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帅指挥过八路军三个师,旧部皆爱戴,何故与一人老死不相往来?

度度狼观抗战 2024-03-07 09:49:30

1937年8月,陕北红军主力改编为第八路军,其中四方面军所余部队整编为第129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只屈就了第129师副师长的职务,师长则任命了原“红军总参谋长”、援西军司令员刘伯承,不过,军委对徐向前的指挥能力和军界威望,显然是非常有数的,不久以后便直接赋予了重任。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

1938年4月,徐向前奉命率129师385旅第769团、115师344旅第689团等精锐,奋勇挺进河北南部,广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扩大和巩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这是徐帅在抗日战争中,独挡一面的开始,麾下部队也不再全是四方面军的旧部。

1939年6月,徐向前又接到了新的任务,从冀南赶赴山东,出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朱瑞任政委),全纵下辖115师师部、师直属教导大队、第343旅、山东和苏北地区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等,包括115师代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等,当时都是徐帅的下级。

换句话说,徐向前在抗日战争前期,不仅直接指挥了原四方面军部队的作战,比如129师击毁日军汽车400余辆的响堂铺战斗,徐副师长即曾亲临前线,同时还几乎全面领导过原一方面军的部队,包括115师师部、以及343旅和344旅的部队。

这还不算完,由于身体等多方面原因,徐向前1942年奉调回到延安,病情好转后,随即又有了新的军职。

一、徐帅先后指挥过三个师的部队

1942年5月13日,为统一指挥陕甘宁、晋西北两大根据地的部队,以保卫黄河河防和陕北后方的安全,军委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联防军司令部直接领导晋绥军区和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部设于延安。

联防军司令员由贺老总担任,政委由关向应担任,徐向前则被任命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我们知道,晋绥军区是由八路军120师兼领的(贺、关仍兼任120师的师长和政委),而八路军留守兵团,更是从三个师抽调部队组成的。

也就是说,从1942年起,徐向前又指挥过第120师的主力部队,成为八路军师级首长中,在抗日战争时期,唯一指挥过全部三个师所属部队的高级将领,这份军事履历,是非常特殊的,也体现出军委对徐帅的信任和认可。

(联防军副司令员时期)

抗战后期,徐向前还担任过“抗大”的代理校长,培训了大批军政干部,这些干部在解放战争时期,分布在各大战略区、各大野战军工作,因此徐向前元帅堪称“桃李满天下”,比如名将韩先楚,即是抗大学员一大队的大队长。

抗战胜利后,徐向前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0月出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再后来长期担任军委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等“副国级”职务,1978年以后再任副总理兼国防部长。

几乎可以这样说,我军所有的高级将领们(甚至包括部分元帅和大将),要么曾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战斗过(战争年代),要么曾是徐向前的军队下级(建国以后),这与徐帅特殊的革命经历和职务履历分不开的。

作为黄埔一期的名将,徐帅军事能力非常突出,大兵团作战指挥水平更是高超,开国将领们无不叹服;同时徐帅为人低调谦和,与上下级同志们关系非常融洽,加之背了些历史包袱,少言寡笑,难免被誉为“悲情元帅”。

正因为如此,徐帅得到了我军高级将领们的一致尊重,他也与将领们保持了非常好的工作和私人关系,加之与世无争的性格,即便是特殊年代,也没受到太大的冲击。

(和尤太忠将军)

二、徐帅先后痛失了两位夫人

徐向前元帅不仅革命生涯充满坎坷,婚姻生活也是一波三折,他的第一任妻子朱香婵,是山西五台县的同乡,准确点说,这得算是父母包办的婚姻。

那还是1918年,徐向前(象谦)考入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次年已年届19岁,在那个年代得算“大龄单身青年”了,于是父母很是着急,在家里给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女方便是东冶镇的朱氏长女香婵。

徐向前和朱香婵成婚后,倒也是过着夫唱妇随的平静日子,1920年还诞下一女,不料就在1924年初,徐向前失业使生计大受影响,与此同时,深受革命思想启蒙的徐向前,也想走出去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恰好听说南方的黄埔军校在沪招生,徐向前遂离别妻女,与十几位山西同乡南下投考,并顺利入学第一期。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徐向前在黄埔受训期间,独自照顾公婆和女儿的朱香婵,在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深染沉疴。

徐向前在家信中得知情况后非常惦念,然而黄埔一期紧张而严格的学业,不可能允许徐向前回乡探望,只能写信问候和勉励自己的妻子,然而不幸的是,一年后朱香婵还是撒手人寰,徐向前大怮。

(徐帅和叶帅)

徐帅的第二次婚姻始自1929年,当时的徐向前到达鄂豫皖苏区不久,就任红31师的副师长,在一次战斗中因腿部负伤,回到后方治疗休养时,认识了18岁的程训宣,一个来自湖北红安的红军女战士。

双方互相很有好感,又经倪志亮等同志正式介绍,不久结为革命伴侣,这一年徐向前刚满28岁。至1931年秋,徐向前已任红4军军长,率领部队在前线杀敌,而程训宣也担任根据地的金寨县委书记。

夫妻两人一个在前方一个在后方,长时间不能相见,是年10月间,思念妻子的徐向前,戎马倥偬无法抽身,乃派警卫员带着衣物回去探望程训宣,然而警卫员却带回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程书记被政治保卫局抓走了!

