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开了十年奔驰E级的老车主,我对豪华行政车的认知一直很固化:空间够大、座椅够软、气场够足,至于操控?从来都是次要选项。毕竟在我看来,车长超过5米的行政级轿车,本质就是“移动的办公室”,好坐比好开重要得多。直到前段时间借到蔚来ET9(的试驾车,这种固有认知被彻底打破了——当这台5325mm车长、3250mm轴距的“大家伙”在老城区窄路一把掉头,当驶过连续减速带时杯里的水只轻微晃动,我突然意识到:新能源时代的豪华行政车,可能真的要换个玩法了。

这次试驾我没有走常规的高速巡航路线,而是特意覆盖了老城区通勤、山路驾驶、长途出行等多种场景,累计开了700多公里,就是想看看这台起售价76.8万的国产电动行政车,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有实力,它所谓的“技术革新”能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下面就以普通消费者的视角,聊聊这几天的真实感受,不吹不黑,尽量客观。
一、先搞懂核心:76.8万起的ET9,到底贵在哪?
拿到试驾车的第一眼,我并没有被外观惊艳到——不是说它不好看,而是行政级轿车的设计本就该沉稳。ET9的前脸没有复杂的装饰,Double-Dash日行灯搭配智能投影大灯,简洁又大气;车身侧面的流线型设计很协调,2017mm的车身宽度让它看起来气场很足,有点“陆地湾流”的感觉。最让我印象深的是子夜镜瓷蓝车漆,摸上去质感很特别,后来才知道这车漆要经过7道工序、60多小时打磨,还借鉴了古法瓷器工艺,难怪阳光下看起来通透又饱满。

坐进车内,豪华感不是靠堆砌材质来体现的,而是细节处的用心。全车用的Nappa真皮触感很细腻,据说经过了婴幼儿可接触级别的环保认证,坐久了也没有异味;座椅、门板上的金色刺绣很精致,20万针脚的做工确实能看出诚意,既不浮夸又能体现东方韵味。不过最吸引我的不是这些静态豪华,而是它的核心技术配置——毕竟作为行政车,技术才是支撑豪华的根本。

ET9的基础参数很亮眼:双电机四驱布局,总功率520kW,总扭矩707N·m,零百加速4.3秒,CLTC续航650km,全系标配900V高压平台和102kWh电池包。但这些数据在新能源时代不算特别突出,真正让它和传统豪华车拉开差距的,是天行智能底盘的三大核心技术:线控转向、全主动悬架和后轮转向。

这里必须说句实话,我之前对这些“黑科技”是持怀疑态度的,觉得很多都是厂家的宣传噱头。但开了几天下来,发现这些技术是真的能提升驾驶体验。比如线控转向,它取消了传统的机械转向管柱,靠电信号传递指令,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方向盘几乎不传递路面振动。有次我特意开着它走过一段布满井盖的路,方向盘稳得不像话,这种“路面颠簸与我无关”的感觉,是我开奔驰E级从来没体验过的。而且它的转向角度特别小,单边转角只有240°,打满方向才0.66圈,低速时转向特别灵敏。

还有后轮转向系统,低速时后轮能和前轮反向转最大8.3°,让这台5.3米的大车转向直径只有10.9米,和紧凑型轿车差不多。我家小区的车位特别窄,以前开奔驰E级得倒个两三把才能进去,而开ET9居然一把就能精准入位,同行的朋友都忍不住说“这灵活性比我的高尔夫还强”。高速行驶时,后轮会和前轮同向转最大2.5°,并线的时候特别平稳,就算遇到突发情况需要避让,车身也不会有多余的晃动,给人的安全感很足。

