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逃离俄乌绞肉机北约雇佣兵,捅破了FPV的秘密,中方有先见之明

北约雇佣兵爆料在乌军服役内幕,直言FPV无人机并非万能武器。看起来无所不能,实际上完全是由于幸存者偏差。质疑无人机的声音

北约雇佣兵爆料在乌军服役内幕,直言FPV无人机并非万能武器。看起来无所不能,实际上完全是由于幸存者偏差。质疑无人机的声音开始频繁出现,有人担心吸取俄乌经验在部队列装无人机的解放军,会不会也走错了路。

近日,有美媒采访了一名加入乌军参与俄乌冲突,并在前段时间成功退役,逃离俄乌绞肉机的北约雇佣兵,询问了一些冲突细节。

北约雇佣兵表示,自己曾作为乌军FPV无人机攻击手,在前线服役六个月。直言FPV无人机的战场表现,远没有外界看到的那么强势。

FPV无人机有优点,但缺点同样不容忽视。以至于尽管一些数据声称,俄乌战场上60%~70%的伤亡是由无人机造成的。无人机的命中率远超其他传统武器,堪称万能。

可在他看来,无人机的实际打击成功率,很可能还不到10%,远没到可以被称作“万能武器”的水平。

外界观感和战场数据之所以会出现严重错位,原因是无论俄军还是乌军,都只会公开FPV无人机成功打击的画面。利用幸存者偏差概念,给人带来一种百发百中的错觉。

实际上在战斗中,光是各种环境因素,如大风、雨雪以及复杂电磁环境等,就有可能导致一半以上出任务的FPV无人机半路失效。

同时,夜间环境也会让缺乏夜视能力的FPV无法投入使用,导致无人机的打击周期存在很大的空窗期。

此外,FPV无人机的可靠性也是一个大问题。俄乌战场上大量无人机过度追求成本优势,从电子零件到机体结构,都是能省就省。

以至于这位雇佣兵所在的乌军无人机部队中,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无人机压根就没法用。

再算上各种飞行距离长电量不够坠地,被俄军反无人机手段击落,操作不当坠地等原因。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全算上,有10%的无人机能够成功命中目标,已经算不错的数据了。

作为一名从俄乌绞肉机里滚出来的北约雇佣兵,他的发言在外界毫不意外地引发了一阵对无人机的质疑。

国内互联网也出现了类似的声音。因为解放军最近三年一直在学习俄乌冲突经验,并开始为一线部队装备FPV无人机。

如果FPV无人机的表现真像这名北约雇佣兵说得那么不堪,这岂不意味着解放军学错了经验,走了歪路?

实际上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解放军的FPV无人机和俄军、乌军的FPV无人机虽然是类似的装备,但两边对无人机的运用逻辑,以及无人机在部队作战体系中的定位都截然不同。

在俄军和乌军的作战体系中,FPV无人机被当作一种替代传统支援火力的主要打击手段,地位和火炮、反坦克导弹相当。

因为俄军和乌军目前都面临弹药不足、支援火力不足等问题,区别是俄军的产能还能勉强满足需求,只是导弹不足,炮弹还是够的,而乌军那边炮弹导弹都不够。

FPV无人机上位,除了使用灵活性超过一般弹药之外,主要还是填补常规弹药不足导致的火力缺口,充当一种廉价人在回路导弹。

在解放军这里,FPV只是作为一种班排一级的补充火力。部队主要火力输出手段,仍然是火炮、导弹以及直升机、主战坦克等传统武器。

中国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地位,让我们有把握做到弹药管够,大量生产各类性能更好的制导武器弹药,满足解放军在战时的巨量消耗。

解放军学习使用FPV无人机,更多是出于技多不压身的想法。以及推动部队认识理解这类威胁,高效发展应对手段。

毕竟解放军自己有底气不把FPV无人机当主力,但其他对手可没有这种底气。FPV无人机将成为解放军在未来战场上,最有可能遇到的威胁之一。自己上手用,也方便积累经验,知己知彼。

此外随着冲突时间越来越长,俄乌双方在大量使用无人机后,作战体系也因此发生了畸变。无人机不再是体系的一环,而是成为步兵作战体系的核心武器。

导致俄军和乌军的许多战术,现在都要围绕FPV无人机的使用和反制展开。由于缺乏取代手段,他们现在已经无法摆脱对无人机依赖。

相比之下,解放军的作战体系并没有因为FPV无人机的加入出现异常变化。更何况,FPV无人机10%的打击成功率并不是一个无法接受的数字,因为中国可以轻松为FPV无人机提供百万级的产能。

无人机在战场上已经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它同样不是打赢战争的灵丹妙药,这一点解放军早就有清醒的认知,俄乌战场的经验,不能生搬硬套到中国。

评论列表

15xxx92
15xxx92 7
2025-07-04 10:49
我国法律,疑罪从无,小编怎么知道他是志愿军还是雇佣军?大家都没有证据的话,应该按照无罪论,也就是说他应该被叫做合法的志愿军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