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那年,他还是个懵懂少年,父亲声称要去北京闯荡,留下支离破碎的家。
整整16年,他从青涩少年蜕变为身家千万的职场精英,却始终无法释怀那个背叛家庭的男人。
当他终于站在父亲的豪华宅邸前,准备讨个说法时,开门的却是父亲和一个陌生女子。
面对这位身穿睡衣、亲昵喊着父亲名字的“第三者”,他怒气冲冲准备责骂,却在对视的瞬间,如遭雷击,整个人僵住了。
那张脸,他怎么可能不认识?
1
李昊然推开车门,深深吸了一口气。
北京西山御景小区的入口就在眼前,红色砖墙和高大的铁门,还有那个穿制服的保安,都在默默宣示这里的尊贵与封闭。
他从背包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文件夹,整理了一下西装和领带,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门卫。
“我来找张建国先生,有份合同需要他亲自签字确认。”
保安上下打量着李昊然,眼神带着几分审视。
“张总没跟我说有客人要来。”
李昊然露出礼貌的微笑。
“是临时决定的,刚试着打电话没联系上。”
他递上一张名片。
“我是京华科技的产品总监。”
保安犹豫了一会儿,接过名片瞅了两眼,然后拿起对讲机低声说了几句。
“行,8号别墅,你自己过去吧。”
李昊然点头表示感谢,踏进了这个他从未涉足的高档小区。
小区里绿树成荫,街道整洁得一尘不染,路边停着的全是价值不菲的豪车。
他的脚步有些沉重,不仅仅因为眼前的奢华景象,更因为即将面对的那个人。
16年,这是他与父亲分离的岁月。
16年,足够一个少年成长为事业有成的精英,也足够让思念化作深深的怨恨。
他跟着导航,很快就找到了8号别墅。
那是一栋三层独栋别墅,门前停着一辆崭新的奔驰,建筑风格简约却透着奢华,门前的花坛里种着修剪精致的矮树。
李昊然站在门前,抬头凝视这座价值连城的房子,母亲的模样在脑海中浮现。
他想起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母亲摔断了腿,他从冰冷的街道跑向医院,摔了好几次,衣服全被雪水浸透。
而那个“在北京事业有成的父亲”,只在电话里冷淡地说了一句“照顾好你妈”,然后多转了一万块钱。
想到这里,李昊然鼻子一酸,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他深吸一口气,伸手按响了门铃。
门铃声在别墅里回荡,他的的心跳也随之加速。
过了十几秒,门被打开了。
一个穿着得体西装、头发略显花白的中年男人出现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件。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男人看到李昊然的瞬间,脸色变得煞白,手中的文件滑落在地,纸张散了一地。
“昊……昊然?”
张建国的声音沙哑,带着颤抖,眼中满是震惊。
李昊然冷笑了一声。
“爸,好久不见。”
那一年,李昊然只有12岁。
家住河南洛阳,一个不算大的城市。
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偏南的老小区,两室一厅,七十多平米的房子,空间不大,但一家三口生活得还算温馨。
父亲张建国在当地一家国企做中层管理,母亲王静怡是县医院的护士,家庭收入在当地算中上水平,日子过得还不错。
李昊然那时是班上的学霸,考试总是名列前茅,老师常夸他是“别人家的孩子”。
周末,父亲会带他去附近的公园打篮球,回家路上还会给他买个冰淇淋。
这样平静的生活,在那年春天被彻底打破。
“建国,你真的想好了吗?”
晚饭后,王静怡坐在沙发上,表情复杂地看着正在收拾行李的丈夫。
张建国点了点头。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北京总部需要人,这次调职能升职加薪,我不能错过。”
他停下手里的活,看向王静怡。
“静怡,你知道我一直想干出一番事业。在洛阳,机会太少了。”
“可为什么不能全家一起搬过去?”
