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心里有数就行了

秦安战略 2024-05-17 06:40:19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授权,“秦安战略”独家原创刊发,转载自“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特意去看了一下外媒,一水的酸溜溜。

对于普京来华的各种解读,我们的唇亡齿寒被描述成肮脏与下作。词语有多恶毒,内心就有多阴暗。

美国难受,就说明我们做对了,这是最好的试金石。

这是一个被舆论操控的世界,真实的情况我们很难获知,你看到的,要么是极富煽动性的抹黑,要么就是看不太懂的高大上语言体系。

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平常人很难理解这什么意思。

所以,只要收了钱的舆论一宣传什么苏俄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总会有自己的受众。

对于这些痛点,更多是避而不谈。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来就不存在多么纯洁的国家关系,丘吉尔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存在绝大多数的国家关系中。

有时同路,有时刀刃相向。

零和博弈、互相拆台,以利相交,这就是西方的丛林思维。

因此,我们提出了更高维的道德准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基于人类,而不是国度的层面,很伟大,同时意味着,难度同样极大。

目标就在那儿,别人可以选择半信不疑或不屑,但我们是必须要一步步走过去的。

就像马克思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要破美国的局,跟跑没有用,只有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才有可能降维打击。

要发展也要斗争,还要准备战争,我们现在就走在这样一条独木桥上。

天降大任于斯人,别人不懂我们没关系,我们也没想着靠任何人。

《以后的路,真的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要实现这些愿望,不是找个乌托邦自己偷偷发展就能实现,而是必须在与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帝国的斗争中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让它不断地难受,自身则不断的强大,直到从它的尸体上长出花朵。

要想实现这些理想,作为追赶者,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需要摒弃前嫌,需要求同存异,时时需要有“大多数原则”的意识。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教员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详细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继而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当前的世界,看似是以一个个国家组成的关系主体,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它越发体现出国家+民族+资本+文明+文化等多个因素混合的特点,我们不再简单的以国家为单元区分“敌人”或“朋友”。

在这个逻辑框架下,俄罗斯是不是中国的朋友,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如果普京不在了,形势谁也说不好,我们谁也拿不准。

因为如果不是俄罗斯遭遇极端的制裁和困境,其国内很多精英集团依然在基因里朝向西方,并且对中国保持警惕,他们并不想转向东方,也不相信中国真的发展起来了。

到现在,虽有改观,总体上依然观望多于行动,猜忌大于合作。

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了解俄罗斯,俄罗斯同样也不了解我们。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普京及其所主导影响的势力,是中国的朋友,是我们在中美博弈中所必须依仗及极为重要的力量。

在反霸层面,俄乌战争已经牵扯了美国大量的精力,俄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北约,暴露了其诸多弱点,并且大体老师通过以身检验swift金融核弹,给了美元霸权底座沉重一击。

同时通过叙利亚、伊朗、朝鲜的关系紧密,策应了中东巴勒斯坦的反抗,让全世界认清了目前寄生于美国的幕后势力集团。

这些,在三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从国家利益来讲,从国运上讲,我们欠大体老师的。

有人说冬奥时普京来跟我们说过,以我的分析: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因为以我们这样的行事风格,不会做极端和激进的事情,更不可能以善良之意想到西方本来为我们准备的策略和手段。

说了,我们一定会阻止他,但他没说,自己上了,戳破了西方的阴谋,我们也幸运避免了极大损失,特别是看清了形势,更加务实。

在大国博弈层面,中国最大的软肋,不是什么AI,不是半导体制裁,也不是台湾地区。

而是粮食和能源。

一睁眼十几亿人要吃饭,肉奶蛋菜,一旦被卡脖子,马上就失控,在社交媒体的加持下,可能也就十几个小时,就会引发混乱。

所有积攒的财富、信用,就很可能一瞬间灰飞烟灭。

如果大家没有这个意识,还在幻想着什么世界公民,只能说你们活在虚幻的粉色泡泡里。

而能源决定了发展,决定了我们“世界工厂”的地位。

2023年全年原油累计进口56399.40万吨,同比增长11.00%,相当于每日进口1128万桶,打破此前在2020年创下的每日进口1081万桶的历史纪录。

2023年全年中国天然气进口11997.10万吨,同比增长9.90%,这是仅次于2021年进口12140万吨之后的第二高记录。12月天然气进口1264.90万吨,同比增长23.08%,创月度新高。

