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中医治疗在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并与现代医学手段相结合。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医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中医辨证分型
鼻咽癌在中医理论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热毒蕴肺型
表现为头痛、发热或低热、咽干口苦、失眠、小便短赤和大便干结,舌红、苔薄或少苔,脉滑。此型多因热毒壅盛于肺所致。
2、淤血阻络型
主要症状为鼻咽部肿块坚硬,疼痛固定,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此型多因气血瘀滞,脉络不通所致。
3、痰浊内阻型
常见痰多黏稠、颌下淋巴结肿大,舌苔白厚,脉滑。此型多因痰湿内阻,气机不畅所致。
4、气阴两虚型
患者多有乏力、口干、气短、自汗等表现,舌红少苔,脉细弱。此型多因久病耗伤气阴所致。
5、肺热阴虚型
表现为鼻干咽燥、涕中带血,舌红少苔。此型多因肺热伤阴所致。
6、气血亏损证
表现为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咽干,鼻干少津或涕中带血,气短乏力,四肢麻木,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各分型中药治疗方案
1. 热毒蕴肺型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常用方剂:五味消毒饮加减(含金银花、野菊花等);经验方药:鼻咽清毒饮(野菊花、苍耳子、蛇泡簕、七叶一枝花等)。
2. 淤血阻络型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常用方剂:通窍活血汤加减(含桃仁、红花等)经验方药: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加减。
3. 痰浊内阻型
治疗原则:化痰解毒、软坚散结;常用方剂:清气化痰丸加减(含半夏、胆南星等);经验方药:导痰汤合消瘰丸(浙贝母、山慈菇等)。
4. 气阴两虚型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托毒散结;常用方剂:生脉散加减(含人参、麦冬等);经验方药:沙参麦冬汤、增液汤。
5. 肺热阴虚型
治疗原则:清肺养胃,润燥生津;常用方剂:沙参麦冬汤、生脉散、增液汤;经验方药:甘露扶正汤(天冬、麦冬、生地等)。
6. 气血亏损证
治疗原则: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常用方剂:归脾汤;经验方药:归脾汤加减(加太子参、木香、郁金)。

鼻咽癌常见中医方剂
1. 基础治疗方剂
鼻咽癌治疗药方:夏枯草30g,昆布30g,生黄芪15g,天龙2条,炒白术15g,苦桔梗6g,生甘草6g,生牡蛎30g。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次服。
放化疗后综合症药方:生地黄30g,沙参30g,白花蛇舌草30g,玄参30g,金银花30g,天冬15g,麦冬15g,山豆根1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气血双亏型药方:人参10g,党参10g,茯苓30g,甘草10g,当归15g,杭芍20g,熟地黄10g,生黄芪30g,女贞子20g,淫羊藿20g,五味子10g,白花蛇舌草20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简易药方:
紫草根30g,用水煎服,每日1剂。
瘦猪肉50g,山楂50g,石上柏50g,加水1500mL,煮熟,吃肉喝汤。每日1剂,连服7天为一个疗程。
2. 辨证分型方剂
①肺胃阴虚证:沙参麦冬汤、生脉散、增液汤等。经验方甘露扶正汤:天冬10g、麦冬12g、生地12g、熟地10g、石斛12g、枳壳12g、茵陈6g、黄芩6g、枇杷叶12g、芦根12g、夏枯草10g、茅根12g、葛根30g。
②气血亏损证:归脾汤加减。经验方加太子参补气,木香、郁金行气。
③脾胃失调证:香砂六君汤等。经验方健脾消积汤:太子参12g、白术12g、土茯苓12g、陈皮6g、郁金12g、枳壳12g、茅根30g、石斛12g、麦芽15g、莪术10g、薏苡仁30g、佩兰12g、白豆蔻9g(后下)、茵陈12g。
④肾精亏损证:六味地黄汤加减。经验方参芪地黄汤:太子参12g、黄芪30g、生地12g、丹皮10g、泽泻12g、土茯苓12g、山茱萸10g、郁金12g、枳壳12g、夜交藤30g、酸枣仁12g、乌药12g、牛膝12g。
扶正解毒汤:黄芪、白术、茯苓等组成,适用于放化疗后气血两虚患者,可减轻骨髓抑制,改善白细胞减少症状。
益气养阴汤: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等,针对放疗后口干咽燥、黏膜损伤。
清热解毒汤: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银花为主药,适用于肿瘤热毒炽盛阶段。
活血化瘀汤:丹参、赤芍、莪术等,用于改善鼻咽部血液循环障碍。
软坚散结汤:浙贝母、夏枯草、牡蛎等,针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灶。

