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科技、女性与都市风景:世界文学中上海记忆的多维交织

2025年11月15日下午,“2025世界城市文化大会”分会场五——“科技、女性与都市风景:世界文学中上海记忆的多维交织

2025年11月15日下午,“2025世界城市文化大会”分会场五——“科技、女性与都市风景:世界文学中上海记忆的多维交织”在上海大厦二楼翡翠厅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提供学术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妇委会、华东师范大学女教授联谊会共同协办。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袁筱一、华东师范大学妇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婕、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党委书记韩春红出席了会议。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陈俊松教授主持,来自上海六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十位学者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沪上多所高校的近40名师生积极参与,现场交流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本分论坛旨在深入领会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妇女峰会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探讨女性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与传承者”的重要角色,从文学书写与性别视角为大会注入了深刻的人文省思。论坛汇聚了多位长期研究外国文学与文学翻译的专家学者,聚焦在日新月异的AI科技浪潮影响下,文学如何捕捉、塑造并传播上海的城市记忆与文化身份这一核心议题展开研讨。

分会场五现场

在主旨发言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袁筱一以《上海: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实验场”》为题发言,指出上海作为多语种文化共存的全球性城市,早在20世纪初便形成跨地域的文化网络,通过汉学家、驻沪记者、外国侨民、出版机构、法文报刊,以及以徐仲年为代表的双向译者,成为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试验场和重要阵地。如今上海年轻一代作家中兼具作家与翻译家身份的群体也延续了这种双向交流传统,而文化交流的核心在于人的相互理解,这一观点呼应了大会AI时代人文交流的核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