全主动悬架的表现也超出预期,它的电驱单元每秒能调整1000次扭矩,响应速度是普通空气弹簧的60倍。在山路上驾驶时,它能很好地抑制侧倾,过弯姿态比很多运动型轿车都稳健;而切换到“后排尊享模式”后,就算驶过坑洼路段,车身也能保持水平,不会有剧烈颠簸。有次带家人出行,孩子在后排睡着了,我特意开着它走过一段施工路段,本以为孩子会被吵醒,结果他睡得特别安稳,杯里的水也只是轻微晃动。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核心配置都是全系标配的。要知道在BBA那里,很多高级配置都得加价才能选,比如奔驰E级的空气悬架、宝马5系的后轮转向,加起来可能得十万甚至二十万。而ET9把这些都作为标配,从配置诚意来看,确实比传统豪华品牌实在。不过话又说回来,76.8万的起售价也不便宜,这个价格已经能买到配置不错的宝马5系、奔驰E级了,所以 ET9的目标用户,应该是那些不满足于传统豪华,追求新技术体验的消费者。
二、驾驶体验:5.3米大车,开出了紧凑级的灵活感?
作为一名喜欢开车的人,我对行政车的“操控”一直没抱太大期待。以前开奔驰E级,总觉得它太“船”了,转向虚位大,底盘反馈模糊,开久了会觉得枯燥。但ET9的驾驶感受,完全颠覆了我对行政车的认知——它真的做到了“大车小开”。
拿到试驾车的第一天,我就特意选了老城区的狭窄路段,这里到处是直角弯和临时停车位,是检验大车操控的“天然考场”。出发前我还在担心,这么大的车会不会很难驾驭,结果开起来发现完全是多虑了。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的协同效果特别好,转向精准又灵敏,遇到直角弯不用大幅度打方向,轻轻一带就能过,完全不像在开一台5.3米的大车。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有次我在窄路遇到对面来车,需要靠边避让,以前开奔驰E级得小心翼翼地调整方向,生怕蹭到马路牙子,而开ET9的时候,我只轻轻打了一把方向就顺利避让开了,整个过程特别从容。这种灵活感,甚至让我有时候会忘记自己开的是一台行政级轿车。
动力表现方面,ET9的加速很线性,不会有新能源车型常见的“窜”的感觉。虽然零百加速只有4.3秒,但它的动力输出很平顺,踩下电门时,动力会循序渐进地释放,不会给人突兀的感觉。这种调校很符合行政车的定位,既保证了动力储备,又兼顾了舒适性。高速行驶时,就算车速超过120km/h,再加速也依然有底气,超车的时候很轻松。
刹车表现也值得称赞,刹车踏板的脚感很线性,制动力输出均匀,不会有“点头”的现象。以前开有些新能源车型,刹车时总会有顿挫感,而ET9的刹车体验很接近燃油车,让人很容易适应。
不过有个小缺点我得提一下,虽然线控转向过滤了大部分路面振动,但也导致方向盘的路感比较模糊。对于喜欢“人车合一”驾驶感受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少了点驾驶乐趣。但对于行政车用户来说,这种调校其实更合理,毕竟舒适和稳健才是核心需求。

能耗方面,我这几天开下来,市区通勤的电耗大概在18-20kWh/100km,高速行驶的电耗在22-25kWh/100km左右。按照102kWh的电池容量来算,实际续航大概在450-550km之间,虽然比CLTC标注的650km少了一些,但也完全能满足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的需求。而且它支持600kW的快充,充电10分钟就能续航200多公里,加上蔚来的换电体系,补能焦虑其实不用太担心。我特意体验了一次换电,整个过程只用了5分钟左右,比加油还快,对于经常长途出行的用户来说,这个优势很明显。
三、乘坐体验:后排才是行政车的灵魂,ET9做到“坐感即尊严”了吗?
对于行政级轿车来说,后排的重要性不亚于驾驶位,很多用户买这类车,就是为了给后排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ET9的后排被称为“飞航头等舱”,实际体验下来,确实有不少亮点,但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先说说优点,首先是空间表现,3250mm的轴距带来了充裕的后排空间。我身高1.81米,坐在后排腿部空间特别宽敞,轻松就能翘二郎腿,头部空间也很充裕,不会有压抑感。而且它采用的是原生四座布局,中间有一个“行政桥”,既保证了后排乘客的专属空间,又提供了实用的储物功能。



