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园视角丨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尝试,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幼儿自理能力?

希园幼儿园设计 2024-03-04 10:12:14

在学龄前阶段培养幼儿各方面自理能力,能够提升幼儿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等,为幼儿全面健康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大部分情况下,基于相关课程、幼师的悉心引导,以及家园合作的环境氛围建设,通过大带小、树榜样、奖励等培养形式,幼儿的自理能力可以得到良好发展。

但除此之外,相关物质环境建设所发挥的作用亦不容忽视,它能减少幼师管理压力,帮助其将更多精力放在陪伴与观察上,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更好地调动幼儿主观能动性,帮助幼儿主动尝试。

小班阶段的幼儿便已经具备初步的独立意识,会产生自己动手的想法,若能建立适宜的物质环境,便可以与人为引导形成协力,更有效的提升幼儿自理能力。

以难度较大的整理收纳为例,适宜的物质环境主要有两个创建思路,一是通过造型、色彩设计,创设简约、温馨的,支持性以及情境化的视觉氛围,二是遵循就近收纳、多层摆放等原则合理分区,以降低幼儿参与难度。

室内收纳材料体积小,任务轻,多以收纳柜结合储物箱的形式存在,除了让孩子们自己做颜色分类标签等引导方式外,储物柜的造型、色彩以及分区设计也会对幼儿内在动力产生深刻影响。

如上图绘本书架,围绕承重柱设计小屋造型,相较于传统书架更有利于调动幼儿与之产生互动的积极性,以故事化、游戏化的表现形式达到教育目的。

建构区这一案例图则体现合理分区的重要性,整面墙横向以不同形状区分小体积、大体积收纳以及展示功能区,竖向以高度划分不同材料收纳,减轻教师压力,降低幼儿初次尝试收纳的难度,带来更高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相较于室内,户外游戏器械体积大,数量多。多以储物间、定制防腐木屋、收纳棚等空间形式存在,因户外面积更大,在造型、分区上的操作空间也更多,幼儿多以量力参与为主,因此户外收纳应更注重就近原则。

如上图在沙水区和运动区的边角位置做定制收纳柜,幼儿取放方便,避免过程中因奔跑、拥挤产生的伤害,降低小班幼儿参与户外收纳的难度,规避部分危险情况的发生。

在就近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让它进一步融入幼儿园活泼可爱的场景氛围,开阔的空间优势让收纳柜的造型不必拘于一格,童趣化的形象和色彩设计依然是激发幼儿内在动力的关键元素。

除此之外,收纳与大型玩具也是较为常见的组合形式,当收纳成为游戏的一环,融入大型玩具所创设的游戏情境中,便能够更好的调动幼儿积极性,同时收纳柜也可以延续大型玩具的外观设计,使户外空间更为和谐。

总的来说,物质环境建设最大的作用,便是让幼儿更好地将内在动力发挥出来,从而获得积极正面的体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其次便是减轻幼师压力,让幼师的工作更多地去回归到陪伴与观察上,侧面助力孩子的成长。

尤其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情境化、游戏化,更有利于他们去理解规则,这种环境创设的方式,收纳区的效果最为明显,而思路同样可以类推到其他需要锻炼幼儿自理能力的环境中。这种帮助也许不会直观的体现出来,但却是我们在追求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时不可或缺的细节。

0 阅读:5

希园幼儿园设计

简介:提供幼儿园整体规划、设计、生产、安装、售后一体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