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双十一"购物节落下帷幕,各大电商平台成交额再创新高。然而,曾被视为风口的房产电商却遭遇滑铁卢,多个直播间推出的特价房源退货率超过6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线下中介门店客流量环比增长30%,曾经被预言将被互联网颠覆的房产中介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意料之外的复苏。
房产电商的理想与现实"双十一"期间,多个电商平台推出了房产销售专场。淘宝直播邀请了多位头部主播推销特价房源,抖音则推出了"买房节"专题活动。声势虽大,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我是在直播间抢到了一套广州的特价公寓,比市场价便宜了15万。"一位消费者表示,"但之后去实地看房,发现周边环境和直播间描述的差距很大,最后选择了退款。"
数据显示,"双十一"期间通过直播渠道销售的房产,最终退货率高达62.3%。其中,期房退货率为45.6%,现房退货率更是达到71.8%。
线下中介的差异化竞争就在房产电商遭遇困境的同时,传统线下中介却凭借其不可替代的服务价值重获消费者青睐。
"房产不是标准品,每套房子都有其独特性。消费者需要实地感受空间、光照、通风,了解周边环境和邻居构成。这些体验是线上难以替代的。"链家一位资深店长分析。
线下中介还开始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为改善型需求的客户提供"卖旧买新"一条龙服务;为学区房需求的客户提供最新入学政策解读;为投资客户提供租金收益分析和资产配置建议。
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变化经历了几年的线上购房尝试后,消费者的行为模式正在回归理性。
"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线上平台的看房邀请,但真正值得去的房源不多。"一位正在购房的消费者表示,"现在我会先在线上筛选,然后找线下中介实地看房,最后通过熟悉的经纪人成交。"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购房者从首次咨询到最终成交的平均看房次数为12.6次,比2023年增加了3.4次。这表明消费者决策更加谨慎,对线下看房的依赖度提高。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面对市场变化,聪明的玩家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模式。
安居客推出了"线上引流+线下服务"的双轨制,消费者可以在线上了解房源基本信息,然后预约线下经纪人提供深度服务和实地带看。
房天下则尝试"视频看房+线下体验"相结合,通过VR技术提供沉浸式看房体验,同时在线下设立实体样板间,供消费者实地感受。
"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模式都有局限性,未来一定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一位房产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
政策环境的调整监管部门也对房产电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了关注。2025年9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规范房产电商经营行为的通知》,要求房产电商平台如实披露房源信息,明确标注明码标价,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多个城市也出台了具体细则,例如要求线上销售的期房必须公示预售许可证信息,现房必须标注实际位置和周边设施情况等。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房产电商不会消失,但其角色和功能将发生转变。从直接的销售渠道转变为信息展示和引流入口,最终的交易和服务环节仍将主要在线下完成。
对于购房者而言,这意味着更加透明、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更加专业、个性化的线下服务。对于从业者而言,需要同时具备线上运营能力和线下服务能力,才能在新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房产交易的本质是重大资产交易,其决策复杂度高、涉及金额大、影响因素多,这些特点决定了线下服务不可或缺的价值。未来房产电商的发展,不是要取代线下中介,而是要与线下服务形成更加高效的协同,共同提升消费者的购房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