王静怡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跟你说过,总部规定新调过去的员工要先考察一年,稳定后再考虑家属随迁。”
张建国继续整理行李。
“一年很快就过去了,等我在北京站稳脚跟,就接你们过去。昊然现在学习正关键,换学校太折腾。”
王静怡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这时,李昊然拿着作业本从房间走出来。
“爸,这道题我不会。”
看到儿子,张建国的表情变得柔和。
“来,爸爸帮你看看。”
他放下手里的衣服,接过作业本,坐到书桌前。
李昊然瞥了一眼半开的行李箱。
“爸,你要去哪儿?”
“爸爸要去北京工作一段时间。”
张建国揉了揉儿子的头。
“北京远吗?”
“坐高铁五个小时就到。”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张建国笑了笑。
“等爸爸在北京站稳了,就接你和妈妈过去,咱们一家人在北京生活。”
他指着作业本上的题目。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你看……”
李昊然心不在焉地听着父亲讲解,眼睛却不时瞄向那个行李箱。
三天后,在火车站的站台上,张建国拖着行李箱,一家三口站在检票口前。
“静怡,家里就拜托你了。昊然,你要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
张建国的语气带着不舍。
王静怡点点头,强忍着泪水。
“你在北京也要照顾好自己,有空多打电话回来。”
“一定。”
张建国蹲下身,看着儿子。
“昊然,爸爸去北京工作,你要乖乖的,明白吗?”
李昊然点点头。
“爸,你什么时候接我们去北京?”
“很快,最多一两年,爸爸保证。”
张建国摸着儿子的头,眼中泛着泪光。
火车进站的广播响起。
“爸爸得走了。记住,爸爸永远爱你们。”
张建国最后拥抱了妻子和儿子,转身走向检票口。
李昊然站在原地,目送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他不知道,这一别,竟是16年。
2
最初几个月,张建国每周都会打电话回家,关心家里的事,也会分享他在北京的工作和生活。
电话里,他说自己住在公司安排的宿舍,虽然条件简陋,但离公司近,很方便。
每个月,他都会按时汇钱回家,金额比在洛阳时多了不少。
有时候,他还会寄些北京的特产回来,比如云南白药、大碗茶、老北京点心,还有各种小礼物。
李昊然上学时,会骄傲地跟同学炫耀。
“我爸在北京工作,是大公司的经理。”
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
然而,时间一长,父亲的电话渐渐少了,从每周一次到两周一次,再到一个月一次。
李昊然13岁生日那天,父亲的电话准时打来。
“昊然,生日快乐!爸爸给你寄了礼物,过两天就能收到。”
“谢谢爸。”
李昊然趴在电话旁。
“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们?”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爸爸最近工作很忙,暂时回不去。不过我争取过年回来,好不好?”
“好。”
李昊然嘴上答应,心里却有些不信。
过年时,父亲果然没回来,只在除夕夜打了个电话,说公司年底太忙,脱不开身。
那年春节,李昊然和母亲两个人吃年夜饭,看着春晚,听着窗外的鞭炮声,节日的气氛里透着一丝孤单。
随着时间推移,父亲在家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他的电话变得敷衍,内容也越来越少,通常只是简单问问家里情况,就匆匆挂断。
他不再详细讲北京的生活,只淡淡一句:“一切都好,你们别担心。”
客厅墙上挂着全家福,那是父亲离开前一年拍的。
照片里,父亲的手搭在李昊然的肩上,笑得灿烂。
可随着时间流逝,这个笑容在李昊然的记忆中越来越模糊。
14岁那年,李昊然放学回家,看到母亲坐在沙发上,手里攥着一张纸,眼眶红肿。
“妈,你怎么了?”
听到儿子的声音,王静怡赶紧把纸塞进兜里,擦了擦眼泪。
“没事,刚才切洋葱辣了眼睛。”
她勉强挤出笑容。
“快去做作业吧,我去做饭。”
李昊然点点头,走进自己房间。
晚上,他起床喝水,路过父母卧室时,听到母亲低低的哭声。
他轻轻推开门,看到母亲坐在床边,手里拿着那张纸,泪流满面。
“妈?”