中国经济的发展在转型,但目前仍旧极为依赖能源。

甚至不说那高大上的,冷了,热了,极端气候多了,需要的都是能源。

寒冷天气下民众取暖需求强劲,炎热天气用电量增加,来自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供应不断增长也有助于增加进口。

一个红海冲突,就影响我们的出口,如果美国卡我们的南海、马六甲海峡,一样可以围而不打。

现在,美国在全世界制裁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如果我们在台海发生什么,放心,美国必然在全世界范围内制裁我们的石油进口。

因此,中俄走近,产业互补,背靠背,这同时也是美国最大的战略失误。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401亿美元。提前达到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而在2019年,两国贸易额为1110亿美元。俄罗斯副总理安德烈2023年曾表示,到2030年,这一数字有望达3000亿美元。

在谈及两国合作时,普京将能源、工业和农业列为优先事项。此外,他还专门提到高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在构建新秩序层面。中俄并非完全一致,但有很多共同利益。

整个世界在未来十年甚至数十年,都将处于旧有秩序逐步崩塌,新秩序尚未取代的过程。

大家对于构建什么样的新秩序持不同意见,但共识是,现在的霸权秩序是受够了。

秩序是建起来的,不是画出来的。

2024年我国将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俄罗斯则是金砖轮值主席国,全球南方国家需要在这个动荡的世界找到稳定性,这是为数不多的希望。

正如布林肯所说,中国是本世纪唯一有实力挑战“美国秩序”的国家。

商量着来,同时不放弃新秩序的领导权,这是中国的己任。

在地缘政治层面。俄罗斯对英国,中国对美国,这也是传统的陆权与海权的博弈。

俄乌战争就是最好的映证海权国家惧怕陆权国家的例证,不然,如果所谓的软实力真的那么强,就没必要去炸北溪管道。

因为发展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基本是空心化和傀儡化的世界体系,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也最终容不下产业资本,一旦实现了重工业国家的联合,则完全可以摆脱收割体系。

俄罗斯知名东方学家、外交官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普京访华将使两国在评估双边关系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方面取得成功,俄罗斯将坚持建立一个独立于西方支付系统的金融结构,以确保公共和私人合作伙伴之间能以本国货币无障碍地进行交易。

去年以来,很多国家对俄罗斯的贸易大幅下降,也包括我们国内很多企业,因为需要躲避美国的制裁,但是没关系,用不了多久这个问题就可以慢慢解决。

空间飞行器的时代,海权国家对陆权国家形成了绝对压制。

但太空时代,中俄伊的合作,将是陆权国家的回归。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节奏》

从军事到金融,中俄携手才能确保安全,而美国尽管想极力拆散中俄、各个击破,然后在世界只手遮天,可过不了自己内心的狭隘,就只能接受战略的失误。

美国自己的制裁,起到的却是逼着所有的国家去美元化的反作用。

很讽刺的结果。

乱出招的回旋镖,正好也说明是没什么办法了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

因此,如果有人总是单独拿什么巴以、俄乌,以什么“战争、和平、民主自由、国际法”之类的理由宣扬自己支持任何一方的观点,能够证明的恰恰不是他的学识和良心,而是认知的混乱。

在评判这个世界发生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自己是谁,立场是什么。

我们曾经在建国初期那么困难的时候单挑整个所谓的“联合国军”,但同时也在推动巴勒斯坦建国的联合国投票中一呼百应。

它的语境是会变的。

昨天写的,我们经历的两次“西学中用”,那也是为了发展不得不做出的牺牲和代价。

任何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犯错,都会走弯路,我们是这样,美国也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愿意你真的发展起来,就像我们身边很多人,看起来友善,但人性恶的本质恰恰是见不得人好。

所以,只有你自己强大了,你才有真正讨价还价的余地。

天天就搁那儿喊海参崴,海参崴能回来吗?

