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宁大学到青海理工大学,最终归属是青海理工学院,为什么?

教育信息通 2024-05-16 15:33:43

5月15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名单中拟同意设置康复大学等24所学校,其中就有青海理工学院。

青海理工学院我们并不陌生,即此前筹建的西宁大学,后又更改为青海理工大学,由独立学院青海大学昆仑学院转设而来的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2019年末,青海省提出建设西宁大学,2020年5月,西宁大学筹建方案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对外公布。2022年末,西宁大学(筹)校园的30栋单体已全部封顶。2023年7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贾叙东就任西宁大学(筹)校长。2023年8月,西宁大学(筹)更改为青海理工大学(筹)。2024年5月15日,教育部公示拟设置的校名为青海理工学院。

第一,从青海省的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共有高等院校12所,其中本科院校4所,缺乏理工类本科院校,青海省和西宁市乃至于教育部都很重视该校的建设。

在本科院校中,有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和青海大学昆仑学院,总体上来看青海省的本科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十分匮乏,理工类本科院校是空白。所以,青海省建设一所理工类本科院校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和教育部也大力支持理工农医类院校建设,建设理工类本科院校,特别是一流理工类本科大学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

对于这样一所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筹建高校,借助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转设的契机,青海省和西宁市都很重视该校的建设,同时也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

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2024学年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宁波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青海大学支援西宁大学。

第二,从“西宁大学”到“青海理工大学”,再到教育部批准的青海理工学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西宁大学”这种命名方式的校名一般是综合性大学,个别除外,如邯郸学院(师范院校)、铜陵学院(财经院校),而将西宁大学更改为青海理工大学,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理工”属性和“地域”属性,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筹建之初,该校并把目标定为建设成为西部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和对标“双一流”大学。

如今教育部批准为青海理工学院,实际上还是达不到“大学”设置标准的问题,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命名是严格把握的。虽然该校在筹建过程中得到了省内青海大学等高校以及省外高校的支持,但是终归该校的筹建背景只是一所综合实力不太强的独立学院。所以,最终教育部只能批准为青海理工学院。

获批青海理工学院是一个新的起点,要以获批为契机,青海省和西宁市要大力经费投入,在资源、平台、人才引进、机制体制等等各个方面予以倾斜,特别是进一步争取教育部的支持,动用部属高校的对口支援,在科研、教学、管理、人才、硕点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等等方面予以帮扶,让学校尽快达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标准,教学科研水平以及社会服务能力尽快提升,并积极创造条件向“青海理工大学”靠近。

综上所述,虽然学校未能获批青海理工大学,由“学院”到“大学”还需要各方更多的努力,相信最终会更名为青海理工大学的,并逐步实现建校之初的目标,建设成为西部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0 阅读:845
评论列表

教育信息通

简介:教育思考,统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等,一起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