王静怡慌忙擦干眼泪,把纸藏到枕头底下。
“昊然,怎么还没睡?”
“妈,你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爸出事了?”
母亲挤出一个笑容。
“没事,你爸好好的,在北京工作挺顺利。”
“那你为什么哭?”
“妈妈只是想你爸了,你别多想。”
王静怡拉着儿子坐下。
“昊然,妈妈和爸爸都爱你,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爱你。”
李昊然点点头,心里却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
他悄悄回到房间,却怎么也睡不着。
半夜,他轻手轻脚来到父母卧室,母亲已经睡着,眼角还挂着泪痕。
他小心翼翼从枕头下抽出那张纸,借着月光看清了上面的内容。
那是一张偷拍的照片,模糊的画面里,父亲和一个年轻女子在餐厅吃饭,两人举杯对视,笑得亲密。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你老公在北京的新生活,自己看着办。”
李昊然只觉得天旋地转,手指颤抖。
他把照片放回原处,蹑手蹑脚回到房间,钻进被窝,眼泪止不住地流。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父亲迟迟不接他们去北京,为什么电话越来越少,为什么承诺的团聚一拖再拖。
因为父亲在北京有了新生活,有了新家庭,他和母亲,已经被抛弃了。
初中最后一年,李昊然变成了班里的“问题少年”。
他原本的优异成绩一落千丈,开始逃课、打架,对老师的话置若罔闻。
曾经那个乖巧的学霸,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满身戾气的少年。
班主任找他谈了好几次,都没什么效果。
“李昊然,你最近是怎么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班主任看着低头不语的少年,语重心长。
“你成绩一直很好,继续这样下去,考重点高中没问题。可现在看看你,作业不交,上课睡觉,还跟人打架。”
李昊然沉默不语。
“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听到这话,李昊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痛苦。
“没有。”
班主任叹了口气。
“那你告诉我,你为什么变成这样?”
李昊然盯着窗外,沉默了许久,突然开口。
“老师,如果有人一次又一次承诺却不兑现,我们还该不该相信他?”
班主任愣了一下。
“这个……人总会有失信的时候,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做不到。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完全不信他。”
“可如果他是故意骗人呢?”
李昊然的声音有些发抖。
“如果他根本不想兑现,只是在敷衍我们,我们还要相信他吗?”
班主任看着他痛苦的表情,猜到了几分。
“这是你家里的事吧?是你父亲?”
李昊然没回答,但脸上的泪痕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昊然,我不知道你家发生了什么,但我想告诉你,不管怎样,你不能放弃自己。”
班主任把手放在他肩上。
“你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的错惩罚自己?就算为了你妈妈,你也得好好学习,争取出人头地。”
李昊然抬起头,泪痕渐渐干涸。
“您说得对。”
从那以后,李昊然重新开始努力学习,但性格变得更加内向。
他不再跟同学提起自己的家庭,尤其是父亲。
有人问起父亲的情况,他只简单说:“在北京工作。”
然后赶紧换话题。
中考那年,李昊然以全市第三的成绩考进重点高中。
母亲特意请假,陪他去学校报到。
回家的路上,王静怡欲言又止。
“妈,有什么事就说吧。”
李昊然看出母亲的犹豫。
“昊然,你爸说,想让你去北京上高中。他在那边已经联系好了一所重点学校。”
李昊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母亲。
“你想让我去北京?”
王静怡摇摇头。
“我当然舍不得你。但我怕耽误你的前途,北京的教育资源比洛阳好多了。”
李昊然笑了笑,继续往前走。
“我哪儿也不去,就在洛阳上学。”
“昊然,你是不是还在生你爸的气?”
