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你治了我的痛,又为何致我胃穿洞?

01 触目惊心的案例一名62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膝关节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一个多月后出现严重胃溃疡伴穿孔,最后不得不
01 触目惊心的案例

一名62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膝关节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一个多月后出现严重胃溃疡伴穿孔,最后不得不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才挽回生命。

原本消炎止痛的关节炎常规用药,为何会引发致命的胃穿孔事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甾体抗炎药。

02 什么是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缓解关节炎疼痛的常用药物,它们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减少致痛物质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达到镇痛抗炎的作用。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问前列腺素是什么?COX又是什么?

简单来说,前列腺素不仅可以诱发炎症、参与过敏反应,还有保护胃黏膜、扩张血管等作用。COX是参与前列腺素合成的关键酶,主要分为COX-1和COX-2。COX-1在体内分布广泛,其中分布在胃肠道的COX-1所合成的前列腺素,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而COX-2只有在炎症发生时才会被激活,参与合成炎症部位的前列腺素。

03 非甾体抗炎药的分类

按照对不同类型COX的抑制作用,NSAIDs可分为两大类:

如表可见,非选择性NSAIDs由于抑制COX-1,减少了胃肠道部位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削弱胃肠道粘膜屏障的防御功能,容易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

回到案例,患者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逐渐萎缩,胃黏膜抵抗力下降,长期服用NSAIDs会持续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进一步削弱胃黏膜防御屏障,再加上胃酸与胃蛋白酶不断侵蚀黏膜,导致胃溃疡甚至胃穿孔,最终引发胃大出血。可见,老年人在服用NSAIDs时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应引起重视。

04 ⚠ 风险因素识别

那么,我们如何识别NSAIDs相关 消化道不良反应风险因素呢?

1、≥65岁;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泼尼松等)或抗凝剂(如华法林、达比加群、肝素等);

4、既往有消化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5、合并心血管疾病、肾病等;

6、大剂量NSAIDs治疗(一般指处方推荐的最大剂量);

7、吸烟等。

05️ 预防措施与药物

存在以上风险因素时,建议加用预防消化道溃疡的药物:

05 ⚠ 药师提醒您:

服用NSAIDs后3个月内是胃肠道并发症的好发期,需密切留意是否出现上腹痛、黑便、呕血等异常症状,一旦出现该类情况,须立即就医。若确诊为NSAIDs相关消化道溃疡,应尽可能停用NSAIDs。

由于NSAIDs诱发胃肠道损伤可能无明显症状,所以即便没有感觉胃肠不适也不能放松警惕!当我们需要长期服用NSAIDs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和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

06 其他风险药物

除了NSAIDs外,还有以下几类药物也容易引发消化道出血:

安全用药提醒

当我们服用以上药物时,需密切留意是否出现消化道不适以及便血、黑便等异常症状,并定期监测血常规,谨防无症状或隐匿性消化道出血。一旦出现异常症状,建议及早就医。

审稿专家:广州市胸科医院药学部 谭志欣=

作者:广州市胸科医院药学部 余微兰/刘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