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机场网约车接单:“没有科技别来”?暗访揭开的外挂乱象

2025 年 11 月下旬,《看看新闻》记者带着司机们的疑问走进机场附近的网约车停车场 —— 此前总有人反映,机场的长途

2025 年 11 月下旬,《看看新闻》记者带着司机们的疑问走进机场附近的网约车停车场 —— 此前总有人反映,机场的长途大单好像 “长了眼睛”,专挑某些司机派。

可他刚把车停稳,就有其他司机主动凑上来,语气带着点 “过来人的提醒”:“没有科技尽量不要来!” 说着还掏出手机,展示起能改定位的 “工具”,仿佛 “用科技接单” 是机场里心照不宣的规矩。

这句直白的 “没有科技别来”,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网约车行业的暗门 —— 所谓 “科技”,根本不是提升效率的设备,而是能篡改手机定位的 “甩定位” 外挂。原本该靠排队时长、服务质量竞争的机场单,如今变成了外挂使用者的 “自留地”,守着规则的司机只能在旁边看着,连汤都难分到。

这些外挂玩的都是 “钻漏洞” 的把戏,还分了不同 “档次”。简单的是单独的模拟定位软件,比如有司机给记者演示的 “模拟定位助手”:打开软件把目标位置设为机场 P1 停车场,再登录享道、滴滴这类平台,屏幕上的热力图瞬间 “跳转”,系统立马认定司机已经抵达接单区域。

更 “专业” 的是二手手机改装的 “一体机”,商家提前刷好外挂,还承诺 “平台一更新,外挂就同步升级”,就怕司机被封号。即便这 “一体机” 要价 1200 到 2000 元,还是有不少司机愿意买 —— 要知道,二手手机成本才几百块,刷个软件不过几十块,卖家纯纯是靠 “漏洞” 赚暴利。

有了外挂,司机们完全不用遵守 “必须进入机场特地区域才能排队” 的规定。人在外面吃碗面、给车充着电,手指点几下,定位就能 “甩” 进机场排队区;等吃完饭、电充满,远程排队已经耗了一两小时,轮到自己时,接的基本是路程远、收入高的大单。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能用外挂 “挑肥拣瘦”:接到短途小单不想去,就等几分钟把定位甩到乘客附近,要么跟乘客扯东扯西逼对方取消,要么以 “已到达等待 5 分钟” 为由无责拒单。

有市民就遭遇过这种糟心事儿:APP 显示网约车就在单位门口,等了十分钟连车影都没见着,打电话过去还被直接挂断,最后只能自认倒霉重新叫车。

这边外挂使用者轻松赚大钱,那边守规矩的司机却在 “花钱买罪受”。

在虹桥机场,想接单就得进指定停车库,每多等一小时,停车费就多一笔;有时候排三四个小时,等来的却是几公里的短途单,连停车费都赚不回来。

“人家在外面吹着风等大单,我们在车库里花钱耗时间,他们把大肉吃了,我们只能啃点骨头。” 有司机吐槽,最无奈的是明明快排到自己了,单子却突然被 “不知道在哪” 的司机抢走 —— 后来才明白,那是有人用外挂 “远程插队” 了。

其实平台不是没处罚措施:第一次用外挂封号 7 天,第二次 15 天或 21 天,第三次直接永久封禁。

警方也没闲着,今年 7 月上海嘉定公安就抓了 3 名制售 “一体机” 的嫌疑人 —— 他们以前也是网约车司机,摸清外挂门道后,就靠自媒体引流卖设备,还搞线下售后,短短一段时间就牟利 8 万多,现在因涉嫌提供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具罪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可即便这样,还是有司机铤而走险,因为 “一体机” 卖家拍着胸脯保证 “不容易被系统盯上”,他们觉得 “冒点险总比赚不到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