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暴力催收行为被正式纳入法律监管并可能面临刑事追责,以往某些小崔方惯用的“杀手锏”已然行不通。毕竟,谁也不会为了一份工作,轻易拿个人自由去冒险。
然而,为了提升回款效率,小崔仍在不断更新施压方式。
像“诉前通知”与“外访上门”两类短信成为主流。不少朋友收到后仍会感到不安,例如下面这两种常见话术:
一种是声称案件已进入“诉前”或“立案”阶段,要求尽快还款方可“撤案”,并强调后续不再接受调解;
另一种则详述将派员“上门”,列明所谓工作组成员信息,要求配合“接待”,甚至暗示可能发生“冲突”。
收到这类信息,心生紧张是人之常情。但是其中多数仍属施压手段。尤其涉及“起诉”“立案”等内容,最终仍应以法院的正式文书为准,不必过度焦虑。

负债之后,生活节奏容易被打乱,各方压力接踵而至。不少朋友反复咨询如何彻底避免被催收,但现实是,除了逐步结清债务,并无一劳永逸之法。我们需要学会的是理性面对,而非彻底逃避。
在此,也想对正处于负债阶段的朋友分享几点建议:
1、调整心态,做好长期规划:面对较大债务,指望短期内迅速还清往往不现实。与其焦虑,不如制定可持续的还款计划,逐步积累,稳扎稳打。
2、了解权益,依法应对:负债需要承担相应责任,但也享有合法权益。如遇侮辱、骚扰等违规行为,应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3、着眼未来,不被当下困住:债务压力是暂时的,收入水平和发展机会却可以不断提升。不必用当前的困难定义未来的可能。
4、专注生活,保持身心健康:负债不是生活的全部。维持正常作息、保持积极心态,才有更多精力去解决问题。
5、必要时,尝试新环境:如果原有圈子带来较大压力,在条件允许时,换个环境或许能带来新的心态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