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烤鸭之王到跌落神坛,全聚德只用了2步,究竟犯了什么错?

云景趣事 2024-05-14 02:04:22

说起北京美食,那著名的北京烤鸭可肯定是排第一的。

按理说,如今旅游这么兴旺,烤鸭界“扛把子”全聚德,生意应该是越来越好才对。

但是到了近几年,全聚德却是被食客各种吐槽,风评一再变差,甚至是连年亏损。

曾经风靡一时的老字号,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全聚德它究竟是犯了什么错呢?

新客留不住、老客不再来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还要从全聚德的两次错误战略说起。

第一个错误战略就是在营销和管理层面。

全聚德走下坡路是从六年前开始的,当时一张全聚德的结账小票,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这张来自北京全聚德王府井店的小票上明确写着,就餐人数是4人。

但是在结账的一栏却是高达920.7元的消费,除去837的点菜费,还收取了10%也就是83.7的服务费。

但这还不是最让人惊讶的,在合计的上方,那一大扎西瓜汁,竟然售价高达170。

真想问一句:“西瓜瓤是金子做的?还是西瓜子是金子做的?”

这可是2017年,四个人消费920块还是挺让人惊讶的,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觉得全聚德收费不合理了。

但是单纯的贵,并不是被吐槽的原因,其实大家伙嫌贵的最根本原因,还是觉得吃的东西不值这个价。

这就意味着全聚德在“质量”方面也发生了变化。

这就要说到全聚德的第二个错误战略。

因为急于发展,没有严格把握品控的问题。

曾经全聚德没有急于求成之前,对于鸭子的选、调、烤、吃都是很讲究的。

首先,全聚德的正宗北京烤鸭是用挂炉烤制的。

那可不是普通的电烤箱,是货真价实垒起来的挂炉!

这个挂炉是一个超大号的圆形砖炉,整个炉身都是用特制的耐火砖垒起来的。

并且里头用上等果木柴生火,而不是炭,烤出的鸭子,带着浓浓的果木香气,那叫一个绝。

柴火的火候也有说法,要靠师傅们多年经验,手把手把控好了才行。

烤鸭的时候,一只只鸭子就是挂在炉膛里头慢火烘烤,烤鸭师傅们还得时刻盯着火候,小心翻动鸭子,让它全身上下都熏烤均匀。

这样一烤就是几个小时,柴火的香味儿都给渗透到鸭子肉里了。

等终于出炉的时候,那果香扑鼻而来,肉质酥嫩多汁,外皮则是香脆可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这可是老一辈烤鸭大师傅们历经几十年摸索出来的精华,绝对是正儿八经的皇家手艺。

但是为了快速扩张,全聚德放弃了这套技术,改用电脑操控烤炉,实现机器化生产。

那电烤炉和果木烤炉能是一个味道?

对于难得享受一次的美食,换成电脑控制的电炉,那就成了工业流水线了!

虽然全聚德嘴硬,说什么不影响味道,但是老顾客的流失是实打实的打脸。

哪里还有什么烤鸭的灵魂和味道可言?

简直就是大锅饭式的快餐,跟正宗烤鸭已经没啥关系了!

不仅如此,全聚德还被爆出,为了赚钱省钱,压缩食材的分量,鸭子的分量都削减了!

全聚德一边涨价一边减少分量的事也就不说了,但出现了鸭子不新鲜的情况,这是绝对没法原谅的。

更离谱的是,现在全聚德连锁加盟那么多分店,产品质量却根本没办法掌控,每个店的烤鸭质量参差不齐。

哪家分店都自个儿说了算,根本就没个统一标准。

有的店里的烤鸭还保留着曾经的好味道,而有的就跟路边摊的货色一样,你说这怎么行?

花的都是差不多的钱,要是吃了不好吃的烤鸭,可不就糟蹋了自己的好心情?

除了北京和上海地区的全聚德,其他地区的几乎都是亏损状态。

这也会给当地人一种全聚德就是这样的错觉,让人们觉得大名鼎鼎的全聚德烤鸭也不过如此。

这不就直接让全聚德过去的美誉直接扫地了。

你要说在品控这种不该创新的地方,全聚德一通创新。

而在营销管理这种需要创新的地方,全聚德他还完全停留在老一套的传统思路里。

全聚德像狗不理一样,还是停留在之前的心态,认为自己的招牌响,从而忽略了服务上的升级优化。

这也就算了,服务一般也就算了,毕竟是本着烤鸭来的,但是就是这种服务,还要10%的服务费,这谁心里舒服?

现在大家都在拼服务,各种各样的新模式都快玩儿出花来了,看看人家海底捞,虽然贵,但是服务是一大亮点,也会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但全聚德不仅贵,还要服务费,这种“站着把钱挣了”的思想是真离谱。

毕竟服务员现在也不是“铁饭碗”了,这种“店大腰杆硬”的错觉一定要尽快丢掉。

毕竟全聚德也15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用心去经营,肯定还会重新被食客喜欢的。

没走弯路前的全聚德

同治三年也就是1864年,全聚德烤鸭创立于北京前门大街。

作为一个百年老字号,无疑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烤鸭品牌之一。

全聚德就凭借精湛的烤鸭技艺和独特的口味,在当时的北京社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从小便在一家屠宰场里学习烤鸭手艺。

经过多年的钻研和改良,他最终发明了将鸭子用红糖蜜汁拌渍、用果木薰烤等工序,从而使得烤鸭肉质香嫩多汁、外皮酥脆有光泽,风味独特。

这种做法很快在京城流行开来,吸引了包括达官贵人在内的大批食客。

进入20世纪,全聚德更是借着民国时期京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餐饮企业。

当年,就连袁世凯、溥仪这样的显赫人物都是全聚德的座上宾。

这家小小的烤鸭店,已经渐渐发展成为中国烹饪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新中国成立后,全聚德也成为了用来款待外宾的上好佳肴。

周总理曾多次亲自向外宾介绍烤鸭的制作工序,并将其作为国礼赠送给朋友。

在20世纪60-80年代,全聚德可谓是中国餐饮业的缩影,它的烤鸭更是成为了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新世纪,全聚德也借助企业上市和连锁扩张的东风,曾一度在国内外拥有数家分店,成为当之无愧的餐饮巨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全聚德成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在品尝全聚德烤鸭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华烹饪文化的博大精深。

结语:

可以说,全聚德正在用行动,亲手葬送着自己百年老字号的美誉。

仅依靠过去的光环,或者全盘抛弃过去,都无法维系发展。

只有保持老味道,再与时俱进才是品牌永续经营的不二法门。

盲目变革只会让全聚德这颗昔日的明珠渐行渐远,最终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材料:

【1】百度百科——《全聚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8%E8%81%9A%E5%BE%B7/298267?fr=ge_ala

【2】澎湃新闻——《全聚德连亏三年:去年营收降24%至7亿元,净亏超2.7亿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2800311591207016&wfr=spider&for=pc

1 阅读:30

云景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