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船体保养小知识

一、航行前检查(启航前 30 分钟,快速排查安全隐患)甲板巡查:快速查看甲板是否有积水、杂物,防滑层是否松动,排水孔是否
一、航行前检查(启航前 30 分钟,快速排查安全隐患)

甲板巡查:快速查看甲板是否有积水、杂物,防滑层是否松动,排水孔是否通畅,舱口盖是否关闭密封。

船壳外观:目视检查船壳外板(重点水线附近)有无明显裂缝、凹陷,焊缝处是否有锈迹或脱焊。

关键设备周边:检查推进器、螺旋桨是否有缠绕物,尾轴密封处是否有渗水痕迹,系泊设备(缆绳、锚)是否完好。

舱内快速抽检:打开主要隔舱口,查看舱壁有无霉斑、水迹,确认无渗水风险后关闭。

二、航行后检查(靠港后 1 小时内,重点排查航行损耗)

清洁预处理:先用淡水冲洗船体表面(尤其是水线以下和甲板),去除盐分、泥沙和海洋生物残留,便于观察损伤。

船壳细致检查:

水线以上:逐段查看涂层是否脱落、划伤,金属部位有无新生锈迹,玻璃钢 / 铝合金船体有无划痕、凹陷。

水线以下:借助望远镜或潜水镜(小型船),检查防污漆是否完好,有无新增海洋生物附着或撞击痕迹。

甲板及附属部件:检查舱口盖密封胶条是否变形、老化,甲板焊缝、铆钉处有无松动,栏杆、扶手是否牢固。

设备关联部位:检查推进器叶片有无磨损、变形,轴系连接部位是否松动,排水泵、阀门是否正常工作。

记录问题:将发现的损伤、渗漏等情况,详细记录到《船体检查日志》,标注部位、程度及是否需紧急处理。

三、停泊期定期巡检(每周 1 次,全面排查潜伏问题)

全船外观普查:绕船一周,全面检查船壳、甲板、船首、船尾等所有外露部位,重点关注航行中易受力的区域(如船首防撞区、船尾推进器周边)。

船底专项检查(条件允许时):

小型船可搁浅或用吊机抬起,查看船底龙骨、舵叶有无损伤,防污漆脱落情况。

大型船可委托专业潜水员水下检查,记录船底腐蚀、生物附着及水下部件(如牺牲阳极)消耗情况。

舱内深度检查:逐一打开所有隔舱、储物舱,检查舱壁、舱底是否有积水、渗水痕迹,木质舱底有无腐烂,金属舱壁有无锈蚀。

密封及排水系统:检查所有舱口盖、门窗密封件,测试排水泵启停是否正常,疏通堵塞的排水孔、排水管。

维护记录更新:整理检查结果,区分 “立即处理”(如渗漏、裂缝)和 “定期修复”(如轻微划痕、少量生物附着),制定后续维护计划。

检查关键注意事项

工具准备:携带手电筒(查舱内)、望远镜(查水线以下)、小锤(轻敲金属部位,判断是否空鼓 / 脱焊)、记录本和相机(拍摄问题部位)。

安全规范:登船前确认系泊牢固,舱内检查需保持通风,避免单人作业,高空(如甲板栏杆外)检查需系安全绳。

优先级划分:渗漏、裂缝、推进器故障等直接影响航行安全的问题,需立即停机处理;轻微划痕、少量锈迹可纳入定期保养计划。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船体日常检查标准化 checklist?按航行前、航行后、停泊期分类,标注检查部位、方法和风险等级,打印出来就能直接用,方便快速落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