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被后人叫作孙十万?

洛白同学 2024-01-13 17:58:28

“孙权为什么被后人称作孙十万?

这就不得不说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合肥之战了。”

合肥之战的目的,主要是吴国的进攻和魏国的防守。合肥是魏国的重镇,位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是魏国的南方门户,也是吴国的北方威胁。吴国的孙权,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削弱魏国的势力,多次派遣大军,攻打合肥,企图拿下这个坚固的城池。魏国的曹操,为了保卫自己的基业,抵挡吴国的进犯,多次派遣精兵,守卫合肥,击退吴国的军队。

而孙十万这个名号来的来历就不得不说说第二次合肥之战。

01

第二次合肥之战(也称逍遥津之战):

汉建安二十年八月215年9月中旬,孙权再次率领10万大军,攻打合肥。而曹魏这边派张辽、乐进、李典等七千多人防守合肥。曹操在出征张鲁时,派护军薛悌送秘函到合肥给张辽。

张辽等人便打开曹操之函,上面写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此时孙权吸取上次的教训改变了攻击的方向,分兵两路,分别攻打合肥的东北和西南两面,

张辽依然采取守势,不与吴军正面交锋,而是利用城墙和陷阱,进行防守。

孙权见魏军不出,便命令甘宁等人,攻打合肥的外围城池,企图分割魏军的势力。

张辽见状,召集了八百兵(有的人说是骑兵,但是我觉得是步兵),突然出击,奇袭吴军的先头部队,

因为先头部队刚刚抵达,正在安营扎寨,导致防守空虚,张辽此番动作造成吴军的混乱和伤亡。

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虎为偏将军,薨。子统嗣。

02

孙权见曹魏军队突然袭来,而领头的正是张辽,惊慌之下。便命令部下将张辽等人都围住,自己却跑向了高台,用长戟防守。众将士被张辽这一搞,也没了脾气,慌乱不已,只得优先护着孙权。也没心思围攻张辽等人。

而张辽呢,这位正向孙权叫阵,叫他下来单挑,但是孙权吓的不敢动。只能喊着众将士将其围住。

张辽:??我怕你围我?看我的。只见张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

这张辽也真的是猛,全靠突突突(我觉得用的就是陷阵营的打法),不仅砍死陈武,打伤徐盛(还抢了徐盛的旗帜),打的吴军几千人士气大降。最后还能脱身回城,颇有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的感觉。

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

后续孙权大军陆续赶来,而合肥城下这一次打散了孙权的攻克合肥的信心,孙权久围合肥却无法攻克,后来军中疫病横行,只得无奈班师回朝。

但是此刻孙权又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自己与一千多虎士与凌统、甘宁、吕蒙、蒋钦等为殿后,在孙吴几个大将在的时候,孙权还亲自殿后,不得不说主君殿后,诚意满满。

而张辽在观察到了孙吴撤军,立马乘机率领城中几千骑兵追击孙权这一千多人。

当孙权走到逍遥津北部的时候,张辽再一次杀出,亏得吕蒙和凌统拼死捍卫,孙权才得意逃脱,可惜殿后的这一千多士兵,生还者寥寥无几。

03

这一战凸显出了孙权的个人军事素养有限,如果不是命大,估计早就丧命于此了。说是因为疫病,我觉得还是因为被张辽以少打多,打破了胆。士气低迷,不得不退军。

而且搞笑的是张辽突进突出的,却不知道孙权的样貌,导致没有抓住孙权而后悔。

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八百破十万,堪称三国经典。也让孙权背负上了孙十万这个称号。

当然这十万肯定是虚构,八百破十万,更是虚标。

但是张辽以陷阵营的冲锋方式,几百对几千,上万,问题还是值得商榷的。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 阅读:33

洛白同学

简介:历史,杂谈,大家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