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又说大实话了:为什么学校宁愿去教没用的知识,也不会教你谋生?

亦良堂认知觉醒之路 2024-05-14 10:35:38

在当今社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近日,知名教育专家张雪峰的一番言论再次引发了公众的深思。他提到:“为什么学校宁愿去教没用的知识,也不会教你谋生?”这一观点虽然直白,却触及了教育核心问题的一个侧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教育目标的多元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学校的教育目标并非单一地指向谋生技能的培养。

教育的本质在于启迪智慧、塑造品格、传承文化,以及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这些“没用的知识”往往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谋生技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谋生技能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兴趣、性格、职业定位、市场环境等。而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其资源和精力有限,难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谋生技能培训。

此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学校很难预测未来哪些技能会更有市场价值。因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更倾向于提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育内容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教育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传统、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作为教育内容。

这些知识虽然看似与谋生无关,但它们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学校也需要关注特殊性的教育内容,如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但这些内容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行业和职业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需要学校与企业和行业进行深度合作。

四、教育方法的局限性与创新性

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学校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和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和职业需求。

五、个人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虽然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个人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自己的主动性和努力。学生需要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是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同时,学生也需要关注社会和职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张雪峰的观点虽然直白,但并非全面。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的谋生需求和职业发展。同时,学生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主动性和努力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阅读:453
评论列表
  • 2024-05-17 06:51

    谋生的手段很多都涉及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你说这让学校怎么教

  • 2024-05-17 09:18

    这标题有什么居心一看便知

  • 2024-05-17 15:45

    不教知识,教洗衣做饭?还是教挖煤?或者教打螺丝?再或者教流水线?谋生的手段千千万,谁知道你以后会干什么工作。

  • 2024-05-17 12:33

    知识比谋生简单多了

  • 2024-05-17 10:39

    学校应该文化课和技能都交,还有工作中需要的这证那证,办公全套软件,考不考级无所谓,要用熟练了,不要一入职连个表格都不会做

亦良堂认知觉醒之路

简介:让我们共同踏上认知觉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