穿山龙
穿山龙(又名穿地龙、土山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在癌症治疗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活血止痛通络:针对恶性肿瘤痰瘀病机,可缓解癌症相关疼痛。临床案例显示,穿山龙配伍桑白皮、黄芪、人参治疗乳腺癌手术后肺部转移,能明显减轻症状。改善症状:有报道应用穿山龙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咳嗽、咳痰,加入穿山龙30g后症状明显减轻,病灶稳定。副作用:可能引起轻度腹泻或便秘、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口腔炎、头晕、视物模糊等,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孕妇和阴血亏虚者禁用。
透骨草
透骨草在癌症治疗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缓解疼痛:能够辅助改善因癌症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特别是对骨癌患者的疼痛缓解有一定效果。辅助治疗:在骨癌配方中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加味阳和汤中透骨草15g,用于治疗阴寒凝滞型骨瘤。其他疗效:对湿疹、风湿关节痛等病症亦有显著疗效.
瓦楞子
瓦楞子具有以下抗癌相关作用:化痰软坚:在中医理论中用于治疗瘿瘤(甲状腺肿瘤)、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等由痰湿凝聚引起的疾病。化瘀散结:能够软化体内的硬块,如肿瘤,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制酸止痛:对胃癌等胃酸过多的患者有较好疗效,可抑制胃酸过度分泌,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研究现状:目前尚无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其能够直接治疗癌症,抗癌作用尚未得到现代医学广泛认可。

徐灵胎(1693-1771),清代著名医学家,字灵胎,号洄溪道人,著有《医学源流论》《洄溪医案》等著作。其医学思想核心为"用药如用兵",强调方药组合的协同作用,而非一味追求贵重药材。徐灵胎说“能开门驱邪,补药方为良将;若闭户补益,纵上品亦成庸兵”。“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辨不对的证!”。
其医学思想强调"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病",主张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相结合。徐灵胎的医案短小精悍,多为急危重症,对现代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徐灵胎在评《临证指南医案·噎膈》时指出:"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其病理机制包括气滞、血瘀、痰凝、热毒和正虚五个方面。这一论述为中医治疗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提供了理论基础。
徐灵胎曾治疗"遍身痰核"症(类似现代脂肪瘤),使用三子养亲汤加减(莱菔子、白芥子、炒苏子),强调"误补益疾"的辨证思想。
慈菇消瘤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疗恶性淋巴瘤等肿瘤疾病。白花蛇舌草30克,山慈菇、三棱、莪术、炒白术各15克,僵蚕、夏枯草、昆布、煅牡蛎、煅瓦楞各30克,炮山甲、黄药子各9克,全蝎6克。山慈菇:含秋水仙碱衍生物,具有细胞毒作用,能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全蝎:其毒蛋白可破坏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慈菇多糖可激活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细胞活性提升37.2%,《肿瘤药学》2019)。
治疗肿瘤处方:穿山甲、全蝎、土鳖虫、白芥子、威灵仙,穿山甲具有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调节免疫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包块,用于淋巴瘤止痛方,常配徐长卿等。全蝎具有以毒拔毒的功效,常用于阴寒虚证,配伍温通活血类药物,国医大师周岱翰用于肺癌,可诱导癌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功能。土鳖虫治疗肺热痰瘀证型,常与宣肺理气、化痰祛瘀药物配伍。周仲瑛教授用于脑瘤治疗,活血祛瘀、化痰散结。其主要作用包括: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癌症等,破积消症:对淋巴结核等有良好效果,疗伤定痛:可用于外伤后遗症全蝎常与蜈蚣、地龙等配伍增强疗效;
白芥子,化痰散结,土鳖虫多与守宫、蜂房等合用;炒芥子30g常出现在肺癌方中,配浙贝母、煅浮海石。白芥子常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配伍,用于消化系统肿瘤;威灵仙多与急性子、七叶一枝花等合用,治疗食管癌、喉癌等。穿山甲可用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龙、透骨草替代;全蝎可用地龙、僵蚕部分替代。
守宫三七粉:守宫500g,用小米炒黄(去除守宫之油,又《本草纲目》讲小米有益肾气、养胃气之功用),除去小米,加三七500g共打碎为粉,每服5g,1日2次。
抗癌单刃剑方【组成】仙鹤草50~90克,白毛藤30克,龙葵25克,槟榔片15克,制半夏10克,甘草5克。常敏义研究员创订,仙鹤草要单独煎煮,煎取汁备用,其他药物一同煎取汁,和仙鹤草煎汁混合,1次顿服,每日1次即可。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骨肿瘤所致的疼痛疗效最好,有效率88.89%,其次为肝癌(75%),对肺癌、乳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的止痛效果也接近50%。
临床加减法:胃癌,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食管癌,加急性子30克,六神丸每次10粒含化,1日2~3次;肺癌,加白茅根30克,黄芪25克,瓜蒌20克;肝癌,加莪术、三棱各15克;乳腺癌,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鼻咽癌,加金银花30克,细辛3克,大枣5枚;肠癌,加皂角刺25克,地榆30克,酒大黄10克;胰腺癌,加郁金15克,锁阳10克。
"770"抗癌合剂:基于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大病邪盛当投重剂"的理论指导,1977年由胡志坚研制成功

注:全文只是研讨,不作为临床用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