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白眉大侠:雪竹莲为何要去触武圣人的逆鳞?说说碧血鸳鸯剑的传承

火烧碧霞宫作为《白眉大侠》这部书大结局的重头戏,里面隐藏着许多值得细细推敲的地方,其中一个最让人倍感意外的地方,就是武圣

火烧碧霞宫作为《白眉大侠》这部书大结局的重头戏,里面隐藏着许多值得细细推敲的地方,其中一个最让人倍感意外的地方,就是武圣人于和作为反派中的终极强者,他却没有亲手诛杀过任何一个正派联盟的侠剑客。

以武圣人于的惊天战力,他若是一位弑杀之人的话,白衣神童小剑魔怒闯碧霞宫杀死其护法,这白一子早就应该没命了。白云剑客夏侯仁与小剑魔白一子落到于和手里许久,于和这位当师叔的却从未想过加害过这两位师侄。若非于和下了死命令,恐怕金灯剑客夏遂良和卧佛昆仑僧等人,早就按捺不住把这两位给刮了。

武圣人于和确实有点耳软心活,其本身又是个护短之人,这才把顶门大弟子夏遂良给惯得生性骄纵且目中无人。夏遂良在卧佛昆仑僧和古月等人的唆使下,这位大剑客也一步步上了贼船,从而逐渐沦为心狠手辣的恶人。尽管此时的武圣人身边云集了不少心思歹毒的宵小之辈,但是武圣人于和本身还真算不上是一个坏人,这也是他对亲门近支之人能再三容忍的主要原因,这也表明于和也是个念情之人。

真正把武圣人于和一步步赶上绝路之人,其实就是冰山北极岛的大教主雪竹莲,也是武圣人于和的二师兄。原本于和派人调上三门的当家人夏侯仁进小蓬莱问话,这就是要弄清楚上三门与莲花门矛盾不断升级的原因,以及于和曾派出身带法碟的使者潘炳辰被害的真相。在夏侯仁亲自禀明真相后,其实作为武圣人的于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猜测,因为他也暗中派人调查过整件事的前因后果,这才把夏侯仁临时留在了碧霞宫,其实这也是一种对夏侯仁变向的保护。

倘若在这个时候,武圣人于和若放夏侯仁离开小蓬莱碧霞宫的话,夏侯仁这位上三门的当家人恐怕很难活着回到峨眉山,而于和把夏侯仁暂时留在身边无疑是最为合适的做法。这时候只需静待大师兄普渡亲至将人领回,亦或者普渡派白一子、尚云凤、马凤姑一起来将人接回,武圣人于和当面或休书一封澄清误会,这场武林的浩劫也就可能消弭于无形。

可这时候却出现了白一子怒闯碧霞宫的突发事件,这件事太过于蹊跷。白一子虽然脾气火爆却也不至于如此飞扬跋扈,发生这种过激行为,其背后必有人煽风点火。白一子大概也是有所依仗,而这个暗中推波助澜之人,应该就是他的二师伯雪竹莲。

一、鸳鸯剑与佛光剑

小蓬莱碧霞宫作为武林圣地,有人来此地闹事,这就是等于在打武圣人于和脸,试想一下,整个武林之中,谁敢来此地撒野?可偏偏这小剑魔白一子就像吃错了药一样,他不仅大放厥词来碧霞宫闹事,更甚至还连斩了两位武圣人身边的护法,若是说白一子不是被激怒或者有所依仗的话,这很难让人信服。

在武林中能与武圣人于和掰手腕的人,也就只有同为武林三圣的普渡和雪竹莲了,而书中说明白一子这次是瞒着师父普渡偷偷下的峨眉山,这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排除普渡这位总门长的话,白一子的还有师叔雪竹莲这位大靠山,手里的佛光剑也是他最大的底气。

