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0后江西小伙,初中辍学,日本打拼3年,白手起家年入上千万!

故事织梦人 2024-04-22 01:06:24

一、生计单亲

我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是1988年的秋天。父母双亡,只有七旬的外公外婆将我拉扯大。

我们家在村子里算是最穷的那户人家。外公外婆年纪老迈,靠微薄的田地和捡柴卖柴过活。家中唯一的房屋是一间低矮窄小的茅草屋,连个正经厨房和厕所都没有。

外公张老财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啥都没混过,老老实实地在地里汩汩汗水。外婆赖大妈脾气虽是急躁了些,但对我可谓是赤子有娇,视如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的起居饮食。

在村里人眼中,他们是最不成器的一家。可怜身无分文,还要拖家带口把我养大。不少人对我们投以同情和轻蔑的目光。

但在我的记忆中,外公外婆从未向我诉苦。他们是个爱笑又朴素的老两口,整日里忙前忙后,就是为了让我能吃饱穿暖长大成人。

自打能拿扫帚扫地的年纪起,我就跟着赖大妈做家务活,做农活。上学时,我也尽量不给他们添麻烦。虽然学习总是吃力,但我知道,只有用功读书才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出路。

尽管家徒四壁,但我并没有过多的遗憾和羞愧。我很感激有外公外婆疼爱我,陪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纯真最快乐的年岁。而且穷日子所凝聚的亲情,也许正是我今后最宝贵的财富。

二、蹉跎学业

到了上初中的年纪,我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开始逐渐懂事了。看着日渐苍老衰弱的外公外婆,我深知他们的担子实在太重。想要减轻他们的负担,我必须尽快自力更生。

2002年的秋天,刚上初二那年,我在县城的一家小餐馆打起了工。每天放学后,就蹬上废弃自行车,骑行十几里路到餐馆去洗手间、端盘子。一个月仅200块钱的微薄工资,基本上都付给了外公外婆。

初三那年,压力更大了。白天上课,晚上打工,还要准备升学考试。我几乎是日夜兼程,身心交瘦。可尽管如此拼命,成绩还是一落千丈。最后,连中学都没读完就辍学了。

2003年的夏天,我彻底辍学后留在县城。白天在一家五金店当学徒,晚上去餐馆打工。每天20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我望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内心是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失落。

在那段阴郁的日子里,我时常回想起外婆无数次对我说的一句话:"读书上学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啊!只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才能真正翻身做主。"可我已经放弃了。

偶尔周末回家看望外公外婆时,我总会被他们的憔悴老去的面容狠狠刺痛。我明白他们是多么希望我能出人头地。但我自己却先一步丢盔弃甲,放弃了读书的机会。

于是,我暗暗对自己发誓:我现在虽然半途而废,但绝不允许自己这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我一定要凭着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改变家人的现状,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

从那以后,我变得更加扎扎实实,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追求。

三、起步打工

辍学后的那几年,我在家乡南昌市里做过各种体力活和零工。

2005年春节后,我先在一家餐馆里当服务生,每月挣800块钱。工作环境脏乱差,老板又是个斤斤计较的老头,常常给我扣钱罚款。我只干了几个月,实在受不了那种被剥削的日子,就直接把工作辞了。

到了夏天,我在南昌的一处工地上当起了体力工。那阵儿正值酷暑,我们这些普通农民工每天要在烈日下搬运钢筋水泥,休息时只能蜷缩在阴凉处吃自带的干粮。进场的建筑公司拖欠工钱更是家常便饭。一个月下来,有时干脆一分钱也挣不到。

这种艰苦的生活,让我体会到了社会的冷酷和现实的残酷。每每看到别人瞧不起我这个身份地位卑微的打工仔,我内心是无比的自卑和羞愧。

转眼到了2006年底,在一阵寒风中,我离开了那个工地。辞别家乡,我独自一人北上来到了北京,希望能寻找到更好的出路。临行时,外婆又一次叮嘱我:"你要记住,不能就这么甘于做一个普通工人,将来要为家里争口气啊!"

初来北京,我先在一家服装批发市场当了年余的保安,每月能挣到1200块钱,还有食宿,算是相当不错了。不过,由于学历太低,并无太多发展前景,我便决定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自学一些实用技能。

于是,我开始狂补英语、电脑和网络营销知识。利用每天下班后、周末和节假日,我都窝在出租屋里苦读。那段时间,别人都是吃喝玩乐,而我整日里除了上班就是自习,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终于,在2008年的夏天,我考取了北京的电子商务证书和网络营销证书。虽然只是个小有用处的文凭,却为我将来通往事业成功打开了一扇窗户。

那件事,使我深刻体会到,只要坚持不放弃、勤奋上进,什么样的梦想都不是遥不可及!它更坚定了我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

四、北上求学

拿到网络营销证书后,我在北京的一家外资公司谋得了一份互联网运营的工作,月薪3000元。虽然薪水和以前相比要高出不少,但对于北京这个大都市来说,生活成本也是高得吓人。

