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2026年7月,云南将以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低空经济枢纽之姿,以东南亚低空展开启区域合作新篇章,助力“十五五”低空经济产业高速发展的宏伟蓝图。

2026东南亚(云南)低空经济博览会
一、低空经济风口已至:政策技术双轮驱动
随着低空经济在“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被连续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代表,其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当前,低空经济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各地角逐的新增长引擎。
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低空经济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政策赋能:中央与地方政策协同发力,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云南省无人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昆明市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高原无人机测试与产业集聚。
技术突破: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产品迭代加速,人工智能、5G-A技术赋能低空通信导航,为应用场景落地提供支撑。
二、云南优势独特:打造低空经济区域枢纽
云南凭借区位、产业与应用场景三重优势,成为链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低空经济市场的战略支点。
区位与地理优势
辐射中心: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云南可辐射南亚东南亚近30亿人口市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进一步推动区域低空经济协作。
地形适配:94%的山地高原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与无人机提供天然试验场,解决山区物流、应急响应等痛点,实现“万水千山”到“近在咫尺”的跨越。
产业基础坚实
全省拥有15个民用运输机场(全国第4)及8个通用机场,形成覆盖全域的起降网络。
截至2024年,云南已集聚829家无人机企业与21家通航企业,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领域应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应用场景丰富
旅游需求:年接待游客超10亿人次,为“低空+文旅”提供市场基础。
边境安防、跨境物流与应急:4000公里边境线需立体化巡防,无人机在灾情侦测、跨境运输等领域作用关键。
三、展会亮点纷呈:聚焦“十五五”低空经济新引擎
2026东南亚(云南)低空经济博览会(简称:东南亚低空展)以 “‘十五五’启航:低空经济新引擎,辐射发展新格局”为主题,呈现三大核心亮点:
全产业链展示:覆盖低空飞行器整机、三电系统、低空智联网、运营服务等环节,设立高原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特色展区。
实战化平台:举办“2026云南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推动技术从概念走向场景落地。
国际对接:联合东南亚多国机构,组织采购洽谈,助力企业对接泰国、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等市场。
四、共建区域生态圈:低空经济融合南亚东南亚
云南正通过“低空+应急+智慧安防”的跨界融合,构建区域合作生态圈:
跨境协作: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机制,推动中泰无人机培训、老挝边境应急救援等项目建设。
场景创新:无人机物流网络可解决东南亚岛屿山区配送难题;低空旅游航线联动跨境景区,培育“空中丝路”新业态。
五、展望“十五五”:低空经济赋能云南新质生产力
2026年作为“十五五”开局之年,低空经济将成为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抓手:
产业目标:《云南省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把云南打造成为高原无人机制造集聚区、低空飞行多元应用基地和低空装备出口基地。昆明市计划通过3年时间,推动低空经济规模突破300亿元。
路径清晰:以“应用场景反哺制造”为主线,吸引头部企业落地,补齐产业链短板,形成“研发-制造-运营”闭环。
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未来,城市将是三维协同的“立体智慧城市”,低空科技则是打开未来的钥匙。2026东南亚(云南)低空经济博览会的举办,将加速云南成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低空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而东南亚低空展的举办,正是云南拥抱低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