“没有。”
李昊然语气平静。
“我只是不想去北京。我在洛阳有朋友,有熟悉的老师,成绩也不错,没必要去北京重新适应。”
看着儿子倔强的背影,王静怡叹了口气,没再多说。
高中三年,李昊然全身心投入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他参加各种竞赛,拿了不少奖项,成了学校的骄傲。
但他依然沉默寡言,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也没什么朋友。
高二那年,一场意外打破了平静。
王静怡一次夜班时不小心从楼梯摔下,腿摔断了,腰椎也受了伤。
李昊然接到医院电话时,正在上晚自习。
他二话不说,抓起外套就冲出教室。
那天晚上,雪下得很大,路滑得厉害,他在去医院的路上摔了好几次,衣服全湿透了。
到了医院,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他的心都碎了。
“妈,你没事吧?”
王静怡挤出一个笑容。
“没事,就是腿断了,养段时间就好了。”
“医生怎么说?”
“要做手术,装个钢板。”
王静怡犹豫了一下。
“昊然,手术费有点贵……”
李昊然明白母亲的意思。
“我去给爸打电话。”
他走到走廊,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喂,爸?”
“昊然?这么晚了有事吗?”
电话里,张建国的声音带着困意。
“妈摔断了腿,要做手术,手术费大概五万。”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我最近工作忙,回不去。你明天去银行,我转十万过去,够吗?”
“够了。”
“要不要请个护工?”
“不用,我请假在家照顾妈。”
李昊然的语气越来越冷。
“那……有什么需要就给我打电话。”
挂了电话,李昊然站在走廊,望着窗外的大雪,眼眶发热。
他用力擦了擦眼睛,深吸一口气,回到病房。
母亲躺在床上,望着窗外出神。
“妈,我跟爸说了,他明天转十万过来。”
王静怡转过头,勉强笑了笑。
“你爸说什么?”
“他说工作忙,回不来。”
王静怡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恢复平静。
“没事,他在北京忙工作,咱们自己能行。”
看着母亲强装的笑容,李昊然心中的某根弦彻底断了。
他在病床边坐下,握住母亲的手。
“妈,你别再瞒我了。我都知道了。”
王静怡一愣。
“知道什么?”
“爸出轨的事。”
说出这句话,李昊然感到一种解脱。
3
王静怡的手微微颤抖,但她没否认。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三年前,我看到了那张照片。”
王静怡闭上眼,泪水滑落。
“对不起,昊然。妈妈不想让你担心,才一直瞒着你。”
“妈,该说对不起的是爸,不是你。”
李昊然的声音异常平静。
“从今以后,我不会再麻烦他。咱们自己能过得好。”
王静怡睁开眼,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既心疼又欣慰。
“昊然,你长大了。”
高考那年,李昊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
录取通知书寄到家时,王静怡既开心又担忧。
“昊然,恭喜你!北大可是全国最好的大学。”
李昊然笑着接过通知书,看了又看。
“我终于要去北京了。”
听到这话,王静怡表情复杂。
“你特意选的北京学校?”
李昊然没回答,只是小心地把通知书放进抽屉。
“昊然,你去北京……是为了学业,还是为了……”
“都有。”
李昊然转身看着母亲。
“妈,我不骗你。选北大,一是因为它确实好,二是我想看看爸这些年在北京到底过得怎么样。”
王静怡叹了口气。
“你爸知道你考上北大了吗?”
“没告诉他。”
李昊然的语气平静。
“这几年,除了问他要钱,我们几乎没联系。”
王静怡走过来,拉住儿子的手。
“昊然,妈想跟你说句话。”
她深深地看着儿子。
“不管你在北京发现什么,记住,那是大人之间的事。你要为自己而活,别被怨恨牵着走。”
李昊然点点头。
“我知道,妈。我会好好学习,不会让你失望。”
王静怡眼眶泛红。
“妈从没对你失望过。你能考上北大,妈已经很骄傲了。”
出发前一晚,李昊然收拾行李时,看到母亲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盒子。
“昊然,妈有东西给你。”
她走进房间,把盒子放在床上。
“这是什么?”
