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河南最后一家哈根达斯即将闭店!冰淇淋贵族跌落神坛

7月20日,郑州中牟县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哈根达斯门店入口醒目位置张贴着一纸公告:2025年7月27日正式终止营业。店

7月20日,郑州中牟县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哈根达斯门店入口醒目位置张贴着一纸公告:2025年7月27日正式终止营业。店员平静地告知顾客:“这是我们在河南的最后一家门店了。”

就在三周前的6月30日,新田360广场郑州国贸店的哈根达斯已先行关闭。当杉杉奥莱店的大门合上后,这个曾经高贵的冰淇淋品牌将暂时完全退出河南市场,省内再无线下零售渠道。

01 全国撤退潮

哈根达斯的“落寞”远不止河南一地。在全国范围内,这个曾经的冰淇淋贵族正经历一场大规模的撤退。

互联网上,“哈根达斯卖不动了”的话题下,各地网友纷纷晒出闭店公告。北京、武汉、长沙等城市核心商圈,那些曾经象征身份的门店正在一个个消失。

残存的门店打出9.9元的促销广告,向消费者示好,求生意念十足。 打开哈根达斯的小程序,如今在营门店仅剩250余家。而在2024年1月,这个数字还是400多家——一年多时间,门店数量近乎腰斩,溃败速度令行业震惊。

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的最新财报揭示了业绩下滑的现实:截至2025年2月23日的三个月里,其高端冰淇淋业务营收1.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42亿美元减少3.2%。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用磨坊被爆出正在考虑出售中国的哈根达斯门店业务,估值达数亿美元。哪怕明年即将迎来入华30年的重要节点,这个冰淇淋贵族也难以挽回颓势。

02 黄金时代的神话

时间回溯到1996年,哈根达斯初入中国市场,首店选址在上海南京路。彼时,普通人一个月工资约500元,而哈根达斯一个冰淇淋球就要25元——相当于一家人下馆子吃三个菜的花费。

为拿下中国市场,哈根达斯祭出了营销“三板斧”:将店开在繁华商圈,以精致装修打造高端时尚光环,使品牌成为城市时尚地标;推出“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经典广告语;宣传原料纯天然,汇聚“北纬黄金纬度产区的牛乳、比利时巧克力、马达加斯加香草”。

这策略精准击中了当时中国消费者的心理。2006至2015年十年间,哈根达斯在中国的销售额复合增长率高达23%。到2017年,中国门店达400多家,中国市场贡献了哈根达斯全球销售额的一半,营收高达8亿美元。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刘星那句“有了哈根达斯还吃什么国产破冰棍啊”成为时代注脚,哈根达斯成为无数年轻人的童年梦想。 这个来自美国的冰淇淋品牌,在中国被塑造成了“冰淇淋界的劳斯莱斯”。

03 滤镜破碎时刻

然而曾经的蜜糖终成砒霜。曾经戳中中国消费者软肋的“三板斧”,如今杀了个回旋镖。

价格成为第一道裂缝。国内市场哈根达斯75g原装小纸杯售价43元,330g大桶装售价108元。而同样规格的产品,在美国仅售4.12美元(约合人民币29.5元)。中国市场售价是美国的三倍多,形成“国外路边摊,中国高端店”的讽刺局面。

“爱她”的情感牌也失去魔力。中国单身人群已超2.4亿,大女主当道,消费理念从“被宠爱”转向“宠自己”。尽管哈根达斯2017年就改口号为“让这一刻无与伦比”,后又换成“尽情宠自己”,但消费者调研显示,十位顾客中无一人知晓新口号。

更致命的是产品质量翻车。2021年,哈根达斯推出单价148元的冰淇淋月饼,宣传使用巧克力外皮,实际却是廉价的白色代可可脂,成本仅有前者的十分之一。2022年,法国工厂生产的香草口味冰淇淋检测出致癌物环氧乙烷,多个国家和地区紧急召回。

高端滤镜碎了一地,所谓“冰淇淋爱马仕”显出“皇帝的新衣”原形。再加上产品创新滞后——二十多年来,主打口味仍是香草、草莓和巧克力,门店风格一成不变,隔壁的新茶饮早已换上东方美学空间,哈根达斯显得又贵又无趣。

04 高价冰淇淋的生死场

哈根达斯的困境并非个例。近年来,众多高价冰淇淋品牌都遭遇类似危机。

曾经估值40亿、年销3400万根的钟薛高被申请破产;给茅台创收4.3亿的茅台冰淇淋,如今背后事业部和产研团队陆续解散;联合利华拆分梦龙业务;DQ等品牌也不得不低头推套餐、打折扣。

在当下消费者心目中,高价已从优势变成“刺客”。但值得玩味的是,并非所有高价冰淇淋都遭遇滑铁卢。

今年意大利传统冰淇淋Gelato异军突起,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逼近19亿次。以野人先生为例,截至2025年7月4日,门店数量突破900家。意大利连锁品牌Venchi的双球杯装售价高达59元,门店外却常见排队试吃的顾客。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中国消费市场已进入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发展阶段,既有超高端产品的生存空间,也有‘两元冰淇淋’的消费需求。”

关键在于,高价必须匹配真实价值。消费者厌恶的是打着“高端”旗号以次充好,而非单纯的价格本身。产品价格必须与品质画等号——这里的品质是品牌、口味、营销、需求的微妙平衡。

05 外资品牌的警示录

哈根达斯的溃败,为所有在华外资品牌敲响警钟。与哈根达斯处境相近的星巴克,去年11月被曝考虑出售中国业务股权,估值约50至60亿美元。

面对本土品牌瑞幸咖啡的强势崛起——截至2025年一季度门店总数高达24097家,是星巴克三倍——星巴克选择了积极自救:掀起降价风暴,数十款核心单品集体降价5元左右,价格带从30元以上降到20元区间。

相比之下,麦当劳在中国的转型更为成功。2017年,中信系以20.8亿美元拿下麦当劳中国20年经营权后,抛弃标准化策略,针对中国消费者创新产品,与微信生态强绑定、打造高粘性会员体系。如今麦当劳中国门店突破6000家,2028年目标达10000家。

哈根达斯们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品牌光环不再是通行证。在追求健康与性价比的时代,利用信息不对称营造“伪高端”的策略已经失效。

主动融入本土市场、提供真实价值,才是外资品牌扎根中国的根本之道。

7月27日闭店后,河南消费者若想品尝哈根达斯,只能转向线上或省外渠道。而在全国范围内,哈根达斯的门店数量已从2019年的557家锐减至如今的263家,三四线城市几乎难觅其踪。

杉杉奥莱店内,冷柜依然陈列着标价43元的75g小纸杯和108元的330g大桶装。一位年轻顾客驻足片刻后转身离开:“同样价钱,不如去试新开的Gelato,至少拍照更好看。”

高端冰淇淋市场并未消失,只是消费者不再为虚高的品牌溢价买单。市场正以最原始的方式纠偏:消费红利靠滤镜谁也吃不到,短期能割韭菜,长期纯属做梦。 哈根达斯的退场,标志着一个盲目崇拜外资品牌时代的终结,也是中国消费市场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评论列表

帕托
帕托 2
2025-07-27 16:26
本就不是三四线城市消费品,贵,它确实贵,纯,它真的很纯。就说香草口味的,就没有其他品牌能比的细腻纯棉。
一天世界晴
一天世界晴 2
2025-07-29 20:08
我还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