这便是鄂豫皖苏区的“白雀园事件”期间,张某人为了树立个人权威,假借“肃反”的名义滥捕滥杀,红4军主要干部几乎全部受到株连,在张某人看来,红4军之前不听招呼,军长徐向前也一定有份。

因此张某人罗织罪名,亲自下令政治保卫局局长周纯全,带人将程训宣秘密逮捕并进行了残酷的审讯,企图拿到不利于徐向前的口供。

(徐帅和聂帅)

程训宣坚贞不屈,既不肯承认自己的所谓“罪行”,更没有招供任何不利于丈夫的只字片语,历经数月的关押和折磨后,于1932年初被秘密杀害。

期间政治保卫局还打算直接逮捕徐向前,张某人权衡再三,也知道总得有人在前方指挥作战,最后指示说:“徐向前很能打的,不能动”,保卫局只好就此作罢。

因此在程训宣被关押期间,1931年11月,徐向前还升任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即便是徐总指挥,也无权过问“肃反”事宜,尽管徐向前非常挂念自己的妻子,却是无可奈何。

直到很长时间以后,徐向前才知道妻子已经被杀的消息,自然悲痛欲绝,而对于爱妻的被抓和被杀,徐向前心中充满了疑问和苦闷,憋在心里长达数年之久。

时任鄂豫皖苏区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周纯全,是参加过黄麻起义的老红军,但是自1931年7月担任保卫局长后,在“白雀园事件”中表现非常卖力,进而成为张某人的心腹,后任红四方面军保卫局长兼鄂豫皖游击总司令,理论上说,也是徐向前的部下。

长征路上,在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某人拥兵自重伸手要权,出任红军总政委,而周纯全一跃成为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这个职级已经相当高了,那可是整个红军的总部首长!

(周纯全夫妇)

三、徐帅始终不肯原谅老部下

时光流转,当徐向前从河西走廊脱险,千里迢迢返回延安时,已经是1937年的年初,此时张某人的错误路线正被清算,而曾经的红军总政副主任周纯全,也被解除了职务调往红军大学学习。

对于妻子的不幸遭遇,徐向前终于有机会当面问个清楚了,此时距离程训宣被害,已经过去五年多了。在一间窑洞里,徐向前当面质问周纯全,自己的妻子究竟有什么问题,年仅21岁就被捕被杀?

周纯全沉默良久,惭愧地说,哪有什么问题,还不是张某人要整你的材料嘛!徐向前悲愤交加,但是为了维护四方面军的整体形象,不愿意当场失态,最终含泪而去,几个月以后,出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奔赴了抗日前线。

至于周纯全,虽然资格很老,可毕竟错误性质也很严重,因此抗战爆发以后并不受重用,历任陕北公学政治部主任、抗大一分校副校长、山东根据地滨海行署副主任等职务,基本离开了军队系统,更不可能领兵打仗了。

抗战胜利后,周纯全跟随出关部队前往东北,先是担任地方职务,后任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

(周纯全上将)

解放战争后期,周纯全升任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后勤部长,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调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长,负责筹措志愿军的军需物资等工作,彼时的职级并不突出。

这个时候彭老总拉了周纯全一把,因为随着战线的前移,志愿军的后勤压力越来越大,急需后勤方面的干部和管理人才,于是“志司”调周纯全出任志愿军后勤部政委。

应该说,周纯全在志愿军的工作还是比较积极努力的,得到了彭老总以及上级部门的认可,也为自己也挽回了一些影响,抗美援朝胜利以后,调任总后勤部“第一副部长兼副政委”,重新回到了总部机关。

在此基础上,1955年周纯全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一方面,是他的的革命资历确实深厚,黄麻起义在军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在抗美援朝期间的表现加了分,否则极有可能转入地方工作而与军衔无缘。

实际上,若非鄂豫皖时期所犯下的错误,以周纯全在长征路上的职务和级别,授大将军衔亦非没有可能,为什么呢?因为周纯全在出任红军总政副主任的同时,还被推选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这个党内职务是非常之高的,在未来的十大元帅中,当时只有朱老总是政治局委员,换句话说,周纯全的党内级别一度超过了九大元帅!

徐帅的第三次婚姻,则是抗战胜利以后的1946年5月,妻子黄杰同志也是湖北人,出身书香门第,1927年考入黄埔武汉分校,是该校第一批女学员之一,之后一直从事白区工作。

直到1940年,黄杰奉调返回延安,曾任延安第一保育院院长等职务,期间在四方面军一些老同志的介绍下,与徐向前相识并在延安结婚。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后,徐帅与各方面军的将领们,都保持着相当好的关系,曾经麾下的战将们,在建国以后,只要进京也会尽量抽时间去看望徐帅,名单囊括了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各个系统。

然而唯一的例外,是徐帅始终与周纯全上将老死不相往来,对此军中可谓人尽皆知,看来当年的丧妻之痛,徐帅确实无法释怀,一直也不肯原谅这位四方面军的老部下。

1985年7月,周纯全上将在京病逝,遗嘱请求身后事一切从简,既不举行追悼会,也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想来上将弥留之际,心中恐怕也是百味杂陈,充满着历史的遗憾!

(徐向前、黄杰))

44 阅读:28022
评论列表

度度狼观抗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