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其是面对感情时,他做的一点都不坦荡,如对小昭的依赖,他不说喜欢、只说“舍不得”,对蛛儿的婚约(童年口头约定),他明明不太爱,却因愧疚不敢拒绝。对周芷若有情,却在俩人大婚之时,弃婚而去,即便到了赵敏这,明明很爱,却不敢越雷池一步,直到赵敏一次次豁出去(比如抢婚、为他弃身份),他才敢往前迈一步。

你看张无忌与赵敏的结局其实并不完美,小说结尾,张无忌虽选择和赵敏归隐,但心里仍念着小昭、对周芷若也留了余地,他不是“只爱赵敏”,而是在经历了江湖纷争、权力纠葛后,才明白一个道理“不可能兼顾所有人”,所以很无奈的选择了最适合当下的人——赵敏。

他这种不彻底的放下,反而让他在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念想,有人说,金庸将张无忌的结局写的有些太潦草了,不应该让他那么早退出江湖。可站在金庸老先生的视角,想的比我们深奥,倘若张无忌依旧担任明教教主之位,何时才有朱元璋的出头之日,我们可以活在虚幻中的小说里,可不能篡改真实的历史,张无忌必须退,朱元璋跟着节奏、最终夺取了明教的胜利果实,继而在中原创建了大明王朝。

最后张无忌、赵敏的结局如何,他们选择了一个蒙古之地扎根生活,但根据历史,朱元璋称帝后攻打蒙古的事实,张无忌大差不差已经确定死于非命了,不过赵敏给他留了后,此子最后成了魔教教主、让朱元璋谈之色变。

有人说张无忌的死因,跟朱元璋不断残杀明教的功臣旧将有关,最后他中了埋伏,还牵连赵敏被生擒、此时赵敏已经有了身孕,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将孩子生下来并非难事,结合连载版的笑傲江湖,里面谈到的“千秋宫”,更加证实了千秋宫宫主就是张无忌的遗腹子。

千秋宫宫主以张无忌留下来的《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作为根基,创出了诸多包罗万象的武功,有了实力后,开始推翻朱元璋的统治,利用武功秘籍吸引了大批武林人士,这些武林人士为了得到秘籍,都尊千秋宫宫主为王,最后结局可想而知,没有成功。

然而这并不是真相,在金庸原著《倚天屠龙记》的结局里,张无忌并没有死,他在朱元璋逐渐掌握明教实权、架空自己后,主动选择了退位让贤,带着赵敏远离了朝堂纷争,归隐江湖,金庸先生并没有续写他后续的生死,留给读者一个“江湖路远,各自安好”的开放式结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