2009年春节前夕,我决定暂时回老家南昌,探望年迈的外公外婆。从北京到家乡,足足历时20多个小时的火车硬座。一路上,我都在回想自己这几年来的经历和辛酸。

到家后,我看到外公外婆的模样吓了一跳。短短几年功夫,他们似乎一下子老去了十几岁。外婆的头发已然全白,腰也驼得老高,行走都有些蹒跚了。外公的脸上满是深深的皱纹,两只手青筋暴露,显得那么干枯无力。

我陪在他们身边几天,才发现他们的生活窘况比我离家之前更加糟糕。村里人对他们视而不见,好像他们就是空气一般。小时候他们能靠着自己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温饱,如今完全就是生存在贫困线上。

看到这一切,我的心痛如绞。为了养活我这个孤儿,他们老两口曾操劳一生,是多么不容易。如今年事已高,他们理应过上安康有尊严的晚年,可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

一转眼,我已是一个26岁的年轻人。我知道,我终于要为自己和家人寻找出路和前景了。北京虽然让我打开了新视野,可是那里终归是异乡他乡,我希望能在家乡这块土地上扎根,然后改变家人的生活。

就在那个春节,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凭自己的能力,创造一番事业!等将来有了自己的事业,才能让家人过上体面且有尊严的日子。

离开家乡前夕,我久久凝望着那间陈旧的小屋,默默发誓一定要让外公外婆的生活有个改观。于是,怀揣着这个梦想,我又一次背起行囊离开了老家。

五、赴日打工

2010年春天,我离开北京来到了日本。当时,这个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对外来劳工的需求量也很大。

借助亲戚的关系,我来到东京一处大型的建筑工程,从事普通的工地体力活儿。一开始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与日本同事相处颇有隔阂。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虚心学习,努力适应这里的环境。

渐渐地,我开始熟悉这里的作业流程,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日语会话。虽然做的只是搬运、打杂之类的重体力劳动,但我总是卯足了劲儿干,从不畏惧苦活累活。经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双手磨出血泡子。

同事们看到我这股子钻劲儿,都很震惊。他们说:"你们中国人就是太努力了,我们可受不了你们的这种拼命!""你们就是钞能力太强了! "

还好,由于勤勉尽责,我不久就获得了日方的赏识。老板破格提拔我,让我担任起工人组长的职务。管理工地的大小事务,是个很操心的工作,但薪水待遇也直线上升,一个月能攒下4000多人民币。

见社会地位逐步得到重视和肯定,我的自信心也在一点点重新燃起。每每看到钞票攒起来越来越多,我就越有干劲,因为我能切实地感受到这份打工积累下来的钱,就是未来改变命运的希望。

从此之后,我专心致志于工作,尽全力赚钱才是唯一目标。为了多挣钱,不仅在工地上加班加点干到很晚,就连节假日也从不歇息。同事们都夸我:"你就是个工作狂,一个钻钞精!"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一年年地磨练着。付出是艰苦的,但收获的喜悦却从未改变。在异国他乡的这片土地上,我用勤劳和坚持,一点点逐梦向前。

六、居留探亲

在日本打拼了近3年,我已攒下了20多万人民币的可观积蓄。2013年春节前夕,我考虑再次回老家一趟,好好探望将近七年未见的外公外婆。

一路硬座,足足颠簸了20多个小时,我终于回到了家乡南昌。推开那间低矮的土坯房门时,映入眼帘的是外婆满头白发、佝偻着腰的身影。她正在用陈年的柴火生饭,烟熏火燎,狼狈不堪。

"外婆!我回来了!"我高兴地唤了一声,扑上前紧紧拥抱住她。太久太久没见了,她的身子骨头硌得我生疼。

外公听见动静,踉踉跄跄地从里屋挪了出来,头发白茫茫的,唇青筋暴露,双手粗糙干燥如树皮。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倒在他的怀里痛哭了好一会儿。

"哎呀,都怪我们把你当初拖累了,让你这么早就出外打工。"外婆擦着眼泪说,"要是当初有这个想头,早该拼命让你上学读书..."

"傻婆子,别犯这样的糊涂了。"外公连连拍着我的后背安慰,"咱双双既能吃苦又能干事,现在不也混出了头么?"

我告诉他们,这几年在日本工地上的辛勤劳作,让我攒下了一笔不菲的积蓄。虽然生活清苦,但终于为他们的晚年操劳出了些许小小的家资。

他们听了无不欣喜万分。可转念一想,又唏嘘不已,觉得我付出太大代价。外公深深地说:"没文化,要你这么漂泊流离在外头,实在是委屈你了。"

"别这么说。"我搂住两位老人沧桑的肩膀,"若不是你们的殷殷叮嘱和无怨无悔的爱,我哪里有今天的坚韧和勤奋?你们才是这世上对我最好的人。"

我们彼此相拥着,任泪水肆意流淌。多少个日夜,我独自在异乡企盼着回家的这一天。而今终于能相聚,我却发现亲人的生活已陷入如此困境,痛定思痛,我必须立即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

在家里呆了几天,看着外公外婆操劳家务的身影,我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必须让他们从此过上体面且无忧无虑的生活。一定要让他们的晚年幸福、有尊严。

