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印度将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秦凯王观 2024-05-10 17:05:12

美国高盛集团做了一个预测,即在2075年,印度的经济规模将达到52.5万亿,位居全球第二宝座,而美国将坠落至第三位,经济总量是51.5万亿,完全失去霸主地位。虽然此预测看起来很高大上,也很对印度人的胃口,但认真想过后,真的一点专业感都没有。该预测说2075年,美国掉到第三,但第四却是印尼,第五是尼日利亚,第六是巴基斯坦,第七是埃及,第八是巴西。仔细看这些国家,只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的人口规模都很大。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预测,是与国家的人口规模密切挂钩。

且不论2075年的事,就看到目前为止,所有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和地区,哪一个的“发达”是靠人口规模托起的呢?基本的事实是,一个国家要想强大,要想成为发达经济体,工业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阶段,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无一例外都是工业化的结果。包括我们自己,虽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吃了所谓的人口红利,但归根结底,还是吃了老一辈打下的工业基础和长期坚持的9年义务教育的红利。

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在一台资企业打过工,那时大陆台企的研发人员,除了一群刚毕业三五年的大学生外,各部门的台柱子,都是国企中当时年富力强,却因各种原因而孔雀东南飞的工程师。他们对外企来说,绝对的“物美价廉”。九十年代的富士康,他们到内地很多中专技校,经常是直接打包一大半的毕业生,而这些学霸中专生到了富士康,大多就是现在所谓的“螺丝工”。有些人可能要杠了,中专生也能算“学霸”吗?如果硬要杠,可以问一下你身边的长辈,看看他们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是些什么水平的学生才能考上中专。

几十万的“学霸螺丝工“成就了台湾首富,台湾首富现在得瑟嚣张不说,还要搬去印度。不过,老郭你去印度时肯定是风风光光,但能不能穿着裤子回来那真不好说。

现在说回印度到底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优等生,那么就用这个优等生的100分考卷,来衡量一下印度的水平和实力。印度人口超过14亿,国土面积328万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与欧美俄都关系良好,目前GDP已经达到3.5万亿。这几道基础答题印度都OK,个别地方可能还超过优等生,所以基础题,印度可以满分过!

那么客观大题,比如:大规模基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资源调度的能力,内部制度和矛盾协调水平,工业基础的实力等,这些难啃的得分大题,印度是个什么水准呢?恐怕连50分都拿不到!

印度虽然有接近14亿人口,但文盲人口却有3亿,占蓝星文盲人口的37%,地球上三个文盲中就有一个是三哥,这还是官方数据。印度高等教育(包括职校技校)的毛入学率只有26.3%,低于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水平。蓝翔技校如果去印度开个分号,绝对可以碾压印度99%的印度职校水平;号称英语系国家的印度,其实会英语的人口也只有10%。当然印度教育这些年也培养出一些人才,但是他们培养的很多高端人才,不是跑路英国,就是变成了美国人。

印度虽然采用了英式议会制,但这个国家的运转效率极差;印度也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各邦之间经常设置贸易壁垒,很难形成高效合力。外资在印度发展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外资还得面临“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的印式传统窘境。对这一印度特色,雷军的小米可能是深有体会。所以英明的华为十年前就基本抽身印度市场,不带阿三玩了。

最令人诟病的还是印度的种姓制度,虽然印度法律没有种姓这个说法,但千百年形成的传统和种姓扎根于世俗中,莫迪即便大仙下凡也束手无策。就像俺们的国足一样,上帝看了也头疼。种姓的存在,只能导致印度阶层的固化和社会矛盾的不断爆发,这进一步阻碍印度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印度的工业基础那就更不要说了,架桥桥塌,建坝坝垮,武器靠买,基建邋遢。做不到国家工业化,印度的“发达”只能是一场梦。虽然在仿制药和软件外包行业,印度似乎“遥遥领先”,但这两板斧很难把印度拉入发达国家行列。一旦仿制药被西方用知识产权为由头卡脖子,印度只能自己内部玩。软件也只能让一部分印度精英变得更加的精英和富裕,却给印度整个国民提供不了多少就业岗位。

其实时代给了印度机遇,但印度空有庞大人口,却因为自己的短板没能抓住红利。而中国却因为扎实的工业基础,勤劳的基层大众,最终上下一心,不但抓住了这工业化的最后一波机会,而且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现在开始全面发力赶超。面对未来AI新世纪,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是趋势和潮流。将来人口多非但不是优势,反而是制约经济突飞猛进的掣肘。高盛的预测也就是糊弄一下印度和印吹,让阿三在意银的道路上加速迷失自我而已。

老铁们,你们对未来印度能否成为发达国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交流。

1 阅读:101

秦凯王观

简介:观世界,聊热点,理乱麻,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