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最后2天,中方拒见高市早苗,日方还不死心,中方奉劝:请自重

距离本届G20峰会召开,还剩最后2天时间,中方早就说过没有会见高市早苗的计划,然而日方似乎还不死心。本届G20峰会将在南

距离本届G20峰会召开,还剩最后2天时间,中方早就说过没有会见高市早苗的计划,然而日方似乎还不死心。

本届G20峰会将在南非召开(11月22日至23日)

近日以来,日本方面一再宣称“对会面持开放态度”,想借着G20召开的机会跟中方见上一面。对于这种“死缠烂打”的做法,中方作出了直截了当的回应。

在11月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直言,本届G20峰会召开期间,中方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还请日方自重。

而且不止这次没机会见面,中国外交部还官宣了另一个消息:原定本月举行的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也推迟了,理由很明确 ——“不具备举办条件”。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系列操作,彻底打破了外界对她的执政期待。上任仅一个月,就把日本拖入了“内外交困”的泥潭。

她的一系列激进言行,给中日韩三国多年攒下的合作氛围,蒙上了一层阴影。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要知道,中日韩作为东北亚的核心经济体,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早就深度绑定。每年的文化部长会议更是推动三方民间交流、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

如今会议一推迟,不仅民间文化交流活动陷入停摆,原本推进中的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也跟着“卡壳”,打乱了整个东北亚地区的互动节奏。

然而,面对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国内的不满声浪,高市早苗始终拒绝纠正错误,这种“外交上的任性”,最终还是要日本国内产业和民众来买单。

首当其冲的就是水产品行业,中国宣布暂停进口后,北海道的渔民们已经慌了神,当地渔业协会会长直言:“中国是我们最大的客户,现在订单少了,近三成渔民的收入都要缩水。”

日本水产品

水产品还只是冰山一角,旅游业的日子更难过。从冲绳的度假村到京都的特产店,依赖中国游客的商家们都在发愁,原本热闹的旅游旺季,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算过一笔账:如果中国游客持续减少,日本GDP会被拉低0.36%,直接经济损失能达到2.2万亿日元。

要知道,日本三季度GDP已经是负增长1.8%了,现在又雪上加霜,这样的代价,日本真的扛得起吗?

如果说外交和产业层面的压力还能勉强扛一扛,那金融市场的“崩盘式”反应,可就没那么好应付了。

高市早苗执政才一个月,日本就遭遇了股债汇“三杀”,市场上甚至开始流传起“高市要步特拉斯后尘”的猜测。

日元汇率走势

这里补充一句,特拉斯是英国史上“最短命”的首相,只干了40多天就匆匆下台了,如今高市早苗的处境,和当初的特拉斯颇为类似:

都是不懂大国外交、只知道炒作涉台议题,颁布的激进政策不仅没有缓解经济困境,反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

先看股市,高市当选之初的那点“乐观行情”,早就没了踪影。截至11月19日,日经225指数连续4天下跌,累计跌了2700多点,把她当选以来的涨幅全抹光了。

旅游、消费、零售板块成了重灾区,多家券商直接下调了日本零售行业的评级,理由很简单:“中日关系恶化,消费预期彻底凉凉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汇市更惨,日元兑美元汇率一路贬值,隔夜就跌了1%还多,现在徘徊在1美元兑157日元左右,创下今年1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与此同时,债市的警报也响了,由于担心高市早苗激进措施,会进一步恶化日本的财政状况,日本国债干脆大跌,导致日本持续走弱。

从外交孤立到产业受挫,再到金融崩盘,高市早苗“拒不认错”的代价,正在日本的各个领域持续发酵。

可以说,日本现在的处境很微妙,就像是在走“平衡木”——

一边是区域合作的红利唾手可得,一边是高市政府的激进操作把路堵死;一边是国内经济急需提振,一边是金融市场的信任持续崩塌。

日本央行

合作机会原本摆在日本面前,但高市早苗却不珍惜,如今落得这样的下场,只能说是自食其果。