行政桥是后排的一大亮点,实木材质摸上去质感温润,上面集成了电动滑门冰箱、无线充电板、电动翻转控制屏。夏天的时候,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冰镇饮料,那种幸福感真的不言而喻。控制屏可以调节座椅、空调、音响等功能,操作起来很方便,不用麻烦前排司机。
座椅的舒适性也值得称赞,后排座椅支持20向电动调节,坐垫长度、软硬程度都能精准调整,还能调出135°的超大躺角,一键就能切换到休息模式。座椅的填充物很厚实,采用了三硬度发泡设计,入座触感柔软,同时又能提供很好的支撑,长时间乘坐也不会觉得累。而且座椅还配备了16点位热石按摩,靠背、坐垫、腿托、扶手甚至方向盘都能加热,冬天乘坐特别舒服。
车内的静谧性也做得很好,采用了主被动立体降噪设计,通过源头降噪、路径降噪和ARNC高阶主动降噪等三重手段,车内噪音控制得很出色。高速行驶时,风噪和胎噪都不明显,就算不说话,后排乘客之间也能轻松交流。加上3.95平方米的隐私玻璃和7扇电动遮阳帘,能提供很好的私密性,特别适合商务洽谈。
娱乐系统方面,前座椅头枕有双液晶屏幕,支持独立播放内容,配合头枕音箱、中置音箱和前后双低音炮,音质效果很不错,有点移动KTV的感觉。商务接待的时候,后排乘客可以看看电影、听听音乐,打发时间很方便。

不过也有一些小细节我觉得可以改进,比如后排的储物空间不算多,除了行政桥上的储物格,门板上的储物空间比较窄,放不了太大的物品。而且行政桥的电动滑门冰箱容量不算大,只能放几瓶饮料,要是长途出行,可能不够用。另外,虽然座椅的调节功能很多,但操作起来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不如物理按键直观。

上车的仪式感也值得一提,当你靠近车辆时,隐藏式门把手会平行弹出,全主动悬架会在2秒内下降50毫米,方便你上下车;坐进车内踩下刹车,车门会自动关闭,晚上还有“意境光幔”从远及近逐渐点亮,仪式感拉满。这种细节设计,确实能体现出行政车的尊贵感。
四、智能体验:Cedar 1.3.0系统,真的能让车越开越“懂你”?
智能时代的豪华,不仅在于静态的配置,更在于动态的持续进化。蔚来ET9(逛导购)搭载的Cedar 1.3.0系统,带来了智能座舱、NOMI、驾乘体验、智能辅助驾驶四大板块超50项升级,实际用下来,这些升级大部分都很实用,不是华而不实的噱头。

智能座舱的15.6英寸双层OLED屏幕显示效果很清晰,色彩鲜艳,操作起来也很流畅,没有卡顿的现象。它支持多款主题切换,就像手机换壁纸一样方便,每天上车都能有不一样的感觉。新增的“场景模式记忆”功能我特别喜欢,设置好“通勤模式”后,车辆会自动调整座椅位置、方向盘高度和氛围灯颜色,还会同步打开常用的导航路线,省去了每次上车都要调整的麻烦。
氛围灯的互动性也很强,不仅能独立调节颜色和亮度,还能根据音乐节奏呈现动感特效,朋友坐车的时候都忍不住拍照打卡。不过氛围灯的颜色选择虽然多,但有些颜色过于鲜艳,可能不太适合行政车沉稳的调性。