三鱼曾在以前文章里多次提及,这武圣人于和太过于爱惜手里的碧血鸳鸯双剑,看看人家普渡的四位名剑弟子,白云剑客夏侯仁年轻时所用的是金丝龙鳞闪电劈这把宝刃,一字娥眉女剑客马凤姑用的是鎏彩虹,寒江孤雁白绫女剑客尚云凤手里是太阿宝剑,白衣神童小剑魔白一子暂时所持的则是峨眉镇派之宝佛光剑。再看看武圣人于和的门人弟子,几乎没有人有神兵利器,连顶门大弟子金灯剑客夏遂良所用的兵器也只是三尖匕首钺。

尽管于和的碧血剑属于雌雄双股剑,但是于和却无法分一把给大弟子夏遂良,因为这碧血鸳鸯剑在江湖里乃是代表着武圣人,只有传位之时才能交给新武圣。除此之外,书中多次提到,这碧血鸳鸯剑最好是一男一女使用,两把剑一起使用时威力倍增,这也是武圣人于和不愿拆分碧血鸳鸯剑的另一个原因。书中提到佛光剑是普渡年轻时所佩戴的宝剑,他坐上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总门长之位后,这把佛光剑就成了可以号令五宗十三派的信物,这把宝剑平时就暂时交由峨眉四剑客里武功最高的白一子保管。

这也能看出普渡对白一子最为器重,将来也有意让白一子接替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总门长之位。所以说,白一子带着佛光剑去斩杀武圣人于和的护法,这件事性质极其恶劣,这暗含着就是拿着五宗十三派总门长的权柄在挑战武圣人的权威,这才是于和直接震怒的原因。于和的态度立刻变为“不纠过往,只争朝夕”,他誓要找大师兄普渡讨个说法,武圣人于和以师叔的身份,他下令把夏侯仁和白一子扣押在碧霞宫,虽然有点过分,但是情有可原。

二、大破五行绝命台

雪竹莲虽然是武林三圣之一,但是在武林和江湖中的威望却远不如大师兄和小师弟,说得直白一点,这雪竹莲拥有武林圣人的荣光,这就是沾了普渡是武林门派总门长,以及小师弟于和武功力压武林群雄的光。无论是峨眉山还是小蓬莱,这都是武林中公认的武林圣地,而雪竹莲的冰山北极岛说白了就是不毛之地。

雪竹莲在这种苦寒之地当个大教主哪有什么滋味,所以他就成了碧霞宫和峨眉山的常客,而当上三门与莲花门的矛盾愈演愈烈时,雪竹莲便看到了改变武林格局的契机,这也是冰山剑侠之一的邹化昌早早出场,且多次主动去帮开封府群雄的原因。

当白云剑客夏侯仁和手持佛光剑的白一子都被武圣人于和扣押时,这位一直在暗中谋划的雪竹莲终于坐不住了,他率先跳出来以二师兄的身份施压给于和“无条件交人”。要说这于和也是真给面子,就冲着“二师兄的情面”答应下来,可是这金灯剑客夏遂良以及卧佛昆仑僧、绝命剑客叶秋生等人却起哄不答应,因为这样一来太损伤武圣人的颜面了,最终于和答应释放夏侯仁和白一子中的一人,而雪竹莲仍旧不依不饶,非要迫使于和把人全部放了,这才有了以破五行昆仑绝命台为赌约的争斗。

按说雪竹莲这么做十分不妥,于和能答应放走一人,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白一子仗着佛光剑斩杀碧霞宫的护法,这件事闹得太大了,大师兄普渡不来碧霞宫解释一下,于和这位武圣人根本就下不来台。雪竹莲却大包大揽地与于和立下赌约,说什么破不了绝命台、就不出夏侯仁,这人我们不要了,上三门以后解散不再收徒,夏遂良和昆仑僧等人犯的罪,由徐良和白云瑞等人负责,这就有点口嗨了。

夏侯仁虽然是你雪竹莲的师侄,可人家夏侯仁可是上三门的总门长,你一个雪竹莲虽然是挂名三圣之一,却也无权擅自做这个主。这件事只能由五宗十三派的总门长普渡来定夺,所以说这雪竹莲给上三门和莲花门的争端又点了一把火,直接演变成上三门和峨眉派与小蓬莱的对决。

