话没说就给她了。

第二天,余华英提着一些小零食再敲门,说给孩子们吃,以此来表达感谢,杨妈妈推辞不了,只能无奈的收下了。

从这以后,两家算是熟络起来,时不时就会相互走动。

杨妞花年纪小,看到和新来的小姑娘非常高兴,两个小朋友很快就玩到一起了。

可姐姐桑英却不太喜欢跟她玩,她总觉得那个小女孩不是真心地冲她笑;她心中还隐隐有些怕余华英,感觉她看自己的眼神总是有些奇怪,所以她也从不吃对方给的零食。

1995年初冬,眼看年关将至,杨家两口子就想多干几天活,赚些钱好过个“肥年”。

这天早上,父母和往常一样,天不亮就外出了,临走前还贴心的给熟睡的姐俩掖了掖被子,锅里还腾着鸡蛋羹。

过了一会儿,姐妹俩被一阵敲门声吵醒。

桑英迷迷糊糊的打开门,看到一脸僵笑的余华英站在门口,心中吓了一跳。

她本就不喜欢这个长相尖酸刻薄的大娘,此时更是警惕的问她有什么事?

余华英朝她笑了笑,说今年镇上有集,想带姐妹俩去赶集,还说她父母现在正在集会上等着她们呢。

桑英刚想拒绝,妹妹就开心的欢呼起来,她给自己穿上小衣服,开心的抓着余华英的衣角,求她带自己去镇上玩。

桑英不赞同的看着妹妹,刚想伸手拽她回来,余华英就眼疾手快的把妹妹抱起来,然后笑眯眯的说:“小英不去就在家等着吧,婶子带妹妹去,回来给你买糖葫芦。”

然后不等桑英多说,就头也不回的快步走了,妹妹就在她怀里一脸兴奋的跟自己挥手。

饶是心中有疑惑,此时的桑英也不过只是个不到八岁的小孩子,她只是单纯不喜欢余华英,怎么会想到,对方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恶魔呢……

未来的每一天,她都会想到这天场景,无数次泪流满面捶打自己的脑袋,怨恨自己没有拦住对方。

拐卖

五岁的杨妞花跟着余华英往车站走去,先坐了客车,然后又上了火车,离家越远,余华英的表情就越冷。

虽然年纪小,但杨妞花也开始不安了。

她在余华英怀里扭动身子,不停的问“婶子,我们去哪里呀?婶子,我想回家了。”

余华英起初还会皮笑肉不笑的哄骗几句,到了火车上以后,就直接变了副嘴脸。

她不耐烦地连拖带拽,把杨妞花拉到厕所,强行剪掉她的长发,又狠狠地踹了她一脚,还在她胳膊上掐了一下,娇嫩的手臂上立马泛出青紫。

杨妞花不敢置信的看着她,剧烈的疼痛让她“哇”的哭出来,接着就是劈头盖脸一顿毒打。

哭声越来越大,外面有人敲门,疑惑地询问情况。

余华英连忙说:“小孩不听话,教育一下。”然后一脸凶狠的看着杨妞花,硕长刻薄的脸目露凶光,仿佛只要她敢说话,就会立刻把她拆吃入腹。

幼小的妞花疼的不敢说话,只能忍着泪跟随余华英继续坐在这趟不知目的的列车。

不知过了多久,二人终于在河北邯郸下车了,这一路上余华英对她非打即骂。

杨妞花起初还会哭出声,后来发现哭的越狠,她就打的越狠,所以到后来,小妞花都不敢哭了,只能默默忍受身上的剧痛。

余华英先带着杨妞花在镇上租了个小破屋,打算在这里给她寻觅“买家”。

但那个年代,买孩子的一般都买男孩。杨妞花是个女娃,年纪小又不能当媳妇,实在不好“出手”。

所以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合适的买家,渐渐地,余华英越看她越不顺眼,把怨气都发泄到她身上。

