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脉歌诀
浮洪濡芤革散;沉伏牢弱;迟缓涩结;数促疾动;
虚细微代短;实大弦长紧滑

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濡洪,芤革散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如水上漂木。主表证,或虚阳浮越证。
濡脉:浮细无力,如絮浮水。主虚证或湿困。
洪脉:脉体宽大,来盛去衰,如波涛汹涌。主气分热盛,阳明热盛。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失血、伤阴。
革脉:浮而弦急,中空外坚,如按鼓皮。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证。
散脉:浮大无根,至数不齐,稍按则无。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的危重证。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伏牢弱
沉脉:轻取不应指,重按始得。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伏脉: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主邪气内伏或厥证。
牢脉:沉而有力,实大弦长。主阴寒内盛或癥积。
弱脉:沉细无力,按之欲绝。主阳气虚衰。

三、迟脉类(脉率缓慢)迟缓涩结;
迟脉: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少于60次)。主寒证。
缓脉:一息四至,来去和缓。主湿证或脾胃虚弱。
涩脉:脉来艰涩,如轻刀刮竹。主气滞血瘀或精血亏虚。
结脉:脉来缓慢,时有止歇,止无定数。主阴盛气结或气血虚衰。

四、数脉类(脉率快速)数促疾动;
数脉:一息五至以上(每分钟90-120次)。主热证。
促脉: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阳热亢盛或气血痰食阻滞。
疾脉:一息七至以上。主阳极阴竭。
动脉:短促有力,形如豆粒滚动,在指下可感受到一个小的区域力道强劲,有滚动的感觉,剧烈的疼痛和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细微代短;
虚脉:三部脉举按皆无力。主虚证。
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主气血大衰。
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主气血两虚或湿证。
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主脏气衰微、风证、痛证,亦可见于孕妇。
短脉:首尾俱短,不能满部。主气病。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实大弦长紧滑
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主实证。
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主痰湿、食积或妊娠。
紧脉:脉来绷急,如绞转索。主寒证、痛证。
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
长脉:首尾端直,超过本位。主阳证、热证、实证。
大脉:脉体宽大,但无汹涌之势。主病热或虚证。
以上脉象特征及主病需结合临床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判断。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但需与望、闻、问三诊相互印证,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脉诊歌
常脉从容节律匀, 不迟不数不浮沉, 一息四至和缓象, 特点须记胃根神。
异常病脉二十八, 浮沉迟数虚实加,
长短洪微紧缓脉, 芤革弦牢涩与滑,
散细虚动濡和弱, 促结代疾至数查。
浮脉轻取皮肤得, 重按稍弱表证逢,有力表实无力虚, 久病阴竭证可惊,
芤脉伤阴失血病, 边实中空似捻葱,散浮不齐名散脉, 脏腑精亏病危顷。
沉脉重按筋骨寻, 病主里证虚实分,有力邪实气血困, 无力虚损内伤因,
伏脉推筋着骨取, 霍乱亡阳厥逆深,实大弦长名牢脉, 癥瘕积聚病属阴。
一息三至脉名迟, 病主寒证分虚实,有力实寒血凝滯, 无力阳衰不可疑,
四至和缓正常脉, 缓弱脾虚或伤湿。
数脉一息六至通, 热证脉快血沸腾, 有力而数阳热盛, 数而无力阴虚成,
疾脉一息七八至, 热极阳亢阴液空。虚脉举按无力空, 主虚气短汗怔忡,
数脉指脉搏急促,一息五至以上,典型为六至,对应脉搏每分钟约100-139次,多因外邪侵袭或阴阳失调导致阴气虚,阳气相对偏亢,化为火热之邪,驱迫气血运行加速。实热证(阳热盛),脉象特点:数而有力,脉搏强劲。主病:外感热病(如感冒、肺炎)或内伤实火(如胃火、肝火),表现为高热、烦躁、口舌生疮等。治疗原则:宜用清凉泻火法。虚热证(阴虚成)脉象特点:数而无力,脉搏细弱。主病:久病阴虚或气血亏虚,虚火内生,可见潮热、盗汗、失眠等。治疗原则:宜用温补或滋阴降火法。与其他脉象的鉴别,紧脉:如按绳索,张力大,主寒证、痛证。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主痰饮、食积或妊娠。促脉:数而时止,脉律不整,主热盛或瘀血。