三、武圣人的逆鳞

最终武林三圣彻底反目成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雪竹莲触了武圣人于和的逆鳞。开封府群雄分兵四路攻打绝命,徐良带领的这一路损失惨重,万年古佛、海外野叟王猿、茅山二圣误触机关而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众人对于破除束缚白云剑客夏侯仁身上的铁链犯了愁,因为寻常的宝刀宝剑根本无法斩断这种铁链。

这时候雪竹莲伺机插话,他声称这种铁链乃是于和所锻造的双龙飞锁,天下间只有于和的碧血鸳鸯剑才能斩断,这看似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可仔细一想的话,这就是雪竹莲彻底触怒于和的一个借口。这种铁链既然名为双龙飞锁,肯定就是有钥匙的,双方的赌斗的是“破阵救人”,正确的思路是找到双龙飞锁的钥匙,或找能工巧匠按照图纸或模样打造一把,从而顺利将人救出。

雪竹莲提出的办法居然偷剑斩链条救人,这就和双方下棋一样,对方说“和我下一盘棋,你只要不输”就算你赢,结果你直接掀桌子了。雪竹莲带人去偷碧血鸳鸯剑,结果在紫竹林中了机关,这时于和第一次对二师兄雪竹莲动了杀心,用于和的话来讲,这群人盗剑不成反而送了性命,这也是咎由自取。

雪竹莲这群人被高人救出来后便大发雷霆,当着武圣人于和面便怒斥“不念师兄弟之情,心思歹毒”,难道雪竹莲不知道武圣人于和失去碧血鸳鸯剑后意味着什么吗?连寻常剑客都知道剑在人在,剑毁人亡,倘若这碧血鸳鸯剑真被人盗走,这于和还有什么脸面继续做他的武圣人,甚至说会羞愤而死。

后来老剑魔金昌登场,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偷取武圣人于和的碧血剑,从雪竹莲对金昌称呼一声“老伙计”来看,这位“天下第一神偷”级剑魔,大概率就是雪竹莲提前请出来的高人。金昌以比武为由与武圣人于和游斗数十个回合,暗自将于和背在身后的碧血鸳鸯金偷摘到手里,果然于和丢了碧血双剑立马就精神萎靡下来。

于和之前手里有碧血鸳鸯剑,面对再多的武林高手也没在怕的,甚至说对战众多一流的剑客级高手,他仍旧战得游刃有余。那时他想开杀戒的话,恐怕峨眉派、冰山派、南海派等人会伤亡惨重,这就看出于和绝非弑杀之人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于和在知道雪竹莲盗剑时,他曾与雪竹莲单打独斗,只是用了三十回合就把雪竹莲打伤在地,书中提到于和这还是手下留情了,不然这一掌足可震死雪竹莲。在第一次失去碧血鸳鸯剑时,其实于和就有了死志,临死前他想要和姗姗来迟的大师兄普渡比试一番,结果普渡当即决定和雪竹莲二打一,这才让于和彻底失望了。于和放下身段,在讨要回碧血鸳鸯剑后,他心一横便抹了脖子,这是作为武圣人最后的体面。

这碧血鸳鸯剑被于和赏赐给了白云瑞和陆小英,当绝命台上金灯剑客夏遂良看到碧血剑易主时,他心里立马生出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因为这碧血鸳鸯剑代表着武圣人于和,也是将来武圣人传承的信物,这个秘密可不止金灯剑客夏遂良知道,如今剑易主代表着于和亡,绝命台上的众人的士气一泻千里,从而上演了火烧碧霞宫的最终结局。

所谓“怀璧其罪”,这碧血鸳鸯剑也给白云瑞和陆小英带来了厄运,《水浒外传》里交代白云瑞不到中年便郁郁而终,老白家只有龙女盖飞霞和白云瑞的儿子白继忠还活着。这说明陆小英也是英年早逝,这大概与碧血鸳鸯剑有关,陶福安把白继忠送到冰山北极岛拜师,这大概是因为白云瑞当年把碧血鸳鸯剑交到了雪竹莲手里,这才让冰山北极岛成为武林圣地,白继忠进而在北极岛学成一身绝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