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九月田野香:杂粮成熟季里的丰收与滋味​

当秋风拂过田野,褪去夏的燥热,九月的大地便染上了沉甸甸的色彩 —— 金黄的玉米、赤红的高粱、饱满的大豆、矮壮的谷子,这些

当秋风拂过田野,褪去夏的燥热,九月的大地便染上了沉甸甸的色彩 —— 金黄的玉米、赤红的高粱、饱满的大豆、矮壮的谷子,这些扎根土地的杂粮,在时光的滋养中褪去青涩,迎来了属于它们的丰收时刻。田野间,不仅飘荡着成熟的香气,更藏着农耕生活的质朴与温暖。

走进九月的田野,最先闯入视野的便是玉米地。原本翠绿的玉米叶已泛出浅黄,挺拔的秸秆上,一个个饱满的玉米棒裹着层层绿衣,顶端的玉米须早已变成棕红,像老人花白的胡须般垂落。农人们钻进玉米地,一手握住玉米棒,一手向下一掰,“咔嚓” 一声,带着温热的玉米棒便落入筐中。剥开外层的绿衣,金黄的玉米粒紧密排列,饱满得仿佛要撑破外壳,凑近闻,还能嗅到淡淡的甜香,那是阳光与土地共同孕育的味道。这些玉米,有的会被直接煮成香甜的煮玉米,有的则会晾晒后脱粒,磨成玉米面,做成窝头、玉米粥,成为冬日餐桌上的暖身主食。

不远处的高粱地,则是另一番热烈的景象。细长的高粱穗子像无数支红色的火把,在风中摇曳,远远望去,整片田野仿佛燃烧着一片火海。成熟的高粱籽饱满圆润,呈深褐色,轻轻一碰,便会簌簌落下。农人们收割高粱时,会用镰刀将高粱穗割下,扎成捆晾晒,待水分蒸发后,再用木槌捶打,让高粱籽脱离穗子。高粱籽可用来酿酒,酿出的高粱酒醇厚香浓;也可磨成高粱面,做成高粱馒头,口感粗糙却带着独特的谷物香气,细细咀嚼,还能尝到一丝微甜。

田埂边的大豆地,同样充满生机。大豆的叶片已基本落尽,只剩下粗壮的豆荚挂在枝头,豆荚呈黄褐色,饱满得鼓鼓囊囊,轻轻一捏,便能感受到里面豆子的碰撞。农人们收割大豆时,会将豆秧连根拔起,捆成捆立在田间,让豆荚在阳光下充分成熟。待豆荚干裂,豆粒便会自然脱落,这些圆润的黄豆,既能用来榨油,做成香浓的豆油,也能泡发后做成豆腐、豆浆,或是煮成黄豆炖猪蹄,成为餐桌上的家常美味。

而在地势稍高的地块,谷子则低调地生长着。谷子的秸秆较矮,顶端的谷穗沉甸甸地垂着,金黄的谷粒细密如沙,紧紧贴在穗轴上。收割谷子时,农人们会用镰刀将谷穗割下,晾晒后用石碾碾压,让谷粒与穗轴分离,再通过风选,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小米。小米虽小,却是营养丰富的杂粮,用它熬成的小米粥,色泽金黄,口感绵密,晨起喝一碗,暖胃又舒服,尤其适合老人和孩子。

九月的杂粮丰收,不仅是田野里的热闹景象,更是农人们一年辛劳的回报,也是餐桌上的美味源泉。这些看似普通的杂粮,扎根土地,吸收阳光雨露,在成熟的季节里,以最饱满的姿态回馈人类。它们或许没有精致的外表,却有着最质朴的滋味,无论是玉米的甜、高粱的香,还是大豆的醇、小米的绵,都藏着大地的馈赠与时光的沉淀。在这个丰收的九月,不妨走进田野,感受杂粮成熟的喜悦,或是在餐桌前,尝一口用杂粮做成的美食,品味属于秋天的独特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