李昊然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些信件和照片。
“这些年,你爸寄来的东西,我都留着。”
王静怡的声音有些颤抖。
“虽然他做错了,但他毕竟是你爸。我不想让你带着怨恨长大。”
李昊然翻看照片,大多是父亲在北京的生活照,有景点自拍,有办公室工作照,还有写着“想你们”的明信片。
最新一张照片是去年拍的,父亲西装革履,站在一栋高楼前,旁边是几个同样西装革履的男人,像是参加什么活动。
“这是……?”
“你爸去年参加公司活动寄来的。”
王静怡指着照片上的高楼。
“这是他工作的地方,京华科技。”
李昊然盯着照片,若有所思。
“昊然,你到了北京,可以去看看你爸。”
王静怡犹豫了一下。
“但……别冲动,好吗?”
李昊然没回答,只是默默把照片和信件放回盒子。
“时间不早了,妈,你早点休息,明天还要送我去火车站。”
王静怡点点头,走到门口又回头。
“昊然,不管发生什么,妈永远爱你。”
李昊然抬头,笑了笑。
“我知道,妈。我也爱你。”
第二天一早,李昊然提着行李,在火车站与母亲告别。
“昊然,到了北京给我打电话。”
王静怡拉着儿子的手,反复叮嘱。
“知道了,妈,你在家照顾好自己。”
“你在学校要好好吃饭,别光顾着学习,身体要紧。”
“嗯,我会的。”
广播里传来火车进站的通知。
李昊然看着母亲,突然弯腰抱住她。
“妈,我爱你。”
王静怡的眼泪瞬间涌出。
“妈也爱你,儿子。”
火车进站,李昊然拎起行李,走向检票口。
站台上,王静怡看着儿子的背影,想起16年前,也是这个火车站,她目送丈夫离开。
如今,她送走的是自己的儿子。
她有些恍惚,时光飞逝,唯一不变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深爱。
4
北京的生活比李昊然想象的更忙碌充实。
大学课程繁重,活动五花八门,他很快适应了新环境。
开学第一周,辅导员找他谈话。
“李昊然,我看了你的档案,成绩很优秀,但家庭情况有点特殊?”
李昊然沉默了一下。
“我父母分居,妈在洛阳,爸在北京工作。”
辅导员点点头。
“你爸在北京?他知道你考上北大了吗?”
“应该不知道,我们很少联系。”
看到辅导员惊讶的表情,李昊然补充道。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更习惯独立生活。”
辅导员没再追问。
“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
大学里,李昊然保持优异成绩,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很快在班里有了好人缘。
他性格稳重,做事认真,被选为学习委员,负责组织学习小组和联系老师。
课余时间,他常去图书馆自习,或参加辩论社和志愿活动。
唯独提到家庭话题时,他总是回避,或简单带过。
大二那年,李昊然加入了学校的创业协会,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中一位学姐叫陈若琳,是协会会长,比他大两届,管理学院的优等生。
陈若琳为人热情,能力出众,在学校有“女强人”的称号。
她组织的创业沙龙和企业参观活动,让李昊然大开眼界。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昊然和陈若琳被分到同一个项目组,负责一个校企合作的案例分析。
两人经常熬夜讨论方案,渐渐熟悉起来。
“李昊然,你分析问题的角度很独特,思路也很清晰。”
一次讨论后,陈若琳夸他。
“谢谢学姐。”
李昊然有些不好意思。
“不用谢,这是你的本事。说真的,你的背景分析很棒,考虑了很多别人想不到的点。”
陈若琳翻看着他的报告。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考研还是工作?”
李昊然想了想。
“可能会直接工作,我更喜欢实际操作。”
“我也是这么想的。”
陈若琳笑了笑。
“学校里的理论重要,但商场的复杂性只有实践中才能学到。”
她合上笔记本。
“下周我们协会有个企业参观,去京华科技,你有兴趣吗?”
