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里三次出现全球唯一的地名“成都”,《山海经》不是上古蜀地志是什么?

翔子史前推理师 2023-12-05 12:20:28

山海经里三次出现全球唯一的地名“成都”,《山海经》不是上古蜀地志是什么?以下我们来一一解读。

《山海经》第一次出现成都:《山海经.大荒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名曰夸父”。简短的一句话,信息量极大,而且和我们之前的推论完全吻合上了。

首先,这座叫“成都”的山,载着天,按照前两期视频的推论“天”指的就是昆仑天庭,因此可以理解,成都山就是一座昆仑山。我之前也有过推论,“昆仑”是神权册封仪式,昆仑册封仪式在哪里举行,哪里就被称为昆仑山。那么,山海经这里指的成都山是哪座昆仑山呢?是伏羲女娲时期的昆仑瓦屋山吗?瓦屋山在雅安荥经又叫“中国桌山”;是神农炎帝时期的昆仑眉山丹棱龙鹄山吗?还是黄帝时期的昆仑之丘修觉山呢?答案的线索在这句话后面的“夸父”身上。

同样,我们之前也有详细推论,夸父逐日传说活动地就在成都平原南部新津双流蒲江区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好,那既然夸父活动地在黄帝时期昆仑之丘修觉山附近,那么,这里指的昆仑天庭所在的成都山也就是指的修觉山(天社山)了。

《山海经》第二次出现成都:《山海经海内东经》“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北江出曼山,南江出高山,高山在成都西,入海在长州南”。

这句话大意就是岷江三大流,首大江主流出于岷山,北江就是三星堆母亲河湔江,出于九峰山,南江就是流经邛崃崇州新津的南河出于邛崃山脉,邛崃山脉(西岭雪山)在成都西部。这三条江最后汇流到长秋山脉成都平原南部。以上推论之前有专门视频解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

《山海经》第三次出现成都:《山海经•海外西经》“舜耕历山,渔雷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句话或许就是成都之名最早的来历。我之前也有视频专门推论过,尧帝舜帝之都蒲坂蒲城就是成都蒲江邛崃区域,这里的舜耕历山,历山指的就是长秋山,雷泽指的就是洞庭,而山海经里的洞庭也不久前也刚刚推论过就在长秋山下以彭山天柱峰为枢纽四通八达绵延上百公里的地下暗河山洞系统。

综合以上信息,上古之时的“成都”或许就是成都平原南部宝墩、高山等多处4000年前新石器遗址区域的某几个都邑。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没有任何其它地方与成都重名过,那么作为全世界唯一的地名“成都”多次出现在《山海经》里,这意味着什么呢?山海经与蜀地如此之多的巧合存在,难道都不能让你心里打个大大的问号吗?

那么问题又来了,山海经是华夏神话之母,如果山海经是蜀地地理,那么华夏与蜀地又好似什么关系呢?我们评论区见。

我是翔子史前推理师,华夏的起源不会永远只是人类的神话!

0 阅读:79

翔子史前推理师

简介:原央视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