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三国的碎珠》曹魏篇——谋士“刘晔”为何失去了曹睿的信任

三国中,刘晔本是曹魏阵营中颇受倚重的谋士。计策是神出鬼没,非常有前瞻性。后来,却逐渐失去皇帝信任,原因主要如下。(一)立

三国中,刘晔本是曹魏阵营中颇受倚重的谋士。

计策是神出鬼没,非常有前瞻性。

后来,却逐渐失去皇帝信任,原因主要如下。

(一)立场模糊,左右摇摆

魏明帝曹睿听从曹真的提议,计划伐蜀,询问刘晔。

刘晔当面力挺,可转头又跟其他大臣讲伐蜀不可行。

有人告状,说刘晔一套一套的,不知何意。

曹睿得知后,找来刘晔对质。

刘晔说,这是军国大事,没有实施之前,不可泄露。

虽然他勉强圆了过去,但这种行为已经破坏了君臣之间的信任基础。

(二)迎合圣意,君臣生隙

刘晔晚年为讨好皇帝,总是揣摩圣意。

有人提醒曹睿,说刘晔只会迎合,让曹睿试一试。

曹睿故意先说自己心中相反的意思。

例如:曹睿认为当时不可伐吴,就问是否可以先伐吴?

刘晔果然顺着他的意思说,(老板觉得可以)我觉得当然可以,理由是一二三……

曹睿大怒,认为他只会察言观色、谄媚逢迎,从此不再信任刘晔。

刘晔也因此抑郁而终。

总结

有些人,一辈子只会揣摩老板的意思。

有些人,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提出独特的见解。

年纪越大,刘晔越来越成了老狐狸。

最终结局,则比较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