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马克龙“循环利用”总理:将已辞职的勒科尔尼再次任命为总理

当马克龙总统再次将辞职仅4天的勒科尔尼推回总理宝座时,法国政坛的荒诞剧达到了新高度。这位62岁的中右翼政客仿佛成了爱丽舍

当马克龙总统再次将辞职仅4天的勒科尔尼推回总理宝座时,法国政坛的荒诞剧达到了新高度。这位62岁的中右翼政客仿佛成了爱丽舍宫的“回锅肉”,在短短27天内完成“上任-辞职-再上任”的魔幻三连跳,连巴黎街头的咖啡馆侍者都打趣:“总理的椅子是不是装了弹簧?”

10月6日,勒科尔尼以“党争激烈、议会分裂”为由递交辞呈,创下法国第五共和国总理最短任期纪录。然而,马克龙显然不愿轻易放弃这位技术官僚——10月10日晚,总统府突然宣布勒科尔尼“二进宫”,要求其在年底前通过2026年财政预算案。更戏剧性的是,勒科尔尼在社交媒体发文时,背景图竟是议会大厦前燃放的庆祝烟花——这原本是民众为贝鲁政府倒台而狂欢的场景。

“这就像你炒了鱿鱼,结果发现没人接锅,又把前员工请回来加班。”法国《世界报》如此调侃。事实上,马克龙的选择实属无奈:自2022年议会选举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后,他的执政联盟已失去多数席位,而极左翼“不屈法国”和极右翼国民联盟均拒绝合作。勒科尔尼的“回炉”,本质是马克龙在政治孤岛中的最后挣扎。

勒科尔尼的首次辞职绝非偶然。10月5日晚,他提交的新内阁名单成为导火索:尽管更换了国防部长等关键职位,但核心成员仍以马克龙派系为主,引发共和党等盟友强烈不满。更致命的是,他要求新政府成员承诺“不参加2027年总统选举”,直接触碰了政党利益红线。

“这就像要求厨师放弃开餐厅,却让他继续炒菜。”极左翼领袖梅朗雄如此讽刺。而极右翼国民联盟主席巴尔代拉则趁机发难,呼吁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党内,共和党主席勒塔约暗示退出执政联盟,左翼社会党则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勒科尔尼在辞职声明中直言:“部分政党为2027年选举争斗,完全不顾国家利益。”

法国政坛的动荡,实则是经济与社会矛盾的总爆发。2025年,法国公共债务占GDP比重达114%,财政赤字率5.8%,远超欧盟3%的红线。为缓解压力,贝鲁政府曾计划削减438亿欧元支出,包括冻结养老金涨幅、取消公共假日,结果引发全国性罢工,8万军警上街维持秩序。

社会层面,移民问题成为撕裂国家的导火索。法国6800万人口中,移民及后代达820万,其中非洲移民占比近半。极左翼主张扩大移民权益,极右翼则呼吁“法国人优先”,双方在街头频繁冲突。2024年,巴黎郊区移民聚居区的犯罪率比市区高40%,加剧了民众对移民的不满。

政治上,议会“三足鼎立”导致任何改革都难以推进。2024年议会选举后,左翼联盟、马克龙派和极右翼国民联盟各占约三分之一席位,形成“谁也赢不了,谁也输不起”的僵局。勒科尔尼的“短命”正是这一格局的牺牲品——他既无法满足极左翼的福利诉求,又无法妥协极右翼的排外主张,最终沦为各方博弈的“人质”。

随着2027年总统大选临近,法国政坛的极化趋势愈发明显。极右翼国民联盟支持率已突破33%,其主席巴尔代拉凭借社交媒体吸引大量年轻选民。而极左翼梅朗雄虽执政经验匮乏,却以“劫富济贫”的口号获得底层支持。马克龙的支持率已跌至17%,甚至在联合国大会后被抗议者扔臭鸡蛋。

“法国就像一艘漏水的船,船长还在为谁掌舵争吵。”德国总理默茨的比喻一针见血。国际评级机构已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二十年新低。若勒科尔尼政府再次垮台,法国可能迎来首位极右翼总理,届时“脱欧”将不再是玩笑。

在这场荒诞剧中,勒科尔尼的“二进宫”或许能暂时稳住局面,但无法解决法国的根本问题:高福利与高债务的矛盾、移民引发的社会撕裂、政治极化导致的决策瘫痪。当制度缝隙扩大到无法修补时,民众的政治愤怒终将转化为对体制的结构性不信任。法国的未来,或许正如《快报》所言:“不是改革或维持现状的选择,而是崩溃或重生的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