听到“京华科技”,李昊然心跳加速。
那不是父亲工作的公司吗?
“京华科技?就是那个做企业软件的公司?”
“对,现在已经是行业龙头了。他们新开发了一套管理系统,市场反响很好。”
陈若琳兴奋地说。
“我们协会跟他们有合作,这次能接触到高管,是个好机会。”
李昊然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好,我去。”
参观那天,李昊然特意穿了套正式西装,打好领带,像个刚入职场的年轻人。
二十多人在陈若琳的带领下,来到京华科技的总部大楼。
那是一栋中关村的现代化办公楼,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进入大厅,迎接他们的是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和几位部门经理。
李昊然的目光在他们脸上扫过,没看到父亲。
参观中,他们看了产品展示厅、开发部门、市场部门,还去了员工休闲区和餐厅。
李昊然一边听讲解,一边留意每个经过的员工,希望能偶遇父亲。
“这位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讲解员注意到李昊然走神,问道。
“我想问,贵公司的管理层结构是怎样的?”
李昊然回过神,提出一个专业问题。
“我们公司采用扁平化管理结构……”
讲解员详细介绍公司架构,李昊然认真听着,注意到墙上的高管照片。
其中一张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很面熟。
照片下的名牌写着“张建国,副总裁”。
李昊然的心猛地一跳。
那是他父亲,16年未见的父亲。
5
他比记忆中老了些,头发有些花白,但气质更沉稳,像个成功人士。
“这是我们张副总,负责产品研发,他今天不在公司,下次有机会可以请他来分享。”
讲解员介绍道。
李昊然心不在焉地点点头,目光仍停在照片上。
参观结束后,他们在会议室听了几位经理分享职业规划。
会后自由交流时,陈若琳作为会长,主动跟经理们交谈,李昊然则走到宣传册桌前翻看。
他很快找到父亲的介绍:
“张建国,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曾在多家知名IT企业任职,2007年加入京华科技,现任副总裁,负责产品研发,主导多个核心产品开发……”
让李昊然意外的是,介绍里写着父亲“已婚,有一子在读高中”。
高中?这显然是假的。
他已经是大学生了。
这意味着父亲在公司隐瞒了真实的家庭情况。
还是说……父亲有了新家庭,甚至有了新孩子?
这个念头让李昊然头晕目眩。
“李昊然,你没事吧?脸色不太好。”
陈若琳走过来,关切地问。
“没事,可能有点累。”
李昊然勉强笑了笑,把宣传册放回去。
“学姐,你认识这里的张副总吗?”
他装作随意地问。
“张建国?听说过,是公司元老,技术出身,现在管产品研发。”
陈若琳回忆道。
“他很少参加这种活动,听说为人低调,但业内口碑很好。你对他感兴趣?”
李昊然摇摇头。
“只是看到介绍,觉得他经历挺厉害。”
回到学校后,李昊然立刻上网搜索父亲的信息。
他找到了一些行业峰会的照片和署名文章,但关于私生活的消息几乎没有。
大三那年,李昊然的生活有了转机。
通过陈若琳的推荐,他获得了京华科技的实习机会,在市场部做产品助理。
这个岗位虽不直接接触父亲的部门,但能进入公司,了解更多信息。
入职第一天,他被分到一个四人小组,负责一款新产品的市场调研。
小组长是个三十多岁的女性,姓周,经验丰富,说话干脆。
“你是北大的学生?不错,有什么特长?”
周组长在自我介绍后问。
“我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研究,对产品有点了解。”
李昊然回答得中规中矩。
“好,你先负责市场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下周一交初稿。”
周组长递给他一个文件夹。
“有问题随时问我或组员。”
李昊然点点头,接过文件夹。
接下来的日子,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很快在小组里崭露头角。
他的分析报告逻辑清晰,观点新颖,得到了周组长的高度评价。
“干得不错,李昊然,你的工作很出色。”
一次部门会议后,周组长把他叫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