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发布最新研究显示,关税上调对通胀的影响呈现 “短期降温、长期反弹” 的特殊规律:短期内通胀会小幅下降,但后续将超过无政策变动时的水平,同时伴随失业率的短暂波动。这一结论为评估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经济影响提供了新的学术参照。

AI制图
这项由经济学家哈尔伯斯莱本、霍尔达和内基奥完成的研究,基于发达经济体 40 年国际数据展开分析,首次明确揭示了关税对通胀的滞后性冲击。研究指出,关税上调后,消费者和企业会因成本预期收紧而减少支出,直接导致经济活动放缓,通胀随之暂时下降;但随着经济活动逐步回暖,被抑制的需求与关税推升的成本叠加,会使通胀率反弹至更高水平。
具体数据显示,平均关税税率每提高 1%,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年后失业率通常上升约 10 个基点,但该影响在次年便会消退;通胀率最初会下降 10 个基点,这一降温效应在第一年内逐渐消失,随后两年通胀率将累计回升 10 个基点,最终超过政策干预前的水平。这与此前消费者和部分经济学家预期的 “价格小幅上涨后趋于稳定” 形成明显差异。
研究同时剖析了关税影响的复杂性。作者指出,关税直接导致商品在海关环节价格上升,但企业可能通过压低利润率、调整供应链等方式部分吸收成本,消费者也可能改变购买习惯,加之贸易伙伴的报复措施,使得短期影响难以精准预判。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特别强调,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 “在规模和范围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其加权平均关税率已从年初的 2.5% 飙升至 13.6%,现有研究结论的适用性需谨慎考量。
当前这一研究结论已引发广泛关注。此前特朗普政府曾豁免部分农产品关税,间接承认关税推高物价的现实,而瑞银集团最新报告显示,现行关税政策已使美国家庭实际收入增长被通胀吞噬,核心 PCE 通胀率受其影响将增加 0.8 个百分点。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虽认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但也暗示美联储需通过政策调整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分析人士指出,该研究揭示的 “先降后升” 规律,意味着关税政策可能引发通胀与就业的短期波动,而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特殊性可能加剧这种波动风险。目前,美联储正面临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张力,这一研究结论或将为后续货币政策调整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