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俞敏洪和员工的无法共情,或许只是整个教培行业的缩影

我以前在教育培训机构有过两次工作经历。其他地方我不清楚,但在重庆,教育培训机构的压榨程度,不会比任何一个行业少。拿休假来

我以前在教育培训机构有过两次工作经历。其他地方我不清楚,但在重庆,教育培训机构的压榨程度,不会比任何一个行业少。

拿休假来说,基本上单休,几乎没有双休的工作,不过这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我所在的岗位还好,不直接负责家长和学生对接,大多是宣传工作,哪怕如此,工作依旧要随着教学部门转,他们休假,我们休假,他们上课,我们上班。

从工作强度来说,教育培训机构的强度很大,行业所限,赚钱的时间大多是节假日,这意味着从事这行的老师,节假日基本上不能休假,到了寒暑假、劳动节、国庆节等长假,更是无休无止上班。一天讲课十几个小时是常态。

我记得以前在行业里,有个词叫:封假。领导解释的意思是,到了招生的高峰期,不允许员工休假,要一直上班,等忙碌的时间过去,再进行调休,如果不想休假,可以要求换成一定的加班费,补给员工。

加班费有多少?从我的薪资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多数同事来说,宁愿不要这点儿加班费,好好休息,也比这强。

此外,教育行业还有一种陋习:扣钱。员工犯错,或者考核不达标,直接扣钱,美曰其名:绩效考核。通过考核来维持薪资的平衡,从而让员工的薪资永远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在教育行业,每月克扣员工薪资属常态。大多数行业会在入职前,会给员工说十三薪,其实多出来的一薪,公司会用发奖金的形式又回到员工手里,如此循环,在公司眼里,没有任何损失,指不定还能博得一些员工的感谢。

我在教育机构最长的一份工作是三年,用我妈的话说,一天赚得少不说,还没有休息,两头不讨好。

确实,身边从事教育行业的朋友,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她们常常周末上班,周一或周二调休,当身边所有人在休息的时候,只能看见她们疲惫的身影。

重庆的教育机构很乱,我待的机构,以前为了偷税漏税,不打工资,直接发现金。朋友所待的机构,按照基础薪资、课时费等进行结算,工资分两笔发,一笔公司一笔私人,只有五险,没有一金。前几天周末大家在一起玩儿,朋友调了下午的课,晚上要回去上课。

整个下午,我们在一起打麻将,她不停看消息,回信息,没有一刻得闲。用她的话说,教孩子,不是上课那一会儿,下了班,还要多和孩子互动,与家长沟通,联系。

朋友晚上七点半上课,我问她,能不能稍微晚到一会儿。她说,这是千万不行的,家长一节课几百块钱,一分钟换算成钱,迟到的后果和代价,可想而知了。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教育培训机构变得如此恶劣,老师的生活变得异常辛酸。看见新东方英语的员工无法与俞敏洪共情,我是能感同身受的。要说新东方有没有压榨员工,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只能说,作为上市公司,或许要做得体面些。

即便如此,很难想象在泥沙俱下的教培机构,老师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多苦。

或许,我的感受和身边的人,只是一个个微小的缩影,只是不知道这缩影,到底是我个人视野的局限,还是大环境下,每一粒沙的无法言说,我不得而知。

身处教培行业,每一个人都在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