NOMI的语音交互系统进步很明显,以前开传统豪华车,语音控制只能实现一些基础功能,稍微复杂一点的指令就“听不懂”。而ET9的NOMI能精准理解上下文语境,比如我说“打开空调并降低温度”,它会直接执行,不用分两次说;后排乘客说“打开头枕屏”,系统也能精准识别位置,不会误操作前排设备。这种“善解人意”的交互体验,确实能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辅助驾驶方面,ET9搭载了三颗激光雷达,硬件配置很扎实。高速辅助领航功能很好用,能自动保持车道居中,跟车距离也能灵活调节,遇到前车减速时,它会平稳地减速,不会有突兀的感觉。新增的“自动避让大型车辆”功能特别实用,遇到货车时,它会自动微调车道,保持安全距离,让驾驶更放心。360全景影像的清晰度也很高,夜间泊车时能清楚地看到周围的情况,就算是新手也能轻松停车。
五、对比传统豪华品牌,ET9的优势和短板在哪?
作为十年BBA车主,我不可避免地会把ET9和宝马5系、奔驰E级、奥迪A6L这些传统豪华行政车做对比。客观来说,ET9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短板。
优势方面,首先是技术代差。当BBA还在优化机械结构时,ET9已经从底层重构了行政车的技术架构,线控转向、全主动悬架这些技术,在传统豪华车上要么没有,要么需要高价选装。这种技术上的先进,带来的是驾驶体验的全方位提升。
其次是配置诚意。ET9把很多高级配置都作为全系标配,而BBA的很多配置都需要加价选装,这一点ET9确实更实在。而且ET9的智能化水平也远超传统豪华车,语音交互、辅助驾驶、车机系统等方面的表现,都要比宝马5系、奔驰E级更出色。
再者是补能方式。蔚来的换电体系是ET9的一大优势,5分钟就能完成换电,比加油还快,彻底解决了电动车的补能焦虑。而传统燃油车不仅加油需要排队,还面临着排放政策的压力,长期来看,新能源车型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不过ET9也存在一些短板。首先是品牌溢价。BBA在豪华车市场耕耘多年,品牌影响力和口碑积累都不是蔚来能短期内超越的。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买豪华行政车不仅是买一辆代步工具,更是买一种身份认同,在这方面,ET9还需要时间来积累。
其次是保值率。虽然目前还没有ET9的长期保值率数据,但从蔚来其他车型的表现来看,保值率相比BBA还是有一定差距。对于70多万的豪华车来说,保值率是很多消费者都会考虑的因素,这也是ET9需要面对的挑战。
最后是售后网络。BBA的售后网点遍布全国,就算是三四线城市也能很方便地找到4S店。而蔚来的售后网点虽然在不断扩张,但相比BBA还是不够密集,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消费者来说,售后保养可能会不太方便。
六、总结:谁该买ET9?它真的能改写豪华行政车格局吗?
经过7天的深度试驾,我对蔚来ET9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不是一款完美的车,但绝对是一款有诚意、有创新的车。它用底层技术革新,打破了传统行政车“好坐不好开”的魔咒,带来了超越时代的驾乘体验;它把用户真正需要的配置作为标配,体现了十足的诚意;它通过持续的OTA升级,让车辆越开越“懂你”,这种“硬件+软件+服务”的全链路体验,是传统豪华品牌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那么谁该买ET9?我觉得它更适合那些不迷信品牌光环,追求新技术、新体验的消费者。如果你是传统豪华品牌的忠实用户,看重品牌溢价和保值率,那么ET9可能不是你的优选;但如果你是科技爱好者,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注重驾驶体验和智能化水平,并且对补能便利性有较高要求,那么ET9值得你重点考虑。
至于它能否改写豪华行政车格局,我觉得短期内可能还很难完全撼动BBA的地位,但它确实给豪华行政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观念也在逐渐转变,品牌溢价不再是唯一的追求,技术实力和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蔚来ET9的出现,证明了国产新能源车型在豪华行政车市场也能有一席之地,它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还取决于消费者对新能源豪华车的接受程度。

最后想说,买车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需求和偏好都不同。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豪华行政车,不妨亲自去4S店试驾一下蔚来ET9,不要被品牌光环左右,也不要盲目相信厂家的宣传,只有亲自体验过,才能知道它是否适合自己。就像我一样,本来对它没抱太大期待,但试驾之后,它确实让我看到了新能源豪华行政车的未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