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加珍惜宝贵经验加快建设网络强国

网信天津 2024-05-17 19:41:56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30年,是跨越发展,驱动转型的30年;是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30年;是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30年;是安全发展,依法治理的30年。30年来,中国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道路,形成了宝贵经验,总结起来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为民服务、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

  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30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特别是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网络强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始终坚持把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互联网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坚持党管互联网,就是要确保党对网络空间的领导权。30年来,我们在互联网领域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行政等多手段并用的全方位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实现了互联网在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有力维护了互联网安全稳定运行,有力促进了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功能和形态不断拓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30年来,中国互联网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各国加快科技发展步伐,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必须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在互联网领域形成以技术、人才、产业、标准、法规等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中国正积极推进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化,以信息化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增长点。

  坚持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中国互联网走过了从无到有、由有到优的历程,不仅在网民数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而且从技术到产品再到产业也实现了跨越式进步,成为世界网民数量最多、移动互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网络应用最丰富、互联网企业最活跃的国家之一。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网络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上,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努力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0年来,中国互联网不仅自身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带动了全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30年来,中国互联网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确保我国互联网发展行稳致远。短短30年时间,我国互联网走出了一条从学习模仿、成长繁荣到齐头并进甚至局部领先的发展之路。我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大步前进和赶超令世界瞩目。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互联网安全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安全才能更好发展,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发展。30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制定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网络安全“四梁八柱”基本确立。建立健全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印发《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协调和通报工作机制,与各地区、各部门、有关中央企业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汇集信息、监测预警、通报风险、响应处置,构建起“全国一盘棋”的工作体系。持续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重点工作,着力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有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权益。网络安全产品体系和产业链逐步完善,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为国家网络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信息革命时代潮流浩荡前行,网络空间承载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互联网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网络强国建设承载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殷切期望。站在互联网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我们将笃行不怠不负时代、踔厉奋发不负人民,继续书写网络强国建设新的宏伟篇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邮电报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施娇娇、吕昕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