寒冬腊月里,余华英就给她穿一条单裤,让她站在院子里,自己则跟不同的男人在屋里鬼混。

小妞花冻得浑身发紫,地上全是雪,她坐下会更冷,所以只能站在原地,紧紧抱住自己的手臂。

她想哭,却不敢哭,因为眼泪流出来,脸上就更冷了。恍惚之中,她有点想念爸爸带回来的烤红薯……

好久以后,终于有一户农村人愿意买她了。

那户人家只有个年迈的奶奶和一个聋哑光棍儿子,家里穷的四处透风,实在买不起男孩,最终花了2500块钱,买下了杨妞花,希望她以后能给聋哑儿子养老。

余华英终于能把她“脱手”了,兴奋地不得了。

看着浑身脏兮兮的杨妞花,她嫌恶地把她拽到院子里,拿刚烧开的水从头顶浇下去,给她洗干净。

滚烫的开水浇下,冰天雪地中冻了许久的杨妞花先是感到短暂暖意,然后就是剧烈的灼烧疼痛……

就这样,杨妞花被送去了那户人家,成了“买家”的孙女。

早熟

这户人家又穷又破,唯一一点值得欣慰的,是他们没有虐待小妞花,加上小妞花机灵懂事,总是主动跟在奶奶屁股后面,时不时帮她做家务,有时候还会嘴巴很甜的哄她开心。

渐渐地,这个奶奶开始对她放松警惕,到后来甚至还送她去上学了。

这就是小妞花想要的!

她一直都记得父亲曾说过,只要念书,就能有出息。她每天拼命学习,唯一的信念就是:我要有出息,我要去找爸爸妈妈。

小妞花确实聪明,成绩非常好,还经常拿奖状回家。

起初,奶奶每天都夸她,还四处跟村里邻居炫耀,说自己孙女有多厉害。

可能引起了邻居的嫉妒,他们恶毒的跟奶奶说:“你家这丫头这么聪明,你还送她去读书?等将来读出去了,绝对得跑!”

一句话让奶奶心中警铃大作。

到底是买来的,对她好也并没几分真心,奶奶很快就不让小妞花上学了,小妞花多次哭着祈求,她都不为所动。

到后来,她甚至觉得小妞花求着要上学,就是因为想着以后“逃跑”,之前的态度不复存在,开始恶言相向,有时候还会直接殴打她。

就这样,才刚刚十三岁的小妞花,就被迫被奶奶送出去干活赚钱,补贴家里。

随着她年龄长大,她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村子里的人天天对她窃窃私语,有时甚至毫不避讳的侮辱谩骂。

说她是“哑巴的女儿”“老光棍的童养媳”“亲生父母不要了”……各种言论都让她备受折磨。

等她稍微再大点,就再也不回那个所谓的“家”了,在厂里打工,虽然辛苦,但也让她得以喘息。

杨妞花后来说,自己的前半生很割裂,五岁之前的记忆非常美好,五岁之后就仿佛从一个极端,突然跨越到了另一个极端。

她说自己在河北邯郸生活了整整26年,但没有一天把这里当过自己家,她心里一直非常清楚,自己有家,但不是这里。

寻亲

2009年,杨妞花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个男人,那是她现在的丈夫,二人很快结为夫妻。

男人看起来很斯文,有些内向,对她却极其温柔。

起初杨妞花很担心,自己的身世可能会遭到嫌弃,但男人不仅没嫌弃她,反而因为她的过去,更加怜惜她了。

二人婚后生活也一直很幸福,公婆对她很尊重,也打心底疼爱这个可怜的姑娘。

2012年,杨妞花怀孕了,她经常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发呆。

丈夫察觉到了她的异样,经过询问知道,她心中一直对自己的家念念不忘,尤其是将为人母,更是思念自己远在天边的亲生父母。

在丈夫的鼓励和帮助之下,杨妞花决定开始寻找亲生父母。

杨妞花先去派出所备案、采血入库。

又用电脑在各大网站上发布自己的寻亲信息,并放出了一张自己的小时候的照片,希望能有人认出自己。

坚持了整整九年,但毫无效果。

有人说“你是个女孩,家里说不定都不想找你”,但她每次都会否认。虽然而是记忆已经不真切了,但她非常肯定,父母不是重男轻女的人,他们不可能忘记自己。

2021年,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杨妞花丈夫突然提议,为什么不试着发布短视频呢?