好像自己喊了,就有多么爱国和正义一样。

天天骂日本鬼子,这不中国人照样天天往日本跑着旅游薅羊毛吗?去年一年,移民日本的中国富人多了六七万。

嘴上的道德是一码事,实际的行为、行动则是另一回事。

我们没必要恨俄罗斯,恨美国,埋怨世界的不公,我们只需要根据当下的形势,去判断什么现在最符合国家利益,什么是现在最大的威胁,我们该采取什么行为,这才是一个中国人该做的。

而不是今天听了这个新闻脑袋一热要去上街砸车,明天有点风吹草动又赶紧买房子要跑。

不是今天看了谁的人设崇拜得不行,吹上天,明天楼塌了人人去踩,内心信仰崩塌。

要去实实在在的思考、读书、做事。

于国家于个人都一样,要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最大化提升别人损害你利益的成本,让它自己去衡量。

俄罗斯对领土的嗜血刻在基因里,而且随时可能变化。

当年廖承志之所以被打压了一阵子,就是他深刻看到了与苏联之间的“塑料友谊”,只是那时说这些很刺耳,不合时宜。

其实现在我也实话实说,如果万一美国想通了,转头去拉拢俄罗斯,让集中对付中国,俄罗斯就有可能变卦,不说完全倒向,但一定会减少与我们的合作。

但如果我们真的强大了,在美元霸权上凿出个大口子,俄看到了希望,那么就会是个温顺的泰迪熊。

人性如此。

同样,中美博弈的过程中,如果美国最后不得不接受中国的强大,那么其实从理念上讲,中美的价值观更为接近。

但在那之前,双方一定是全身是血。

因此,别动不动就相信谁,倒向谁,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我们的先辈始终强调“独立自主”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时与势可能会经常变化,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强大之实力,坚定之信仰,才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内核。

而自己吃的苦,遭的难,受的辱,付出的代价,心里有数就行。

别喊,喊没用,做出来让别人看。

53 阅读:2636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2:29

    国家之间讲的是利益,不管以前和大鹅有什么矛盾,现在还是背靠背的朋友,以后的情况以后再说

  • 2024-05-17 10:53

    牧之野老师的文章,讲的很好👍🏻

  • 2024-05-17 15:06

    经常提醒大家保持头脑清醒,绝不能被坏人利用

  • 凝希 22
    2024-05-17 12:07

    好文!

  • 2024-05-17 15:50

    嘴上说真是没用的,得用自己的实力让那些敢动自己利益的人衡量得失。深度好文!

  • 陈sir 13
    2024-05-17 11:02

    👍

  • 欣悦 11
    2024-05-17 15:34

    上世纪末二十年和老美合作,现在和俄合作,形势使然,

  • 邓生 10
    2024-05-17 21:34

    讲到制裁封锁其实是彼此的,到了哪一步,我们也能放开手脚制裁封锁他们。

  • 2024-05-20 02:34

    海参崴与香港、澳门及台湾是不是同样的历史问题?紧抓海参崴,同样是舆论背后的黑手在操作。人类只有一个命题:发展。

  • 2024-05-18 09:44

    无论美还是俄,跟我们的价值观都不存在“接近”,俄可以接受中国的强大,美到了“不得不”的时候依然不愿接受中国的强大,我们也从不“倒向谁”,我们还不至于笨到看不出国际交往中的“善意”和“恶意”,无论粮食还是能源,我们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做着自给自足的准备。无论美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投我以刀报之以剑,中国就在这里,选择与中国相处的方式请自斟酌。

  • 2024-05-20 20:28

    自身强大才是硬道理!

  • 2024-05-17 13:57

    太好了

  • 2024-05-18 08:42

    还要有一拼到底坚强意志,绝不能只有三板斧之功。

  • 2024-05-18 16:25

    中俄合作不封顶!贝加尔湖也可以卖水给我们,来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 2024-05-19 07:46

    非常好,非常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