于是,临行前我对他们说:"爷爷、奶奶,你们养育我这么多年,我再也不能亏待你们了。等我回去后,我一定要在家乡这块土地上开创一番新事业,让你们从此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七、自立门户

2013年春节后,我怀着翘首以盼的心情,从日本飞回了南昌。看着家乡熟悉的街景,我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为自己和家人开创新的人生篇章。

在4月的一个清晨,我租下了南昌红角洲一处40多平米的小门面房,打算从事建材生意。当时的启动资金全部来自我在日本3年的打工积攒。虽然只有区区20几万,但我对这个投资了殷切期望。

生意刚刚开张,场面可谓是小而全。全部存货只有几吨钢筋和几百袋水泥,摆放得满满当当。一个小伙计,一张小板凳,加上我自己就是全部"员工"了。一天只要是来了顾客,我就亲自负责销售、搬运和送货。

那段时期,我备受打击与挫折。邻里们对我直摇头冷嘲热讽:"你个没文化的打工仔,拿什么本事来做买卖啊?做这场生意可太高看自己了!"

的确,我接手这家建材小贩时,同行业的老牌商家遍及整个南昌。光是红角洲片区,就有几十家规模较大的建材公司和装潢材料行。我这家小门脸,在整个市场上简直是芝麻大小。

好在我有过在日本工地的亲身经历,对建材的规格和使用标准了如指掌。我诚信经营、服务周到,凭着对行业的熟悉和勤恳努力,慢慢也结交了一些熟客和小工头。

转眼间,渡过了最初的艰难阶段。到了2014年中旬,南昌的楼市开始升温,建材需求量也随之快速增长。我的小生意终于开始有了起色,一个月的营业额能达到七八万元。

看到事业渐入佳境,我雇佣了三四名工人帮忙搬运和配送,自己则专职做销售和管理。我坚信,只要用心经营,再苦再难的岁月都是暂时的,终会有出头之日!

就这样,我踏踏实实做着自己的小本生意,三年时间慢慢攒下了一百来万的小目标。我暗下决心,要尽快把这小小的小作坊做大做专业。为此,我编制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经营策略,准备大干一场。

从2017年起,我在南昌市核心区租下两家大型展厅,开设全新的建材品牌"双双装潢城"。除了原先代理的钢材、水泥、地板、油漆等主营产品,还新添了洁具、瓷砖、木门等上百种装潢材料。我雇佣了20多号人手,对内对外全面铺开市场。

就这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我的小本生意终于成为南昌本地颇具规模和知名度的专业建材供应商,年营业额达到上千万元。我为家人和自己,赢得了全新的人生出路!

八、事业腾飞

渐入佳境的事业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和动力。2019年,我将"双双装潢城"注册为了品牌商标,开始着手规范化运营和升级改造。

首先是提升硬件设施。我在南昌最繁华的建材街开设了总部大厦,占地3000多平方米,内部按现代化标准布置了展厅、办公区和仓储区。同时对原有的几家加盟门店也进行了标准化升级改造。

其次是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我聘请了几名业内资深人士,组建了营销、财务、人力等专业部门,对公司的运营进行系统化管理。并逐步推行 SAP、OA 等信息化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是拓展业务渠道。我在南昌及周边几个热门城市,陆续开设了20多家直营店和加盟门店。同时与建筑公司、装修公司、家装城等上下游企业广泛建立了合作关系。

通过几年的发展,双双品牌已在南昌乃至江西省内树立了一定的知名度。我们代理的建材种类已多达上千种,商品齐全,质量有保证。很多房地产商和装修公司都与我们是长期的合作伙伴。

这几年,我的个人收入也直线上升。单单2021年,我就从公司分红获得了上千万元的收益。我终于不再是过去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商贩,而是成为了本地家喻户晓的"建材大王"。

有一次,外婆听说我的事业红红火火,高兴得眉开眼笑说:"哎,咱双双啥时候能在老家盖一所大房子啊?我们可以搬到城里和你一起住。到时候可高兴了!"

听到外婆的话,我默默地低下了头。虽然事业有成,但对于他们来说,我始终是个无家可归、漂泊异乡的游子。一转眼,我已离开家乡十多个年头,外公外婆对我的牵挂必然难以言喻。

是啊,每个人最大的梦想和奋斗目标,不正是为了让亲人过上安康有尊严的好日子吗?想到这里,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外公外婆的晚年能够安享天伦之乐,过上他们期盼已久的家庭生活。

于是,2022年春节,我在南昌城区为他们买下了一套300多平米的大房子。并雇请了两名阿姨,以侍奉他们的起居生活。外公外婆高兴得合不拢嘴,直说我是他们今生最大的骄傲。

看着他们安康幸福的模样,我的心里充满了欣慰。通过这么多年的奋斗,我终于不再是那个被人看扁的穷小子,而是独当一面的有为青年。我为家人、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和体面。

是啊,路漫漫其修远,只有脚踏实地前行,才能赢得人生的辉煌。待到有朝一日,我必将大有作为,让父老乡亲刮目相看!这就是我今后最大的目标和奋斗方向。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