于是在4月17日,杨妞花发布了第一条寻亲短视频。

她尽可能把自己能想起来的所有信息都写下来,但那毕竟已经是五岁之前的记忆了,有些连她自己都不确定究竟是真的,还是在无数个痛苦的夜晚幻想来的。

她说自己有个姐姐,好像叫桑英,爸爸可能叫杨新民,家住在铁路附近,有个残疾的邻居男孩……

杨妞花坚持每天发布寻亲视频,起初很多人以为她在炒作,并不太相信,但随着她发布的越来越多,大家开始慢慢关注这个女人了。

点开她的主页,全是同一张在养父家拍的照片,配上不同文字,里面全是她对五岁之前的模糊记忆。

文字简单朴素,却充斥着想回家的迫切,字字泣血,让人无不心痛。

后来她又发布一条视频,说印象中小时候住的地方好像是少数民族,所有人头顶都戴着梳子。

一个大哥的回复,让她激动起来了。

回家和往事

杨妞花忐忑地去网上搜了这里,当地人熟悉的服饰让她瞬间泪流满面,记忆中已经模糊的村民装扮,渐渐清朗了起来。

一些当地人也刷到了她的视频,大家纷纷走进了帮她寻亲的队伍中。

很快,当地有些二十多年前丢过孩子的家庭,纷纷联系上了杨妞花。

经过确认,都不是自己的家人。

后来一个电话打来,对方是一个口音浓重的女人,她迟疑的“喂?”了一声,杨妞花听到她的声音,心中猛地一跳。

二人加了联系方式,开通视频。

天各一方的两个女人,在屏幕中对视一眼,眼泪齐刷刷的同时掉下来,几乎一瞬间,杨妞花就确定了,这是自己的姐姐桑英。

经过DNA对比,最终确认无误。

本以为是守得云开见月明,杨妞花终于可以跟家人团聚,但接下来的消息,宛如晴天霹雳一般。

姐姐桑英哭的不能自已,她说自从她被拐走,父母就性情大变。

回溯到1995年的那天,桑英等了一整天不见妹妹和余华英,心中不安越发强烈。

父母回来后不见妞花询问情况,桑英红着眼睛说了当时的情况,父亲当时就去敲隔壁的门,怎么都没有回应。

一时心急,父亲直接两脚把门踹开,结果早已人去楼空。

母亲当时就险些昏厥,桑英哭着去扶母亲,母亲却突然发狠的一把推开她:“为什么?你自己都知道不去,为什么让你的妹妹去?!”

桑英害怕极了,但她除了哭,什么都说不出来。

母亲见她的样子,拽着她狠狠地打了她的屁股,平时温柔宠溺她的父亲,此时也红着眼眶,虽不像母亲一样打她,但也不去阻拦。

斯文儒雅的父亲一夜白头。

从那以后,一家三口就开始寻找杨妞花。

父母再也没对她笑过,也没有给她买过好吃的零食了,每天早出晚归不是去工作,而是没日没夜的寻找妹妹。

找了许久都毫无线索,父亲万念俱灭,开始用酒精麻痹自己,也不去上班了,每天就在家喝酒。

后来有一天,父亲在酒后“睡着”,从此再也没醒来过。

先是失去女儿,又承受丧夫之痛,母亲很快就精神失常,不久后也在痛苦和悔恨中去世了。

母亲临走前,一遍一遍摸着桑英的头:“乖女,你别怪妈妈,我知道,那不是你的错……对不起,乖女……”

母亲走的那年,桑英才11岁。从此以后,桑英成了个孤儿。

亲戚和村民都对她避之不及,说都是她的错才导致妹妹被拐,父母都是被她“克”死的。

各种难听话,侮辱的言语,伴随着桑英长大成年。

她经常做噩梦醒来,然后哭着痛打自己的脑袋,一遍又一遍问自己:“为什么当初被拐走的不是我?妹妹,你过得好不好?”

是的,桑英的童年,一点也不比妞花好,她一生都在折磨中痛苦度日,把妹妹被拐和父母去世,全都归结于自己身上。

她曾多次想过一死了之,可每次想到五岁妹妹的笑容,父母至死都没打开的心结,桑英还是强忍着痛苦,坚持了下来。

从此后的二十多年,桑英从未停止过寻找妹妹的脚步。

后续

2021年5月,杨妞花终于与在贵州的姐姐团聚了。

姐姐看起来很沧桑,目光闪躲,满是小心翼翼,杨妞花心疼的抱住她,她知道这些年来,姐姐过得也很不容易。

她从来不怪姐姐,她清楚的明白,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八岁的姐姐,而是那个应该千刀万剐的人贩子余华英。

即使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但她还是清晰地记住那个女人的样子,她无数次出现在杨妞花的梦魇中,让她痛不欲生。

2022年6月30日,经过警方长时间的侦查取证,终于确认了犯罪嫌疑人,并且立即出警将人捉拿。

余华英起初还在辩解,杨妞花眼中含泪,语气却坚定不移的盯着她,细数过往种种她对自己的虐待,并且说:“你是我最恨的人,你的样子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就算化成灰我也能认出你。”

经过调查,余华英共拐卖过11名儿童,铁证如山面前,她再也无法辩解。

2023年9月1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了对余华英的判决,宣判余华英拐卖儿童罪成立,处以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余华英不负,当庭要求上诉,后二审维持原判。

第二天,杨妞花带着判决书复印件,跪倒在父母坟前,声泪涕下的念出判决结果,重重磕头:爸妈,我把余华英送进去了。

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杨妞花姐妹俩失去的一切,再也回不来了。

愿世间再无被拐儿童。

0 阅读:378
评论列表

渊泽之观

简介: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