经来左关尺脉洪, 尺脉不至经难行, 月经闭止查尺脉, 涩为血虚滑实情。
当月经即将来潮时,女性的左关脉和左尺脉会出现洪大的脉象。这种脉象洪大满指,尤其以关尺部位为明显,同时可能伴有左尺脉大于右尺脉,或左手关尺脉洪大于右手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经期脉象,表明气血充盈,月经将至。如果尺脉(通常指左尺脉)微弱或几乎摸不到,往往提示月经运行不畅,可能出现经量少、经期延迟等问题。此时,寸关脉可能调和,但尺脉绝不至,是月经不利的征兆。诊断闭经时,应重点检查尺脉的脉象,闭经有虚实之分,需通过尺脉的细微变化进行辨别:如果尺脉呈现微涩或细弱的脉象,多属于气血俱虚或血虚经闭。涩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主精血亏损,不能充盈脉道。滑实情:如果尺脉呈现滑的脉象,则多属于实闭证,如痰湿阻滞或气血充实导致的经闭。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已婚停经变饮食, 脉滑冲和孕可知, 积聚沉结痨脉数, 必不兼滑辨何疑。
已婚女性停经后出现饮食变化(如择食、恶心等),若脉象呈现滑而冲和的特征,可作为妊娠的参考依据。但需注意,滑脉并非妊娠独有,还需结合其他症状和现代医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妊娠脉象(滑脉)的典型表现为: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具体而言:
早期妊娠:左寸脉(心经)浮滑之象明显于右寸,是聚心血以养胎的现象。
中晚期妊娠:脉象逐渐转为两尺滑数搏指,异于寸部阳脉,为胎气鼓动之征。
关键鉴别点:妊娠脉象冲和,即虽滑但柔和有力,无弦、涩、沉等病理性脉象。
积聚沉结与劳脉的脉象特点,积聚沉结:多因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阻滞所致,脉象常表现为弦紧沉结或沉伏,与妊娠滑脉的流利圆滑明显不同。劳脉数:劳损(如气血亏虚)导致的脉数,常兼涩,即脉数而往来艰涩,与妊娠脉数必兼滑的特征相反。
将产尺脉如转珠, 中指顶节旁之处, 非正产时则无脉, 腹痛连腰将娩出。
妊娠中晚期,尺脉(主肾与胞宫)因胎气鼓动而呈现滑数有力的脉象,触感如珠滚盘,且搏动感明显强于寸关脉。这种脉象反映肾气旺盛以养胎,胞宫气血充盈。临产时,尺脉进一步转为急浮滑大,同时中指顶节旁(即“离经脉”)的动脉搏动显著增强,此为胎儿即将娩出的征兆。若未临产,此脉象则不明显。脉象变化常与腹痛连腰等产前症状同步出现,提示气血下聚胞宫,推动胎元下行。

阳气不敛脉浮大, 阴血亏损脉不充。
实脉举按有力长, 实证高热便燥狂,
正盛邪实相搏结, 气血壅盛脉坚强,滑脉流利应指圆, 病主食火和饮痰,
冲和有力正常象, 妇女妊娠五月间, 动脉滑数主惊痛, 跳突如豆显于关。
涩脉细迟往来难, 三五不调应指端, 气滞血瘀涩有力, 伤精血少无力艰。
长脉首尾端直长, 超过本位指下详, 若兼和缓气血盛, 肝亢热实脉满张 。
首尾缩短名短脉, 寸尺部位不能延, 若兼无力气虚象, 有力气滞痰食显。
洪脉洪大有力强 ,来盛去衰证属阳, 三焦实火邪热盛, 血行加速脉扩张。
细脉如线但清晰, 病主诸虚又主湿, 虚则气血不充脉, 湿压脉道细可知。
濡脉浮细弱沉细, 微脉欲绝皆主虚。 弦脉端直似琴弦, 病属肝胆痛饮痰。
紧脉绷急数有力, 脉道拘急痛因寒, 革主半产亡精血, 如按鼓皮浮而弦。
代脉缓止有定数, 脏气衰竭亏损名。 结脉缓止无定数, 痰结气滯阴寒凝 。
促脉数而时一止, 气滯血瘀阳热成。 脉象繁多不易记, 须抓纲领找规律,
近代分类有六纲, 浮沉迟数与虚实, 浮类为纲芤革散, 沉纲伏牢为一系。
迟类为纲缓结代, 数疾促动相接续, 虚细濡弱微涩短, 实长洪滑弦紧具。
疾病复杂脉相兼, 二合三合脉相关, 浮兼紧数缓滑脉, 病位表寒热虚痰,
沉兼涩弦缓迟象, 血瘀气滯与虚寒, 弦数肝火紧寒痛, 弦细血亏郁在肝,
弦细而数阴虚证, 数而弦滑肝热痰。
新病脉浮洪数实, 久病脉沉细弱虚, 脉证相应名顺证, 正盛邪衰病多吉,
若见相反名为逆, 邪盛正衰病难医, 脉证还需辨真假, 舍假从真方术施。
败脉皆无胃根神, 真脏脉见危证寻。 釜沸鱼翔阴阳绝, 弹石解索肾难存,
屋漏雀啄胃脾绝, 偃刀转豆绝肝心, 麻促虾游营卫败, 十怪危象死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